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鹏X9预售39.98万元起,纯视觉方案是不是智驾技术的倒退?

小鹏X9预售39.98万元起,纯视觉方案是不是智驾技术的倒退?

车道漫谈 0浏览 2025-04-08 IP属地: 未知

39.98万元的起售价,或许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作者|义文

编辑|毛毛

出品|车道漫谈


智能驾驶技术快速演进,3月9日,小鹏新车X9正式对外亮相,再次点燃了公众关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讨论热情。这款定位于中大型MPV的新车,不仅以前卫的设计和丰富的舒适性配置吸引众多目光,更因搭载纯视觉智驾方案而成为焦点。


据了解,小鹏X9搭载的图灵AI智驾视觉方案,通过将后视摄像头升级为8M高清,打造出行业首个量产2K纯视觉占用网络(OCC)。


然而从以往依赖激光雷达转向如今的纯视觉方案,是否意味着智驾技术的一种倒退?面对行业内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功能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小鹏X9的转变,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


技术挑战


现阶段,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技术路径以实现智能驾驶功能。其中,激光雷达方案和纯视觉方案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两种。两种方案各有千秋,而选择哪种方案,往往取决于制造商的技术愿景、成本考量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理解。


我们先来讲讲业界普遍使用的激光雷达。这个被业界广泛认可的“神器”,几乎成了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代名词。它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反射回来的时间来构建周围环境的三维图像,具有高精度的距离测量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提供可靠的感知数据。


简而言之,这种能力使得激光雷达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浓雾、暴雨等)也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性能。因此,许多车企包括蔚来、理想汽车、智己汽车等新势力,都选择了融合激光雷达在内的多传感器方案,希望以此确保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行驶。


相比之下,纯视觉方案的应用则显得较为狭窄。比如在大雨、大雪或者浓雾等极端天气中,摄像头的视线可能会受到严重干扰,导致感知能力大幅下降。此外,对于距离和速度的精确测量,由于纯视觉系统依赖复杂的算法处理,可能不如激光雷达那样直接且准确。更不用说,在面对道路施工或是临时障碍物这些特殊情况时,纯视觉系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极大概率会影响到决策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虽然纯视觉方案目前不如激光雷达应用广泛,但仍为不少车企所推崇,特斯拉就是其中之一。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坚信,基于神经网络的视觉算法能够模拟人类驾驶的认知模式,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特斯拉通过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算法迭代,不断提升纯视觉系统的性能,并声称这种方式最终能够达到甚至超越使用激光雷达的效果。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一场赌注?但这或许正是特斯拉的魅力所在——敢于挑战传统,追求极致创新。


无独有偶,小米SU7标准版采用的也是入门级纯视觉智驾方案,硬件包括1颗算力为84TOPS的Orin N芯片,1个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无激光雷达,虽然车辆具备高速领航辅助功能(NOA),但与另外两个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版本在智驾层面仍存在明显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3·29德上高速重大交通事故中,驾驶员驾驶的车辆正是无激光雷达的小米SU7标准版,由此引发关于纯视觉方案的讨论再次升温,公众对其安全性提出了更多质疑。


成本博弈


就在业内仍为纯视觉方案与激光雷达的安全性争论不休时,小鹏汽车从风口浪尖上站了出来。小鹏X9转向纯视觉智能驾驶方案的决策,其实可以视为成本与安全之间的一场博弈。


我们需要认识到,尽管纯视觉方案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性,比如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感知能力下降、距离和速度测量依赖复杂算法等问题,但它也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摄像头硬件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随着软件算法的进步,数据处理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相比之下,激光雷达不仅价格昂贵,维护和更换成本同样不容忽视。对于一款需要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车型来说,这样的成本差异可能是决定性的。


对于小鹏汽车而言,这样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在王凤英加入之后,再控制也不为过。在她的带动下,小鹏汽车经历了供应链大清洗,多名采购高管被停职接受调查,反腐行动为小鹏汽车追回数亿元灰色成本,新G9也因此降价4.6万元。


王凤英还亲自审批各项支出,甚至为了降低成本而直接与供应商谈判,力求将每一项成本都压到最低限度。严格的成本控制策略,一定程度上为小鹏X9采用纯视觉方案做好了铺垫。


如今万事俱备,只等图灵AI智驾方案上车。


4月8日午间,小鹏X9公布了预售价格,39.98万元的起售价,或许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毕竟这个价位,已经能够买到不少主流合资车型,诸如丰田赛那/格瑞维亚、别克GL8、起亚嘉华等等。


而小鹏汽车或许也明了价位的“虚高”,预售发布会上,将讲解重点放在了车辆舒适性的实用配置层面,却对智驾功能一带而过。作为品牌的“科技”旗舰,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未免让人费解。田忌赛马都知道不要用自身的短板与硬刚对方的好马,小鹏汽车为何反其道而行之?这或许也与小米SU7事故余韵未消,不想触碰大众的敏感神经有关。


小鹏的未来?


不论如何,最近的小鹏汽车,的确可以用“春风得意”四个字来形容。3月,品牌销量33205辆,虽然以绝对数值来看,输给了异军突起的零跑汽车等,但同比268%的增长率,仍然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


不仅如此,刚刚发布的2024年财报中,小鹏汽车也实现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董事长兼CEO何小鹏透露,预计今年(2025年)四季度盈利,并且全年销量会相比于2024年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


但需要警惕的是,2024年,小鹏汽车仍有净亏损57.9亿元,虽然同比收窄44%,但还未看到盈利拐点。并且亏损大幅收窄,极大程度来自于盟友——大众汽车集团的助攻。


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的服务及其他收入在2024年达到了50.4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与大众的合作项目。这意味着,若没有这部分技术服务收入的支持,小鹏汽车的亏损可能会更加严重。


要实现真正的盈利并非易事。小鹏需要解决如何在不牺牲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问题,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特别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持续的资金流入和技术突破将是决定小鹏能否成功转型为盈利企业的关键因素。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图灵AI智驾系统搭载双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达508TOPS,支持复杂场景下的实时数据处理与决策。这样的算力水平几乎能够与小米SU7的中高配车型相提并论,但小鹏X9的高预售价格仍然让这款车型的未来并不明朗。尤其是在成也AI、败也AI的关键节点上,想要覆盖更多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仅仅依靠“智驾平权”的口号,将很难从车市的激烈绞杀中顺利脱身。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车道漫谈 0粉丝    17作品 关注 照亮通往汽车世界深层奥秘的航道。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