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增程与插混,说点实话不埋汰

增程与插混,说点实话不埋汰

大侠上车 2760浏览 2025-04-06 IP属地: 未知

在3月底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关于“增程式技术更具优势”的争议持续发酵,引发行业对两种技术路线的深度探讨。增程式电动车(REEV)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虽同属混动范畴,但其技术逻辑、研发门槛与市场定位差异显著。此次我们结合技术原理、产业现状及用户需求,重新审视二者的竞争逻辑,揭示技术门槛与场景适配对路线选择的核心影响。

技术门槛,插混的“高壁垒”与增程的“低门槛”

角度一:研发难度与产业链要求增程式技术的核心在于“以电驱动为主,燃油发电为辅”,其机械结构简单,无需复杂变速箱,且增程器可沿用成熟燃油发动机方案,这种技术门槛使其成为新势力车企的“入场劵”——理想、问界等品牌凭借快速落地的增程式车型,迅速抢占高端市场。

反观插混技术,需融合纯电驱动、发动机直驱、串联与并联四种模式,涉及发动机研发、多档DHT变速箱调校、动力系统协同控制等高难度技术。以比亚迪DM-i、长城柠檬混动为代表的自主技术,历经十余年迭代才实现高效集成。此外,《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生产插混车型需具备燃油车生产资质,进一步将缺乏传统车企背景的新势力排除在外。

角度二:成本与规模化潜力

增程式依赖大容量电池(30kWh+),电池成本占比高达40%,受原材料波动影响显著,但省去变速箱等复杂部件,初期制造成本较低。

插混需投入高额研发费用攻克多档DHT技术,但电池容量较小(15-20kWh),规模化后边际成本下降空间更大。比亚迪DM-i车型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已将插混车型价格下探至10万元区间。

技术性能对比,插混的“全能性”与增程的“场景局限性”

角度一:运行模式与效率。

增程式仅支持纯电与串联模式,高速场景需经历“燃油→电能→动能”两次能量转换,效率损失达20%,导致油耗偏高。插混的四大模式灵活切换——低速用电、高速直驱、急加速并联,全场景综合效率更高。以比亚迪秦PLUS DM-i为例,高速直驱模式下油耗可低至4L/100km,较增程式车型节油15%-20%。

角度二:动力性能与安全冗余

相同硬件配置下,插混车型在并联模式下可实现发动机与电机双动力叠加,零百加速比增程式快30%;亏电状态下动力衰减更小,高速超车安全性显著提升。在安全设计上,插混搭载发动机与电机双动力源,任一系统故障仍可保障车辆行驶;增程式依赖单一电驱系统,三电故障将直接导致车辆瘫痪。

角度三:环保与可持续性增程式为弥补动力冗余不足,通常配备更大电池,导致车重增加与能耗上升;插混则通过优化动力分配,实现更低油耗与碳排放。欧盟最新碳排放法规已明确将插混车型(纯电续航≥50km)列为重点支持对象,而增程式因高速能耗劣势面临政策风险。

市场分化,高端体验与大众普惠的错位竞争

增程式,高端市场的“体验牌”理想L系列、问界M7等车型主打“纯电驾驶质感+无续航焦虑”,精准切入30万元以上市场。其用户多为充电条件便利、追求科技感的高收入群体,对高速能耗敏感性较低。

插混,大众市场的“全能牌”比亚迪秦PLUS DM-i、宋Pro DM-i等车型以10-20万元价格带覆盖家庭用户,满足城市通勤与长途出游的双重需求。2023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突破百万辆,印证其“性价比+全场景适用性”的竞争力。

政策与产业链赋能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仍向插混倾斜,且插混车型可上绿牌,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欧洲则通过严苛碳排放法规倒逼车企选择插混路线。反观增程式,其“过渡属性”在超快充技术与长续航纯电车型的冲击下逐渐显露。

未来趋势,技术进化与场景收敛

在技术迭代层面,增程式通过优化增程器热效率(如理想研发热效率44%的米勒循环发动机),探索氢燃料增程技术,弥补高速能耗短板。而插混普及多档DHT(如吉利雷神3挡、奇瑞鲲鹏3挡),提升高速直驱效率;深度融合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场景自适应”动力分配。

从短期市场格局来看,增程式凭借低门槛与差异化体验,仍将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长期看,插混技术随着成本下降与政策支持,有望向全价格带渗透,成为混动市场的主流选择。当超充网络(如比亚迪的兆瓦闪充)与1000km+纯电车型普及时,混动技术的“过渡性”将更加凸显。但在此之前,插混与增程式仍需以“技术互补”满足多元化需求。

大侠车说:技术门槛决定选择,用户需求定义胜负

增程式与插混的竞争,本质是“低门槛快速落地”与“高壁垒长期主义”的路线之争。新势力借增程式打开市场,传统车企凭插混构建护城河。然而,随着用户对性能、安全与环保的要求提升,插混更安全更绿色环保将成为决胜关键。

技术路线没有绝对优劣,只有与场景需求的最佳匹配。企业需摒弃非此即彼的站队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在差异化竞争中寻找生存空间。而对于行业而言,插混技术的深耕或将为新能源转型提供更稳健的支撑。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大侠上车 1.3万粉丝    4601作品 关注 专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有力量的传播。
推荐作者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