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销量暴涨还没停,小鹏又造出爆款了

销量暴涨还没停,小鹏又造出爆款了

元汽智驾 796浏览 2025-03-14 IP属地: 未知

销量暴涨还没停,小鹏又造出爆款了

 

文/王俣祺

 

导语:2025款小鹏G6和G9同步上市,又是熟悉的双车战略,又是熟悉的爆款势头。

 

 

小鹏的胃口还在变大

 

昨晚,小鹏在今年的春季发布会上推出了2025款G6和G9。

 

这次双车的定价直接下探到20万级市场,G6到起售价为17.68万元,G9起售价为24.88万元,相比老款到售价降幅达到了8万块钱。

 

小鹏的又一次双车战略再次得到了不错的市场反馈,G6上市7分钟大定破5000台,G9也在45分钟大定破3000台,延续了MONA M03和P7+的爆款基因。 

 

在去年,小鹏就通过MONA M03和P7+两款车型实现了销量逆袭,月交付突破3万台,连续获得新势力销冠的成绩。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小鹏累计交付了6.08万辆,同比增长了375%,市场占有率从0.36%飙升到了3.2%,成为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 

 

这回G6和G9的改款,不仅巩固了小鹏在10-20万级市场的优势,更用“技术下沉”来冲击25-30万级市场。

 

25款G6可以说直面Model Y和比亚迪宋L的市场空间,配置更是全面超越竞品;

 

25款G9则是面对理想L7和蔚来ES6等高端车型的竞争,而且号称25万级唯一标配双腔空悬的车型。

 

平安证券分析表明,G6和G9凭借技术普惠策略有望在该价格段突围。

 

何小鹏更是直言:“我们要用20万的价格,提供40万级的技术体验。” 

 

 

从「堆料」到「精准」

 

这次上市的两款车全系标配5C超充AI电池,10分钟就能补能450公里,10-80%的充电速度只需要12分钟。

 

25款G6的最高续航为725km,百公里能耗只有12.5kWh;

 

25款G9到续航也能达到725km,能耗在13.9kWh/100km。

 

同时,小鹏在电池安全性方面突破了行业标准,能承受顶部1000℃高温、侧碰80吨压力、底部2000J冲击,甚至号称能扛住10发子弹的连续射击。

 

这一系列电池技术等于说把40万级豪车的充电体验带入了大众市场。 

 

而且新车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取消了激光雷达,完全依赖高通骁龙SA8295P芯片和端到端大模型,能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覆盖。

 

城市NGP、高速NOA、自动泊车这些功能买车就送,不用再加钱选装或者订阅。

 

相比特斯拉需要额外支付6.4万元的FSD和比亚迪宋L还需要等待后续OTA升级的智驾功能,小鹏可以说用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时间就能实现更高阶的智驾体验。

 

此外何小鹏还透露,图灵AI智驾成本较前代降低25%,未来还将通过OTA持续升级,包括“园区漫游”等L4级功能。 

 

弘则研究报告也指出,小鹏通过全栈自研能力,已实现智驾功能向15万元市场的下沉,其XNGP系统计划于第三季度全面无图化,城市智驾体验将逐步追平高速场景。

 

另一方面,25款G6花费2亿重新打造了底盘,并且通过2万次的调校优化了滤震性能,根据实测数据显示,新车在通过起伏路面时,车身起伏的加速度比奔驰GLC要小35%,减速带的冲击峰值也要小30%。

 

而25款G9则标配了德国威巴克双腔空悬和倍适登可变阻尼减振器,可以实现每秒1000次的路况扫描,操控性能直接对标保时捷卡宴。

 

而且25款G9的内饰还全系标配前后排座椅通风、加热和按摩,座椅填充了26mm的慢回弹海绵,后排空间比老款也优化了22%,舒适性直接和百万豪车看齐。 

 

 

没有成本压力才是真·爆款

 

去年MONA M03与P7+的成功,验证了小鹏“以价换量”的可行性。

 

去年第四季度,小鹏旗下新车的平均售价下降了18%,但单车毛利却因为成本控制反而提升了3个百分点。

 

25款G6和G9就延续了这个逻辑,通过技术下沉来扩大市场份额,预计将推动小鹏的月销量突破4万辆,同时为产能扩张和利润增长打下了基础。 

 

小鹏通过和大众一起联合采购以及自研的三电集成化技术,大幅降低了成本。

 

25款G9的起售价比老款降低3.89万元,就是依靠了磷酸铁锂电池替代三元锂电池、取消激光雷达以及简化SKU等策略。

 

同时,小鹏还依靠扶摇架构实现了80%零部件的通用,进一步削减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目前行业分析师普遍都很认可小鹏的战略,平安证券就把小鹏2024-2026年的营收预测上调为410亿/909亿/1283亿元,并认为小鹏全场景智驾的领先优势将带来长期估值溢价。

 

弘则研究也指出,小鹏通过组织架构优化与供应链改革,单车毛利率显著提升,叠加与大众集团的技术合作(2024年前三季度贡献36亿元收入),财务表现有望持续改善。

 

 

为未来打下基础

 

尽管现在新车的大定十分火爆,但小鹏现在20-30万辆/年的产能显然是不太够,而且这也不仅仅是个短期问题。

 

去年,小鹏靠着新能源出口量新势力第一的成绩开启全球化征程,今年则计划继续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

 

这个时候,产能问题就成了小鹏目前国内外发展的最大瓶颈。

 

不过好在,随着MONA M03和P7 + 的火爆导致订单暴增,成功倒逼小鹏加速了产能扩张。

 

何小鹏也承诺:“5-6月产能将逐步释放。”

 

另一方面,小鹏现在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持续的技术迭代能力。

 

图灵AI智驾以月为单位在持续更新,算力投入超过行业平均的3倍;

 

5C超充网络也在加速布局,计划今年还要新增500座超充站。

 

毕竟何小鹏曾经预言,2025年下半年将是L3级智驾普及的转折点,新能源市场占有率将迎新一轮爆发。

 

而且这回25款G6和G9的成功,可以说印证了“技术平权”的有效性。

 

但现在20万级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吉利等品牌都在加速智驾下沉,小鹏还得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强化品牌地位。

 

未来G7等新车的推出也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全面覆盖17-28万的热门价格带,避免内部竞争的同时,继续巩固小鹏的市场地位。 

 

 

写在最后

 

双车战略再次成功足以证明,小鹏的逆袭绝不是偶然,而是坚持全面改革的成果。

 

从曾经P5的失败到新车成为爆款,从老G9的“意难平”到新G9的“精准下放”,小鹏慢慢摸透了消费者的需求。

 

在智能化竞赛的重要时刻,能否守住“智驾第一梯队”的位置,将决定小鹏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领跑。

 

就像何小鹏说的:“我们还在ICU门口,但至少已经能站起来走路了。”

 

而这一次,何小鹏的底气,是17万的高阶智驾和25万的豪华体验。


文章标签:
汽车历史
 
相关推荐
元汽智驾 2451粉丝    1197作品 关注 一起体验智能科技汽车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