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车》原创资讯报道:近日,德国汽车制造商保时捷正式公布了其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情况。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全球累计交付7.14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其中德国本土市场和中国市场均出现了大幅下滑,不过北美市场方面则迎来了增长。
2025年,保时捷在华销量确实下滑。保时捷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量大幅下滑了42%,这说明销量已经几乎到了腰斩的程度,这家具有传奇色彩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2025年第一季度,保时捷交出了一份令股东心碎的答卷——全球新车交付量仅71,470辆,同比下滑8%。更让市场哗然的是,其曾经的最大金主中国市场销量仅9,471辆,同比暴跌42%,创下近十年最差纪录。相比之下,北美市场以20,698辆的销量逆袭成为新晋“销冠”,同比增长37%。
▲ 从“全球主要单一市场”到“跌落神坛”
回顾保时捷在中国的黄金时代:2021年销量高达9.57万辆,占据全球市场的30%。然而,自2022年起,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仅剩5.7万辆,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跌破万辆大关,昔日“豪车之王”的光环已黯然失色。
其中尤其是2024年全年,保时捷在华同比跌幅达到了28%,市场份额从巅峰期的30%骤降至13.25%,从曾经的全球头部单一市场掉到了全球第三,创下了近五年来最差销量成绩。对此保时捷CEO 奥博穆(Oliver Blume)表示,“2024年对于整个欧洲汽车行业而言是具有相当挑战性的一年,我们预料到了这点,可情况在全年不断恶化。我们也正经历着中国豪华车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
与中国市场形成反差的,是北美洲市场,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7%至20,698辆,销量规模已大幅超越中国市场,另外在海外和新兴市场也有着同比增长6%至15,789辆的增长。除此之外,保时捷其他的主要市场也出现了下滑,例如欧洲市场同比下滑了10%至20044辆,德国本土市场销量同比下滑34%至7,495辆。
中国市场为何成为保时捷的“滑铁卢”?首先就是市场太卷了,国产车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积压了市场空间,在国产电车“平替”围剿之下,打得保时捷措手不及。极氪001 FR、小米SU7 Ultra等国产高端电动车型,以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提供了不输保时捷的智能科技配置。
当然,除了中国市场之外,奥博穆认为保时捷面临的挑战还包括电动化进程放缓、供应链紧张等问题,说白了就是电动化进程较慢、成本实在是下不来。
保时捷CEO奥博穆承认:“中国市场的电动化速度远超预期。”尽管保时捷推出了Macan EV、718纯电版等车型,但充电效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核心体验均落后于本土品牌。更尴尬的是,保时捷电动车的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卖一辆亏一辆”,而燃油车基本盘(Cayenne、911等)又面临国产混动车型的夹击。
事实上,保时捷曾是传统车企中电动化最激进的品牌,曾计划到2030年实现80%车型电动化。然而,在前不久的财报发布会上,保时捷也明确表示要将产品过渡期延长,不再急于向电动化转型,这就意味着未来的保时捷产品矩阵,将继续提供内燃机、混动以及纯电的产品阵容。
就比如911系列车型,预计将推出更多内燃机版本,有可能限量版或者特别版车型也会比以往更加丰富;Cayenne、Panamera继续提供燃油和混动车型。另外电动化进程也在持续推进之中,718车系即将推出纯电车型,而即将换代的全新Cayenne 也增加了纯电动车型,不过Macan车系未来将有可能只会提供单一纯电动版本车型。
当奔驰、宝马纷纷降价换市场时,保时捷却坚持“利润高于销量”的策略。奥博穆直言:“我们不会加入流血卖车的行列。”然而,在国产电车以高配低价猛攻的背景下,这种“傲娇”反而让保时捷陷入被动——2024年,其营业利润率从18%跌至14.1%,净利润暴跌30.3%。
▲ 保时捷的“断臂求生”与战略大调整
面对销量崩了,保时捷终于认清了现实:在中国市场,量变已无法带来质变。2025年,保时捷将其定义为“重新校准之年”,核心战略从“扩张”转向“收缩”。
