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21年8月12日,一辆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驾驶者不幸逝世。
当年正是新势力车企们大力鼓吹“自动驾驶”的时候,这起事故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自动驾驶行业的蓬勃热情,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各家正准备在自动驾驶领域大吹特吹的车企,慌忙连夜修改各种宣传物料,将“自动驾驶”改为“辅助驾驶”。也因为那起事故,几家在智驾领域相对领先的车企,开始相继上线了所谓的“智驾考试”功能。驾驶者在启动智驾功能前,需要先通过一个简单的考试,以证明自己清楚认识到辅助驾驶的功能以及边界,也相当于是车企的一个“免责条款”。
时过境迁,曾经行业的疮疤已经愈合。当2025年被冠上“智驾元年”的称号时,又是小米SU7的事故再次把智驾的安全风险推到了风口浪尖。
3名女大学生从湖北自驾小米SU7到安徽参加考试,于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发生事故,两人当场身亡,一人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事发之后,网络上大量的疑问指向小米:“为什么车门打不开”、“为什么会爆燃”、“为什么智驾退出后只留给人驾2秒钟的操作时间”、“为什么AEB没发生作用”……核心都直指小米的智驾系统。
小米官方的回复,以及雷军个人的表态,都未能对这些问题给出正面的解释。
遇难者家属急于寻求真相的悲恸,网友面对生命逝去的义愤,可以理解;站在企业角度,在事情未调查清楚之前,小米的沉默以对,也无可厚非。
但无论这起事故中小米汽车的责任到底有多大,毫无疑问的是,这起事故对目前炙手可热的小米汽车品牌和雷军个人的亲民形象,都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更有甚者,怀揣各种动机的账号下场,或网暴遇难者家属,或抨击品牌,造谣友商,让这一事件变得更加魔幻。
不可否认,智驾是未来的趋势。但今天的小米事件,和当年的蔚来事件,背后的本质都是一样。关于智驾的夸张叙事和传播,让智驾这场技术革命迎来流量的爆发,但一旦遭遇事故,就会遭遇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弹。
这个时候,就不难理解前几天特斯拉中国为什么要将FSD从“完全自动驾驶”改为“辅助自动驾驶”了。2023年的时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开始调查特斯拉的Autopilot,觉得它的名字和宣传太容易让人误解,可能会让车主过分依赖这个系统。在中国也一样,工信部今年2月份出了新规定,要求车企在用OTA升级之前必须先通过审批,不能随便就把没测试过的新功能推给用户。
但是在国内,车企在智驾的营销和传播层面上却并没有那么严谨。
当包括小米在内,各家车企在说明书上都注明强调智能驾驶能力的有限时,发布会上的PPT里却充斥着“零接管”、“解放双手”、“L2.9++++”这样的关键词;
线下体验中心内,是销售顾问关闭“触摸方向盘”的提醒,让用户放心大胆的体验智驾;
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是车主在高速公路上双手离开方向盘玩手游、睡觉的短视频,配文“这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
而在电商平台上,针对各品牌车型的“脱手驾驶神器”始终热销,将其夹在方向盘上欺骗系统监测,从而真正实现“脱把”开车。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用户对智能驾驶的情绪价值拉满。在技术带来的未来美好出行场景下,风险和潜在的危机,被有意无意的掩盖了。而大部分普通用户的认知与技术水平,还无法与现阶段的 智驾技术相匹配。在他们眼里,只有潮流酷炫科技打造出来的品牌“人设”,对于智能驾驶能力的边界,其实缺乏明确的认知。
媒体报道,其中一位遇难者的母亲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她先前曾多次告诫女儿别迷信智能驾驶,但被女儿反驳称智能驾驶很安全。这也许恰恰是许多年轻人对智能驾驶的态度。
《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中显示,仅有16%用户表示可以不要智能驾驶功能,而66%的用户已不满足于L2级别辅助驾驶。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5%,但因驾驶员误判系统能力导致的事故率同比上升12%。另一项调查也显示,56%消费者将L2级辅助驾驶视为自动驾驶,32%事故因“接管延迟”导致。
实际上,从2021年到如今的2025年,智驾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每当大家头脑发热时,就会有一次惨烈的事故来提醒我们,科技还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完善和美好,风险仍未彻底消除。
夸张的营销导致的认知断层,传播失焦,需求与技术不匹配,这些问题在智驾领域始终存在。即使没有小米这场事故,也迟早会有其他品牌被推上这个风口浪尖。
当2025年被称为“智驾元年”时,是时候让车企对智能驾驶的宣传回归到现实。真正的智能驾驶进化,不是在营销话术的钢丝上跳舞,而是建立起技术跃进与生命敬畏之间的平衡支点。毕竟,在马路上奔跑的不是代码和算法,是承载着无数家庭希望的血肉之躯。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下,没有赢家,企业和用户都是双输。
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掀起全球“零碳风暴”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江苏企业如何抢占“智改数转”先机?2025年5月27日,由江苏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AI加速企业数智化——2025企业AI应用落地暨用友江苏30年数智创新峰会”将在南京凯宾斯基酒店盛大举行。这场汇聚政策解读、技术前沿、实践案例的年度盛会......
