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聚焦3·15:颗粒捕捉器国六B“技术补丁”与国七时代的未雨绸缪

聚焦3·15:颗粒捕捉器国六B“技术补丁”与国七时代的未雨绸缪

汽车网评 890浏览 2025-03-11 IP属地: 未知

在2025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颗粒捕捉器(GPF)的集体投诉再次成为焦点。这一为应对国六B排放标准而生的装置,本应是环保与性能平衡的解决方案,却因设计缺陷与车企应对失当,演变为车主与厂商的持久拉锯战。随着国七排放标准箭在弦上,这场困局或将进一步升级。

国六B高压下的“技术补丁”:颗粒捕捉器的原罪

颗粒捕捉器的本质是车企应对排放标准的“低成本妥协”。国六B对颗粒物排放限值较国五严格90%,部分车企选择在排气管加装GPF,而非从发动机燃烧效率等根源入手。这种“口罩式”方案虽快速达标,却埋下隐患:


设计缺陷:GPF需通过高温(约700℃)再生燃烧颗粒物,但城市短途驾驶难以满足条件,导致堵塞频发。从某平台投诉网中有车主反馈,冬季单箱油可堵塞两次,油耗飙升至32L/100km,动力下降、启停失效等问题频现。


车企应对失当:面对投诉,厂商多建议“跑高速”或“高转速空烧”,甚至要求加注98号汽油。车主直言:“买20万的车却要当宾利伺候”。而丰田双擎车型因GPF位置靠后,北方低温下再生效率更低,投诉量激增。

INCLUDEPICTURE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117%2Fa24b7846j00r2pmov001mc000hs007r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MERGEFORMATINET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排气温度过高对排气歧管周围零部件的影响。大众经销商也将订购ESC隔热罩和OPF软管护套以应对此次升级。


大众又拿出了看家本领,通过给车辆缝缝补补来解决此次问题,这一套软硬件升级能支撑多久?如果国7排放来临,该怎样进行调整?

国七逼近:如何完善技术升级与消费者信任

国七标准预计将进一步收紧排放限值,并可能引入实际道路排放测试(RDE),对车企提出更高要求。当前GPF的“补丁模式”恐难以为继:


技术升级迫在眉捷:若沿用现有方案,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将加剧GPF堵塞风险。例如,国七可能要求颗粒物排放再降50%,车企或需叠加更多“补丁”,导致成本与故障率双升。


消费者信任危机:当前投诉处理中,能看到某些厂商多采取“冷处理”,如车主维权两年仍未获根本解决方案。若国七车型重蹈覆辙,只会让消费者再次寒心。

破局之道:技术革新与用户思维的转型

面对国七压力,车企需从“应付标准”转向“技术深耕”:

发动机技术迭代:借鉴丰田TNGA 2.5L自吸发动机方案,通过优化燃烧效率减少颗粒物生成,而非依赖GPF。


智能化解决方案:开发主动再生系统,通过电控策略动态调节排气温度,例如广汽传祺GS8的GPF主动加热功能,可在城市工况下完成再生。


透明化沟通:购车前明确告知GPF使用条件与维护成本,避免“欺诈销售”争议。例如,某些车说明书标注“避免短途行驶”,但销售环节却隐瞒这一关键信息。


用户思维转型案例:长城汽车在炮皮卡GPF投诉爆发后,迅速推出终身免费再生服务,并优化GPF位置设计,投诉量下降70%。

汽车网评:

综合上述,颗粒捕捉器困局虽然暴露车企在技术上的问题,但也做到很好的警示,毕竟看到车企们做出相应改变,在国七来临之际,相信车企也不会以“补丁思维”应对,而是通过更严苛的排放测试来赢取消费者的信任与耐心。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网评 1.6万粉丝    1万作品 关注 购车、用车、汽车界的八卦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