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电动湃 1071浏览 2025-04-09 IP属地: 未知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今年以来,各大车企均极力打出智驾牌,谁也不想在此领域表现落后。

正当车企们纷纷成为了市场焦点以后,业内的智驾供应商亦不甘沉寂下来。

「到终局,我认为自动驾驶也是“二八开”——20%的车企自研,80%找最强合作伙伴。」

地平线CEO余凯,大胆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车企是否应该全栈自研智驾,一时间成为了热议话题。

这一回,供应商也想争得话语权了。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智能电动车,是近10年以来汽车产品演变的关键词。

智舱和智驾,尤其成为了决定市场表现的胜负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特斯拉。

一边用中控大屏干掉所有实体按键,另一边大举押注自研FSD,这就是特斯拉赖以成名的组合拳。

也是因为这样敢为人先的创新,尽管特斯拉一直被外界吐槽其内饰是毛坯房,但市场亦对此给予了足够包容度,并赋予它“科技豪华”的美誉。

智能电动化,由此成为了全行业信仰的革新方向,而这也是改变市场格局的源动力所在。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现时特斯拉产品力愈发被中国竞品反超,但其销量和品牌力依旧要领先一筹。

归根到底,特斯拉的护城河还在于FSD的实力领先。

地平线CEO余凯曾评价说,特斯拉一直是智驾行业中天花板一般的存在。

而今年以来,地平线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苏箐、元戎启行CEO周光、博世智驾中国区总裁吴永桥也纷纷给FSD站台。

他们的共同看法是,特斯拉FSD V13领先国内企业一个代差的水平。

在这样的标杆光环下,车企自研智驾带来的品牌赋能优势仍不容小觑。

如此一来,自研的军备竞赛也同样难见终章。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从用户层面而言,车企自研智驾的好处还在于能更大程度保障体验。

其中,Mobileye主张的“黑盒子”合作模式就一度备受业内诟病,对此深有体会的极氪亦不得不走上了自研的道路。

官方指出,自研的好处在于开发团队能高效地对算法等要素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快速迭代。

如此表态,不难表露出了对Mobileye的不满。

尽管如此,当车企自研实力没能达到理想标准时,选择供应商方案亦不可避免。

比亚迪表示,「低阶智驾方案现在是我们自研团队做,我们会自研中阶、高阶方案,也会和供应商协同,谁做得好用谁。」

「两种模式会并行很长时间,看谁发展得好,假如供应商的模块一直很先进,那我用就行了。」

「但如果它有几个模块先进,其他几个模块是我们自研的,那系统集成肯定是我们来做。」

显然,车企和供应商之间的竞合关系仍将持续下去。

近来,智驾供应商就开始对车企自研模式进行发难。

「自动驾驶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基础设施,是最重要的功能价值点,但难以差异化,你不能说自动驾驶开出林志玲或郭德纲的风格。」

「正如智能手机产业最重要的技术是基带,手机的通讯功能很重要,但没有一个手机厂商是自研通话功能的。」

余凯,直接挑明了车企自研智驾的非必要性。

同场的吴永桥也断言,「3年之内,8—15万标配的中阶智驾,主机厂一定会放弃全栈自研。」

之所以他们有此底气,还在于端到端的应用。

吴永桥指出,在端到端时代,各家重回同一个起跑线,尾部和顶部队伍的差距只在3到4个月。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朱江明,他坦承零跑在智驾层面跟友商存在了6-12个月研发时间。

但他认为,不同车企的智驾方法论及表现最终都不会有太大差异,区别只在于愿意投入多少。

这样看来,智驾供应商将不无超越车企自研实力的机会。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一边是大家的实力回到同一水平线,另一边则是各家在智驾方面的入不敷出。

吴永桥透露,「数据闭环和工具链要每年投几个甚至数十亿,像博世去年就投了近20亿,非常耗钱。」

「如果智驾成为标配之后,主机厂再养一两千人的AI人才团队,成本将非常巨大。」

其中,去年开始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的小鹏,现时也在“喊穷”了。

「在友商都可以考到60分的基础上,小鹏要在智驾上拉开更大差距,就意味着更大量的资金投入。」

「小鹏今年算力的投入在小几十亿,一般的公司根本没有这个数据和算力,数据的价值太大了,而数据需要巨大的算力、巨多的钱。」

「我觉得最难的就是要有足够收入和毛利,才能有足够费用卷研发,继而有新一代的科技。」

「要建立一个正向循环,这个非常困难。」

何小鹏,道出了当中的不易。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在全系标配高阶智驾之后,此举已表明了小鹏并不寄望能单从智驾身上实现盈利。

而要填上这一块收入的办法,何小鹏说“靠卖出更多的车”。

如此一来,智驾也就成为了一项吸引用户购车的甜点功能。

不过,李斌对此则持以了不同看法——「我认为,大家没有把账算清楚。」

「如果你打算终身免费,你的预提够不够?如果大家真的去抠财务,一辆车的数据闭环要有钱,这是十几年的持续服务,不是功能。」

可以看到,选择自研智驾的车企将面临持续加大的经营压力,而这也将给供应商留出更多机会。

车企自研智驾的拐点,可能真要到了。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如果问,车企要是放弃自研智驾的话,谁家将是最大得益者?