预示保时捷启动了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计划裁员、修改利润率,这一系列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降本增效。据此前报道,保时捷全球计划裁减约3900个职位,德国祖文豪森和魏斯阿赫工厂首当其冲,15%的员工将被迫离开。
而关于中国区的动作也不少,去年底,保时捷被曝将开启中国区裁员,正式和外包员工的裁员比例分别为10%和30%,并以“N+6”的方式进行赔偿。另外,官方也对经销商网络进行了整合,计划在2026年以前,保时捷在华门店将从150家缩减至100家,经销商网络全面优化。
保时捷先前一再强调过,坚持要“质大于量”,押注品牌价值。“保时捷的商业模式核心是高盈利,而非销量。”奥博穆的这句话,揭示了其中国战略的本质——放弃大众市场,死守豪华定位。为此,保时捷将推出更多限量版车型(如复刻70年代风格的911),并通过定制化服务维持溢价。
如今保时捷在华面对智能化短板,也在向中国科技公司抛来橄榄枝。例如成立中国技术部门,前奔驰高管李楠出任副总裁,强化本地研发;保时捷或与地平线在智能驾驶的研发上展开合作;利用大众集团资源,加速软件技术迭代。奥博穆直言:“中国用户的需求,将决定保时捷未来的技术方向。”
事实上,保时捷在高阶智驾上的态度很积极。2023年5月份,保时捷与自动驾驶公司 Mobileye 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量产的 ADAS 高级辅助驾驶方案。保时捷已经计划在未来导入的车型中,引入 Mobileye 的 SuperVision™技术平台,该平台支持车辆在多车道道路上自主变道、自动超车以及在特定道路上脱手驾驶。
《我有车》总结:保时捷在华销量下滑,或许只是自主品牌们开始“抬头”的序幕,在中国市场当中,未来如果豪华品牌无法在电动化领域引领行业,将逐步失去品牌效应的加持。
2025年,自主品牌或新势力们将迎来新一代产品和技术上的集中爆发,并有可能将更大力度冲击原有的高端市场。然而无论是对保时捷还是奔驰、宝马和奥迪等豪华品牌,应对市场变化积极转型依然有可能重启增长,但曾经独霸市场的辉煌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深蓝G318无忧穿越版:重新定义20万级硬派SUV新标杆
比亚迪方程豹钛3正式上市,13.38万起,政策权益更惊喜!
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地平线携手众车企赴新征程
20 万级首款七座方盒子,捷途双车加长版正式上市,起售价17.99万元
十几万就能买到冷暖冰箱、车载无人机系统、20000转电机、云辇-C、高阶智驾……
4月18日,“瞬感天幕智能轿车”全新智己L6正式发布。新车配备同级独有的“瞬感智控防晒天幕”和“贝果舒压座椅”两大舒适黑科技,精准解决防晒、久坐疲劳等痛点,给到都市年轻人面面都精致的出行体验。同时,全新智己L6 All in行业尖端智能化科技,搭载灵蜥数字底盘2.0、IM AD3......
smart #5 BRABUS超能版也将于2025上海车展迎来亚洲首秀
或许车企得多找第三方智驾解决方案?
1
户外人的硬派SUV首选来了,深蓝G318无忧穿越版15.29万元起
上市以来,凭借第五代DM技术和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的全维实力,秦L DM-i赢得了“工业奇迹”的美名,并一举斩获2024年中国市场年度中级轿车销量冠军。2025年2月10日,秦L DM-i智驾版震撼上市!携智驾、智舱升级而来,让消费者可以轻松拥有高阶智驾体验,再次树立中级轿车市场价......
名爵疯了!新车全款价低至2.99万元,问题出在哪?
配齐冰箱、座椅按摩!“全能奶爸车”海狮07DM-i智驾版预售价18.98万元起
户外人的硬派SUV首选来了,深蓝G318无忧穿越版15.29万元起
防晒更舒适 面面都精致 21.99万元起全新智己L6正式预售
配齐冰箱、座椅按摩 “全能奶爸车”海狮07DM-i智驾版预售价18.98万元起
在即将于 4 月 23 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一汽奥迪将携PPC豪华燃油平台与PPE豪华纯电平台打造的五款全新车型震撼登场,全面展示中德双方合作的最新成果,续写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的新篇章。
2025年4月16日,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办。发布会上,问界M8正式上市,建议零售价35.98万-44.98万元。问界M8定位家庭智慧旗舰SUV,携多项华为尖端科技与创新理念,打造家庭智慧出行标杆。
问界 新M7全新牧野青配色上市,智享美学与科技新境界
新车|深蓝G318无忧穿越版震撼上市重塑硬派SUV出行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