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称为是“智驾元年”,随着车企们将高阶智驾产品逐渐开始下放到主流价位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接触到智能驾驶。但是很多车企在营销传播的时候往往模糊“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边界,过度夸大现阶段智驾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这对于很多普通小白用户来说,就会造成很多认知误区。
这种认知误区轻则倒还好,严重的就有可能在使用上造成意外发生。我们可以看到,每次有因为智驾造成的事故发生,总会有许多人问为什么某某功能没有发挥作用?为什么雷达没有检测到障碍?为什么……等等。
智能驾驶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出行方式,但多数用户对这项技术的认知仍停留在“科幻阶段”。所以,在我们上车开启智驾之前,下面这些事情是必须要清醒认知的。
AEB不是百分百的“保命”功能
自动紧急制动(AEB)是目前车企在宣传智驾安全性的时候喜欢强调的一个功能,当车辆检测到前方潜在碰撞风险时,AEB会先发出预警,若驾驶员未及时反应,则会自动启动制动。这两年,AEB的启动工作速度不断提升,目前主流车型的AEB工作速度范围都在 5km/h-135km/h之间,最高的甚至已经做到了150km/h。
很多人都会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触发自动紧急制动(AEB)当作车辆规避风险的必然结果。然而事实上,除了速度是否处在上面的工作区间以外,AEB的触发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首先是对障碍物的识别是有局限的。比如某车企的说明书里就明确写明,AEB功能目前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纯视觉感知与激光雷达在识别障碍的范围和精度上也不一样。第三,不同车企对于AEB触发的标定策略也可能不同,有的车企保守,宁可不刹也不愿错刹,有的车企则是激进的逢险就刹。第四,一旦在系统预警时人工接管了车辆,AEB就不会触发介入。
所以,目前的AEB还不是百分百能够准确触发的“保命”功能。
视觉感知系统也许比人类更易“致盲”
目前车企的智驾技术路线基本上就是两种,一种是依赖摄像头的纯视觉方案,另一种是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方案。其实一般来说,不管是哪种方案,如果软硬件的上限足够高,大模型训练的数据足够海量,训练时间足够长,能力都会强于普通人类司机,体验也都不会差。
但是,至少在目前来说,两种方案都还有尚且不能补足的短板。纯视觉方案在特定环境下存在“失明”现象,主要是由于其在弱光、复杂路况下的感知能力不足。强光下摄像头动态范围仅120dB,不及人眼的140dB;在逆光场景下的识别延迟可达0.4秒;前车溅起的水雾可使视觉系统丢失车道线长达3.2秒。
成本较高的激光雷达,有更远的探测距离、厘米级的测距精度可以有效弥补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缺陷,但不能避免雨雪沙尘等极端天气的干扰。但是即使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目前也没有人敢断言可以保证100%的障碍识别准确率,毕竟现实的交通环境要比训练场景复杂得多。
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车企会抛开两种技术路线硬件性能上的差异,而仅从功能上模糊的统称为“高阶智驾”。这就很难让用户搞清楚自己爱车的智驾能力边界到底在哪里。所以,一定要了解自己车辆的智驾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车坐不开”也许会让你的“肌肉退化”
很多普通人对智驾的向往就是“车坐不开”,但是坐久了,往往会让人的警惕性和肌肉记忆减弱。真正的安全,藏在千万次打方向形成的肌肉记忆里,在反复看后视镜培养的空间感知中。为什么有些司机遇到紧急情况能秒反应,而有些人却手忙脚乱?答案就在这里。
比如,右脚的条件反射,只要感觉周围环境不太安全,立马就得从油门挪到刹车上方。遇到紧急情况,第一反应必须是踩刹车,而不是乱打方向盘。换句话说,人类开车的时候,手脚的肌肉和精神都是时刻保持着轻微紧张的状态的。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驾驶者开启智驾系统时,大脑活跃度下降40%,反应时间延长1.5倍,驾驶者的注意力、身体都处于松弛状态。一旦出现状况需要被动接管智驾,就要在短时间内重新进入一个紧张的状态,这对人的生理及心理特性、应激反应能力、肢体动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对于年轻的新手司机,本身驾驶技术还不够熟练,又过度依赖于智驾,应对风险时的反应和操作更加难以把控。因此,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动作上,人工接管都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极大概率出现驾驶员反应不及时的失败状况。所以,即使开启了智驾,也不能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适度保持一种精神和肉体集中的状态随时接管还是必要的。
不要期待车企为你的智驾事故买单
现阶段,不管是哪一种技术路线的智驾,无论车企如何吹嘘自己是“高阶智驾”,从法律法规上来说都属于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责任通常由驾驶员承担。车企在产品说明书里,往往也都会有种种的免责条款。
除非驾驶者能够有办法证明,事故原因是由于车辆系统缺陷导致。但这种“自证陷阱”,一旦跳进去,后期的时间、人力财力成本都是巨大的。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涉及智能辅助驾驶的交通事故中,超80%的责任被判定由驾驶员承担,仅不足5%的案件因车辆系统缺陷确认车企责任。
结语:
在L3正是商业化落地之前,我们脑袋里一定要有一根炫:智能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的目标是辅助我们开车,而不是替代我们开车。这是我们必须认清的本质。记住:在智能驾驶时代,最危险的故障不是系统死机,而是人类对方向盘的信仰崩塌。(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皆碑:深度解析艾瑞泽8-均衡实力与细节痛点并存的家用之选
大众威然大降价,裸车仅需19万多,2.0T爆186马力,你喜欢吗?
少年强则国强 岚图汽车青少年网球冠军公益计划启动
17.98万起方程豹钛7上市:路虎面子+理想里子,百变空间全新玩法,20万SUV卷王实锤?
睿蓝蓝气球上市:限时价4.29万元,重塑微型纯电市场格局
12万秦L EV云辇型,五连杆+云辇-C稳如20万级,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2820mm大空间,卷哭小鹏MONA M03。
家用DIY神器!米家无刷电钻2体验:各种材质轻松拿捏
在汽车安全这件事儿上,多数品牌还在实验室里 “小打小闹”,长安马自达 MAZDA EZ-60却直接开启了户外 “大冒险”,进行 “撞、滚、浸” 三连击,简直是汽车安全界的 “高考”,而且是难度拉满的那种!
16万级SUV玩出“旅行小房车”体验?捷途山海L7 PLUS深度解析
百元耳夹式耳机哪款好?虹觅Air2小云夹测评推荐
9月13日,2025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金塔分站赛暨第六届敦耐赛(以下简称:2025敦耐赛)正式开幕。
福祉车这个词应该不少朋友在今年开始见过了,但实际上很早之前我就从丰田那里听过这种车型 原本以为这种车型是专门为残障人士出行设计的,但今天了解后才发现,福祉车能让更多群体“走”出去!
表哥的“全能王者”VS表弟的“硬派越野”,20万级方盒子终极对决
足够高级!
开车这件事,宝马绝不会让世界失望
思淼说车|“脱口秀大王”何广智打call!长安启源A07焕新登场,加“长”不加价!
20万新能源操控天花板,领克10、新P7、007GT怎么选?
谁更懂中国家庭今天的真实需求?瑞虎8L赢得很彻底#瑞虎8L #星越L
19.79万元起,新一代智己LS6诚意如何?带你看看!
智能不输新势力,成本看齐新能源!第四代 CS55PLUS 动态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