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种种艰难挑战中,万科积极展开自救并推动公司发展模式快速转型。2024年,万科制定并推动实施业务重整和风险化解的“一揽子方案”,坚定瘦身健体、聚焦主业、全力自救,取得了积极成效。
3月31日,万科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1.8亿元,销售面积继续保持行业第一位置。同时,万科经营服务业务也稳健增长。在其他财务指标方面,万科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连续16年为正。
2024年销售面积居行业第一
2024年在万科的发展史上是异常艰难的一年,但万科仍然是房地产行业第一梯队成员。据万科财报,在其营业收入构成中,来自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010.3亿元,占比 87.7%;来自物业服务的营业收入为331.3 亿元,占比9.7%。扣除税金及附加前,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的毛利率为9.5%。其中,开发业务的结算毛利率为9.5%。公司物业服务毛利率13.21%。
在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810.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460.2亿元,销售面积位居行业第一,销售回款率保持100%以上。据万科披露,其销售金额在15个城市位列第一,在5个城市排名第二,在6个城市排名第三。 其间,万科整体保交房工作平稳有序,全年共交付327个项目、666个批次,合计交付房屋18.2万套。
为落实政策号召,万科积极探索商品房现房销售模式。万科已初步形成了现房开发和销售的完整流程,继海南金色里程、海南公园里2个安居房现房销售制项目后,海南三亚湾项目成为公司首个、也是三亚市首个一次性全项目实现商品房现房销售制项目。该项目在372天内完成从开工至竣工备案,2024 年12 月首开,实现认购金额38.2亿元,取证认购率72.3%。该项目荣膺第十四届房地产品牌发展大会“2024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标杆项目”奖项。
在房地产投资和开竣工方面,2024年万科开发业务开复工计容面积约1022.7万平方米,完成年初计划的95.4%;开发业务竣工计容面积约2374.5 万平方米,完成年初计划的107.7%。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获取新项目13个,总规划计容建筑面积137.0 万平方米,权益计容规划建筑面积 83.3 万平方米,权益地价总额约55.6亿元,新增项目平均地价为6670元/平方米。新获取资源中存量盘活项目达11个,成为资源获取的绝对主体,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成都等核心城市。
截至报告期末,万科在建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约3719.6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 约2415.4万平方米;规划中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约3118.4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约1994.7万平方米。此外,公司还参与了一批旧城改造项目,按当前规划条件,总计容建筑面积约356.8万平方米。
另外,万科在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代建等领域均取得新进展。比如,2024 年万科EPC及代建业务实现收入65.2亿元,获取奖项74项,包括中国建筑业协 会授予的“2024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学习交流项目”、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授予的“2024年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三星项目”等。
经营服务业务保持较好成长
与房地产开发相比,万科经营服务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较低,但成长性良好。据万科财报,万科旗下的万物云是国内领先的全域空间服务提供商,并通过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 BPaaS(流程即服务)解决方案实现远程和混合运营(Remote & Hybrid),为客户提升空间服务效率。报告期内,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363.8亿元(含向万科集团提供服务的收入),同比增 长8.9%,其中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210.2亿元,占比57.8%,同比增长11.0%;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收入123.3亿元,占比33.9%,同比增长5.4%;AIoT 及 BPaaS 解决方案服务收入30.3亿元,占比8.3%,同比增长8.6%。
2024年,万科持续推进蝶城战略,存量运营规模稳步扩大。报告期内,万物云新获取405个住宅服务项目,饱和收入共23.14亿元,蝶城数量从年初的621个增长至666个。报告期内,万物云新增改造100个蝶城,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完成250个蝶城(包含1555个住宅物业项目)的流程改造验收。
同时,公司租赁住宅的在管规模也在增长。报告期内,万科租赁住宅业务(含非并表项目)实现营业收入37.02亿元,同比增长7%。作为全国最大的集中式公寓提供商,公司旗下“泊寓”寓新拓展房源4.06万间,净新增开业1.11万间。截至2024年底,泊寓共运营管理26.24万间长租公寓,开业19.12万间。商业开发项目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万科合计开业181个商业项目(不含轻资产输出管理项目),建筑面积1081万平方米。印力管理的商业项目出租率95.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在年报中,万科坦言2024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不过,公司在各方支持下积极开展自救,保持经营稳定,规范公司治理,推进模式转型,风险在逐步化解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猛士M817试图以“智能+越野”的双重标签,同时吸引越野狂热者、城市精英及华为粉丝三大群体。
固态电池传“喜报”!千伏电压续航超1000Km,东风官宣2026年装车
过去半年,车市竞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态势。
2025年8月2日,贵州贵阳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开业庆典——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贵阳孟关大道店正式启幕。以智慧之名,为林城开启全新的出行篇章。
淡季不淡,7月车企销量榜十强同比全涨,比亚迪与上汽又现冠军之争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在豪华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车机系统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决定用户体验的核心竞争力。就拿即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的全新沃尔沃 XC70 来说,基于 SMA 架构打造的它,其智能车机系统凭借 “人性化智能” 的核心理念,强势跻身传统豪华新能源车型第一梯队。这套系统不仅体验远超同......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的投诉数据。本月,汽车门网紧凑型车的投诉指数达到了2559.45,环比上涨了22%,涨幅仅次于SUV和中型车。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步入“淘汰赛”的关键节点,一家央企背景的“新势力”正以全维度的战略布局开启升维之路。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一场战略发布会,不仅宣告了“央企新势力”的正式启航,更以“未来之翼”战略为蓝图,展现出一条融合央企底蕴与科技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你停车,天神之眼兜底!比亚迪这波“升级”太顶了!
从8月份开始,购车补贴变天了,变得越来越暴力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蓝图,锚定全球化布局
要说2025年上半年车市的大赢家,腾势D9绝对算一个,它不光在国内MPV市场稳居榜首,更重要的是,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像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都是它。
奕派科技振翅——央企造智能车,这次不谈颠覆谈靠谱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投诉指数数据,SUV的投诉指数为8133.45,环比上涨40.34%。整体来看,上榜的车型中,新势力占了50%,自主车企占了50%。
2025年上半年车市尘埃落定,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稳稳拿下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
高端装备成份股业绩分化,其中,半导体公司业绩持续好转,而光伏设备股虽然业绩不佳,但基本面已现拐点信号。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2025年7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0,731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