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晚,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发生一起惨烈事故。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行驶中撞向隔离护栏后爆燃,车内三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据悉现场异常惨烈,遇难者甚至没有保留下完整尸骨,连同车体一起被高温烧成骨渣。4月1日,事故现场视频及家属控诉在网络发酵,小米汽车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并公开部分行驶数据,但舆论的质疑声浪已如潮水般涌来。
根据小米汽车公布的车辆数据,事故时间线如下:
22:27:17:车辆驶入高速并激活NOA(Navigate on Autopilot)系统,车速116km/h;
22:28:17:系统发出轻度分心报警,提示驾驶员握紧方向盘;
22:36:48:NOA再次发出脱手预警;
22:44:24:系统检测到前方施工改道,发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提示并开始减速;
22:44:25:驾驶员接管车辆,左打方向盘22.06度并踩下刹车(制动踏板开度31%);
22:44:26:方向盘右转1.06度,制动踏板开度提升至38%;
22:44:27:车辆以97km/h时速撞向水泥护栏,随后爆燃。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从系统预警到碰撞仅2秒,驾驶员反应时间被极限压缩。这一过程中,小米SU7标准版的纯视觉智驾方案(无激光雷达)在夜间识别能力受限,叠加高速工况下的感知延迟,成为事故的诱因之一。
在车叔个人看来,在本次事故中,小米汽车和遇难驾驶员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先说小米汽车,小米SU7标准版采用1颗Orin N芯片(算力84TOPS)、11个摄像头和1个毫米波雷达的纯视觉方案,其感知能力在夜间高速场景下存在显著短板。对比配备激光雷达的高配车型,标准版对静态障碍物(如锥桶、水泥桩)的识别距离更短,且误判率更高。
相比之下,人因失误要更加明显。据悉,驾驶员为一名女大学生,借车长途驾驶且缺乏高速应急经验。在NOA发出预警后,其操作呈现典型“恐慌反应”,先向左大幅偏转试图避让,随即右转修正方向,但制动踏板未踩死(开度仅38%)。碰撞时,时速高达97km/h,这样的速度下,车内人员大概率直接昏迷,甚至当场死亡。此外,驾驶员盲目转动方向盘也是导致车辆未能触发AEB的关键原因,小米SU7用户手册中提到,“主动转动方向盘”会导致AEB无法正常工作。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疑问盘绕在我们心头,即智驾逻辑是什么?当前方有紧急障碍物,是车优先还是人优先,车优先的话,应该直接刹停,2s的重刹不足以刹停,但是应该速度也会下降很多,如果人优先,那么时速100km/h左右的工况,紧急避险只给人2-3S的时间来处理,驾驶员需要进行及时反应与快速避障,这个是不是对驾驶员的能力是种挑战?由此来看,此次事故也是暴露出智驾系统的核心矛盾,即人机权责划分模糊。
目前该事件正在持续发酵,毫无疑问,这将对小米汽车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事故发生后,抖音平台相关视频转发量破百万,部分消费者开始退订。尽管小米SU7此前凭借性价比实现首月订单超10万辆,但事故中三位死者都是00后女生,年轻群体又恰恰是SU7的目标用户,这一轮安全质疑可能导致其核心用户群流失。此外,资本市场的反应同样剧烈,4月1日,小米集团股价在截至收盘时跌幅达到5.49%,4月2日,小米集团股价继续下跌,早盘一度下跌超过4%。与3月31日相比,小米集团的市值在短短几天内蒸发了近700亿港元。
目前,小米的选择是“等待调查结果”而非主动披露安全技术细节,这种做法不能说是错误,但却失了先机。在车叔个人看来,小米目前最应该做的是公开电池防护结构、车架钢材强度等数据以安抚市场,缓解公众的不信任感,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配合调查”,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小米SU7事故并非孤例,而是智能驾驶技术普及过程中的必然阵痛。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即技术跃进的速度远超社会即公众适应能力。个人看来,车企、用户和整个行业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于车企,需在技术创新与安全冗余间找到平衡;对于用户,需摒弃自动驾驶幻想,重拾驾驶敬畏;而对于行业,则需建立更严格的标准与更透明的责任框架。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点,智驾的终极目标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让驾驶更安全。当技术的光环褪去,唯有对生命的敬畏,才能指引行业穿越这场迷雾!
最近居然被腾势刷屏了!从奥运冠军到明星都选择了腾势当做自己的座驾!
预售13.98万起!后驱入门版值得买吗?深度试驾方程豹钛3
三激光雷达+华为乾崑智驾香不香?体验全新极狐阿尔法S6
广汽集团3月汽车销量17.39万辆 环比增长76.2%
在3月30日央视《面对面》节目中,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谈及中国制造业发展时数度哽咽,提及参观比亚迪工厂后,直言“这是一代人的骄傲”。他对中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剖析,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
插电混动和增程式,到底谁的技术更加先进?
如果智驾是骗局,那兆瓦闪充就是新能源汽车界的又一个骗局!
插电混动、增程混动,到底哪个更好?
近日,小米SU7“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小米公司发言人官方发布回应表示,“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我们对此深感痛惜。 ”
插混才是更优选择,插混和增程这两兄弟,我站插混,插混才是更优选择。为啥?技术硬,能文能武,纯电高速随便切,油耗还低到飞起,像比亚迪亏电2.9L/100km,跑长途省钱又爽。增程虽省心,但油转电多费一道劲儿,效率差点儿意思。插混全能王,适应性爆棚,技术门槛高才显得牛!
MPV也能享智驾平权 试驾体验比亚迪夏
红旗车居然也有看起来这么年轻时尚的?——红旗天工05
BBA: 中国市场太难混了 #奔驰 #宝马 #奥迪 #中国汽车市场
长安皮卡全系钜惠,七包一免至高优惠2.5万
外国网红甲亢哥来中国打卡,感觉有点被震惊到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绝对今非昔比、发展迅猛,这次比亚迪也给甲亢哥组织了专场展示,18分钟完整英语原版,没有乱七八糟的美越猴啥的,大家放心观看。
插混和增程新能源车到底怎么选?看完你就知道了
深度解析五菱电池技术,能否定义“人民的电池”技术标准?
置换升级,限时宠粉!比亚迪夏综合购车补贴至高42000元
原来是这样,行业大佬都偏爱腾势的原因找到了!
新能源+全域AI+全体系出海,吉利3月销量背后藏着怎样的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