刚从北京归来,我便收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不久前,我们驾车出游,在等待红绿灯时遭遇了一起追尾事故。尽管当时心情沉重,但考虑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我没有对对方司机过于苛责。对方司机也表现得非常诚恳,承认全责,并表示自己拥有100万的商业险,让我们放心修理车辆。
为什么新能源车的轮胎比燃油车的轮胎更贵,它贵在哪了,和燃油车的轮胎又有什么差异,就着这波话题,咱们今天来聊聊电车的轮胎。
丰田为什么称为世界第一车企?原因非常多,但其中一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著名的达喀尔拉力赛,丰田常年霸榜。这也成就了丰田越野车跑遍天下的高光地位。通过高强度赛事优化产品,这是做了多少模拟也抓不到的数据。造车,尤其是越野车,经验确实太重要了。这也许就是参加环塔赛事的意义。
在超级内卷的中国车市,有一个企业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样子,它就是被股民称之为“宁王”的宁德时代。不管在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在2024年的全球市占率都超过了36%,当属全球电池龙头大厂。
在汽车领域,新款车型的发布往往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与关注,它不仅代表了车企的最新技术成果,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出行选择。而当一款车型的升级涵盖了外观、内饰、智能座舱、动力性能等多个方面,那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了,它就是蔚来。 5 月 16 日,蔚来汽车宣布新 ES6 和新......
驾驰润滑油产品全面升级,途虎养车联合SGS保障产品品质
5月份以来,各大指数小幅上行的同时,不乏个股已经斩获翻倍涨幅。未来哪些公司有望走出上行行情,券商力荐标的或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参考。
本田调整电动化策略,油电混动车成主力
这个520太甜了!比亚迪秦L EV给众人一个甜蜜之夜
哈弗大狗烧机油的原因和解决烧机油办法
一汽丰田在逆风局中,成为MPV,密码大抵如此!
小米造车带着 “性价比” 和 “米粉情怀” 的光环,一开始挺唬人,可谁能想到,一场信任危机下来,连二手车市场都跟着 “抖三抖”,直接把小米的 “护城河” 给干漏了。
蔚来充换电一体站|阜阳界首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上线
本田削减研发成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处于“黑暗时刻”的小米,迎来一束光。
奥迪全线崩塌,多款SUV价格暴降,最大跌幅44%,还是豪华品牌吗?
近日,一段福特烈马车顶断裂的视频在网络不断发酵。视频中显示,福特烈马车顶夹层裸露的蜂窝状材料因外观酷似“牛皮纸”,被网友质疑存在安全隐患。
2025年的环塔拉力赛,长城汽车以量产车哈弗、坦克、长城炮3个品牌,共计10辆赛车出征赛事。我要强调一下,量产车是指用的是原厂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就是说和我们家用的哈弗、坦克、长城炮是一样的产品。你说这狠不狠,换句话说,我们日常开的长城产品是经得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种变态路况考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