答案,毫无疑问就是提出了不同共识的地平线。

「近来行业掀起智驾平权的浪潮,奇瑞、吉利、长安、广汽等车企纷纷发布相关产品,而地平线就是这些发布会背后的重要供应商。」

「我们要么是唯一的供应商,要么是唯二的供应商。」

「我相信今年我们会取得最大的份额,就像最近行业给地平线一个绰号,叫做“智驾领域的最大公约数”。」

风头正劲的地平线,已然藏不住自己的野心。

2024年,地平线交付了约290万套产品解决方案,累计出货量突破700万套,同期市场份额达到33.97%。

籍此,地平线实现全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68.3%。

官方预计,今年地平线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个突破千万级量产的智驾科技企业。

就在地平线持续引领操作之际,其酝酿多时的征程6家族芯片也将迎来量产交付。

地平线,想要独霸天下了。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征程6家族芯片拥有六个版本,包括征程6B、征程6L、征程6E、征程6M、征程6H和征程6P。

其中,六个版本的算力覆盖从10 TOPS到560 TOPS,满足低/中/高阶的不同智驾需求。

余凯透露,作为面向全场景城区智驾、拥有560TOPS算力的征程6P已成功流片,且完成了上车验证。

随着征程6P的即将交付,地平线已准备好了要在高阶智驾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地平线全场景智驾方案Horizon SuperDrive(简称HSD),将与车企自研的高阶方案展开直接交锋。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此前余凯放出了狠话——HSD就是奔着行业冠军去的。

之所以他有此底气,在于HSD是国内首个融合倒车功能的城市NOA系统。

此外,HSD能像特斯拉FSD一样支持漫游模式,车辆不开启导航时可漫游行驶。

再者,HSD还能根据导航信息对领航辅助路线进行自主规划,以避开拥堵路况。

「我们现在靠11个摄像头、560 TOPS算力,可以在城区复杂路口实现三点式调头,行业里能这样做的估计就一两家。」

「最近很多客户来体验了HSD,他们普遍认为是目前体验过的最高水平。」

余凯的口气,尽显出了当仁不让的本色。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据悉,地平线HSD计划在今年Q3开始交付,届时它将要通过实力来证明余凯的不同共识看法是可取的。

然而从另一层面来看,由于端到端表现的不确定性,因此大家都不得不考虑到智驾引起的交通安全问题。

一旦智驾引致车祸发生,这将给品牌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因此,车企是否应将智驾命脉都交到供应商手上,这点依旧值得深思。

毕竟,不是每家供应商都能像华为一样全力押注在智驾身上,且有着遥遥领先的实力。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事实上,现时多数车企仍积极投身到智驾自研,当中不乏对未来估值的考虑。

其中,AI与智驾的融合,乃至是未来再加入机器人业务版图,这始终还是打开企业估值的钥匙。

对此,理想就早已发布了中长期规划的愿景——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而小鹏也不甘落后,表明要入局芯片、飞行汽车、机器人等不同领域,转型为面向未来的科技企业。

这样看来,为了将来的发展机会,头部车企的智驾自研仍不会放慢脚步,同时跟头部供应商之间的实力比拼也将进行下去。

正如即便华为智驾实力再强,也不会动摇其它头部车企自研的决心一样。

显然,这场智驾战会是一场无休止的军备竞赛。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地平线,打了谁的脸?

站在地平线和博世的角度,他们喊话车企放弃自研,这样的出发点固然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而从用户角度来看,由于目前仍属于L2级智驾阶段,使用责任仍归于驾驶员,因此智驾充其量还只是“功能”、“配置”。

但放长线来看,随着L4和Robotaxi的到来,届时高阶智驾的身份将演变为“服务”。

同时,这样的无人驾驶能力也将迁移到机器人身上。

基于未来发展考虑,大概没有哪家车企敢在当下就主动放弃了自研选择。

有见及此,当下地平线的呛声,固然是给自研实力较弱的车企打了一个耳光。

但到头来,也许“二八开”的不同共识才是打自己脸的。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电动湃 6.4万粉丝    2023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