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2024少赚30亿,单车均价史上最低,理想证明增程没有前途?

2024少赚30亿,单车均价史上最低,理想证明增程没有前途?

路咖汽车 1955浏览 2025-03-15 IP属地: 未知



2024年,做增程的理想和“平替理想”都盈利了。

3月10日,零跑发布2024财报,首度实现净利润转正。当天,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在B10新车预售发布会后接受采访,被问到“半价理想”时,他说“我们既做到了理想的产品性能,而且花(理想)一半的钱,这是事实。”

3天后,理想发布2024财报,全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连续两年营收破千亿。全年净利润80亿元,同比减少31.9%。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23.5%降至20.3%。对于毛利的下降,理想在财报中的解释,主要是产品组合变化、金融贴息等带来的平均售价降低。

通俗解释就是,售价相对低的L6卖的更多了,以及不得不加入的价格战,让理想在过去的一年增收不增利。

在财报会上,李想表示,会在今年7月发布纯电SUV i8,下半年发布理想i6,下一代技术架构VLA模型也将与理想i8同时发布。整体节奏与2022年发布理想L9与理想L8类似,“这样能够在下半年获得较好销量表现的同时,为下一年第一季度储备更多的订单。”

在财报发布前不久,理想宣布在会以现款车型为基础在今年5月推出“智驾焕新版”,对智能驾驶硬件进行升级。其中,理想ADMax的智驾芯片将从英伟达双Orin-X升级到单Thor-U。

2025年,在现款车型没有大的改款与换代的情况下,理想要面对的是“全民智驾”的浪潮。而新一代VLA+Thor组合拳的表现,将决定理想在20万元以上的市场,能否抵御强势竞争对手的攻势。

2025年,理想智驾依然能稳坐第一梯队?

过去两年,理想智能驾驶进展飞快,从无图NOA的规模推送到应用端到端大模型,理想坐稳了国内智能驾驶第一梯队。

去年10月,理想向AD Max用户全量推送了端到端+VLM的双系统智驾方案,一举拿下用户心智。销量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年底,AD Max车型的销量占比已从当年 2 月份的约 20% 增长至 50% 以上,30 万以上车型 AD Max 销量占比更是超过了 75%。


进入2025,“端到端”的比拼更加激烈。理想2月份刚宣布AD Max V13 训练数据量达到 1000 万Clips,小米就表示,过去一年积累了超1000万Clips,而且是优质场景片段。

在卷智驾的2025年,不管是合资车企还是中国车企,新车还没有“端到端”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1000公里0接管”更是高管口中的新车标配。

在理想发布财报的前一天,2025款小鹏G6小鹏G9上市。小鹏宣布,两款新车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全面应用端到端大模型,交付即享“车位到车位”。何小鹏表示,大模型技术显著提升了自动驾驶的能力上限,相比原来“手搓”方式写规则,全新的上限提高了100倍。

他在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透露,小鹏汽车会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的AI能力的升级,有信心领先友商两个甚至三个身位。而当所有厂商都意识到了卷智驾的重要性,何小鹏说,必须依靠“巨大的利润”才能打赢这场仗。

在这方面,理想应该是新势力中底气最足的。

虽然2024年理想毛利、净利双下降,但全年研发110.71亿元的研发费用,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4.6%。

财报数据显示,理想自2024二季度开始严格控制各项支出,研发费用占比在四季度下降至5.4%。2024现金储备1128亿元,达到历史新高,这也为理想应对2025的全民智驾之战,提前囤积了粮草。

下一代VLA大模型将在纯电SUV理想i8上首发。李想曾经在采访中透露,伴随着端到端 +VLM 的不断迭代,理想计划在2025年实现 L3 级别的有监督智能驾驶。他说,端到端只能解决L3,解决不了L4,L4需要VLA。“到了L4阶段,才会真正分出胜负。”

目前,理想是国内少数宣布L3节点的车企之一。前不久,何小鹏公开表示,将在今年年底推出L3级别自动驾驶软件。华为正与岚图、传祺向往全新车系以及与江淮联合打造的尊界上,加速L3量产车的落地。

李想曾说,目前所有的车企都在努力拿L4的门票,需要有足够多的钱去招募最顶级的人才以及足够的算力。在财报会上,李想透露,会依托自身的造血能力,来增加AI领域的投资。

搞增程,没有红利了

2024对理想来说,很可能是未来五年里最好的一年。理想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增配不加价的操作。

在宣布推出智驾焕新版后,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提供限时的3年零息和现金补贴政策,L系列最高减3.8万元。而智驾焕新版上市后,大概率会延续"硬件升级不涨价"策略。这样一来,在限时优惠加速现款车型库存消化的同时,也为后续纯电车型i8预留价格空间。

去年年初,首款纯电车型 MEGA的开局失利,让理想元气大伤。财报数据显示,2024Q1经营现金流暴跌至-33亿元,自由现金流-51亿元。后续随着L系列车型的热销,理想才走出泥潭。而这也让理想背上了“离不开油箱”的质疑。

这一次,为了迎接i8、i6,李想做了更充分的准备。截至今年 2 月底,1874 座理想超充站投入使用,配备了10008个充电桩。李想在财报会上透露,2025年的重点是在优化增程的基础上布局纯电。

不难看出,理想正在布局增程之外的第二增长点,比如AI、纯电。


李想曾在去年年中时称,鸿蒙智行是理想最强的对手。到了2025年,情况也是如此。前不久,问界新M5 Ultra、2025款问界M9 和问界M8相继亮相并开放预订,市场反响非常热烈。余承东表示,2025款问界M9一周预订量超3万台,问界M8一周预订量超5.8万台。

解决了纯电的里程焦虑,增程在过去几年吃到了中大型市场的红利,再加上超强的产品定义,理想与问界在主打家庭群体的中大型SUV市场赚的盆满钵满。

除此之外,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今年将会有更多的增程车型,比如,领克900,比如小鹏G01、极氪9X等,以及前不久华为与传祺联合打造的全新车型传祺S7等,它们都会直接冲击理想的市场。往下还有零跑、深蓝这样的增程“平替”们虎视眈眈。

而当全民皆增程时,增程的红利便不复存在。不然,理想也不会多次调整价格来守住市场份额。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理想汽车单车均价为33.1万元,2023年为32万元,到了2024年,Q4单车均价为26.87万元,可以说是史上最低。

当纯电市场的增速放缓,是否意味着消费需求的萎缩?其实也不尽然,有消息称,1月份开启预定的焕新Model Y订单量超20万。起售价50万元以上的小米SU7 Ultra5天订单破2万。最近有博主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小米一周新增19000的订单,其中,有接近30%都是小米SU7 Ultra。同一周,理想新增订单为8000。

当新能源技术在这两年频频出现突破,增程的红利不久将消失殆尽。在开年掀起全民智驾的浪潮后,比亚迪近期又将发布最新的三电技术,推出1000V兆瓦闪充,实现加油、充电同速。

增程本身没有太高技术门槛,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商业模式也很容易复制。对于接下来要布局增程的玩家来说,何小鹏已经点出了问题的本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在销量、利润与投入上形成正循环,从而构建起真正的护城河。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