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A股分红力度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加速落地

A股分红力度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加速落地

证券市场周刊 255浏览 2025-04-12 IP属地: 未知

文丨吴海珊

编者按:

在最近两年,市值管理相关政策频出,旨在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提升投资者回报。

2025年本刊将对公司市值管理做出深度报道。3月29日的杂志中,本刊对整个市值管理概念、框架以及当前的状态进行了分析,开启了对于市值管理的系列报道(此前报道为:《市值管理新时代,中国资产价值重塑》)

在推进上市公司估值提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分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多项政策对于分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明确将分红与监管挂钩,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并鼓励“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2024年11月15日,证  监  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如季度、中期分红),优化分红节奏,提升股息率等等。

最近,A股进入2024年年报季,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4年业绩以及分红方案。本文将从分红角度对上市企业在2024年提升股东收益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进行深度报道。

A股分红力度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加速落地

 

分红公司数量、比例和累计金额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全方位提高

2024年初,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就此拉开市值管理实践大幕,在之后的多项政策中,提高分红都被重点提到。2024年4月新“国九条”发布,表示将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鼓励“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这一政策直接推动了中期分红的普遍实施。上交所数据显示,沪市披露2024年中期分红公司有481家次,数量同比增长354%,分红金额达5749亿元,同比增长184%。

2024年11月,证  监  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以下简称《指引》),鼓励制定上市公司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如季度、中期分红),优化分红节奏,提升股息率。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实现了全面提升。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4月10日,已经有1244家A股公司发布了2024年财报,其中956家公司发布了分红计划,占比76.7%。根据中金公司分析师黄凯松统计,2023年A股分红公司数量占比为72.4%,2022年的这一比例为64.9%。

尽管目前还有不少公司尚未发布2024年年报,但是从已经发布的年报数据来看,分红公司数量的占比有了进一步提升。

从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已宣告)来看,2024年也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仍以这956家公司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已宣告)来看,2022年—2024年合计金额分别为14985.3亿元、14951.98亿元、16158.15亿元。经本刊计算,2024年同比增长了8.07%。若剔除特别股息,这三个数字分别为14162.52亿元、14680.35亿元、16080.84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9.54%。

在这956家公司中,有130家2022年年度累计分红总额为空白(指的是没有分红或者只有股份转赠,没有现金分红),51家公司2023年年度累计分红总额为空白,2024年只有2家,分别是因赛集团和指南针。根据本刊查阅,这两家公司分红方案中没有现金分红,均为股份转赠。

从年度现金分红比例来看,2024年也出现了明显的提升。根据wind数据统计,这956家公司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平均值为51.53%,2024年为54.95%,提升3.42个百分点。

同时央国企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分红与并购等列入强化投资者回报与市场价值表现的六大工具。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共计1217家企业发布了2024年年报。其中民营企业585家,央国企(包括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492家,其中有现金分红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475家和456家,在发布年报企业中占比分别为81.2%和92.7%。

按照年度累计分红总额来看,国有企业更是占据着绝对主要角色,其中国有企业2024年度累计分红总额12131.15亿元,民营企业分红总额2059.96亿元。

 

工业、消费、信息技术分红比例更高

高股息长期利好股东回报

过去两年的政策不仅要求上市公司要分红,也提出了持续分红的要求。新“国九条”提出了“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2024年11月15日正式生效的《指引》上市公司董事会被明确鼓励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包括三年股东回报计划。

有机构的研究证明,长期分红对于股东收益效果明显。

为了能更好地挖掘出高分红行业,本刊在这956家宣布分红的企业中,筛选了现金分红比例更高的公司。

首先,以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大于等于30%的条件进行筛选,共计778家。其中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分别为104家、51家和74家,鉴于这三类都属于消费板块,合并统计达到229家,其次工业类204家、材料125家、信息技术126家。

若以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大于50%的条件进行筛选,则为339家,其中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和医疗保健分别为53家、33家和30家,合计116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工业板块84家、信息技术为57家。

消费板块的高分红特征显而易见。高分红是否能够真正带来股东回报的提升?

金斧子水星资管曾把A股和港股通在过去15年的所有股票进行了回测。筛选条件是,股息率大于5%,同时未来三年股息率增加。港股通的数据显示在半年的时间维度,盈利的概率不到30%。但是当时间拉长到2年的时候,83%的股票会实现盈利,平均的年化收益率为20%。而拉长到第三年的时候,93%的股票实现盈利,平均的年化收益率为23%。A股的回测结果也是类似的,半年内没有显著性效果,两年盈利概率87%,平均年化收益率25%,三年盈利概率92%,平均年化收益率23%。

这一结果意味着分红对于股东回报的影响是长期的,同时对于投资者来说,不光要选择当年分红较高的公司,更要关注其分红的长期性。

 

银行年度累计分红金额表现出色

低估值抬升股息率

在分红策略中,银行历来是高关注板块。

银行作为央国企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长期处于破净状态,如何有效市值管理成为今年业绩说明会上的焦点话题。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都在说明会上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说明。

根据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意见》要求,长期破净公司需制定估值提升计划。

对此,中国上市银行积极响应,在2024年年报发布的同时,多家银行也同步发布了估值提升计划,整体来看,银行的估值提升计划以稳定分红为核心,结合业务优化和投资者沟通,但实质性估值修复仍需盈利基本面支撑。

目前政策引导和市场实践的推动下,银行板块现金分红受认可的比例是30%,当前国有企业、股份行大部分都能达到这一比例,如果未达到则会说明原因。

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国有大行的分红比例多数在30%左右,仅招商银行达到35%。但是按照绝对分红金额来看,银行板块表现出色,领跑整个A股。

Wind数据显示,2024年累计分红总额(包含已宣告、回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超过了1000亿元,分别为1097.73亿元、1007.544亿元、1006.597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过去三年都维持在千亿元以上的分红,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1081.69亿元和1092.03亿元。建设银行2023年达到千亿元以上为1000.04亿元,中国移动则仅有2024年达到千亿元以上。

同时按照2024年累计分红的绝对值前10名来看,银行占了五名,除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之外,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居第五、六、九位。

受到业绩和现金分红比例的双重影响,2024年多家银行提高了DPS(每股股利)。根据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的分析,截至4月2日,在披露年报的23家上市银行中,20家上市银行2024年每股股利同比持平或提升,整体分红比例维持稳定。

此外,在8家已经发布了分红方案的股份行中,5家银行进一步提升了分红比例,分别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

招商银行是已经发布分红方案的银行中,现金分红比例(即现金分红占股东净利润的比例)最高的银行。该行公告显示,2024拟派发现金红利约504.40亿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 35.32%。

这一比例继2023年大幅提高两个百分点之后,进一步提高了0.31%。从每股股息来看,达到了2元。2023年招商银行将现金分红比例从33.01%大幅提高至35.01%。

中信银行则在2024年中大幅提高了分红比例,2024年度现金分红占比较2023年的28.01%提高了2.49%,达到了30.50%。

公告显示,2024年中信银行每10股派发末期现金股息1.722元(含税),连同已派发的中期现金股息,全年派发现金股息合计194.55亿元,2024年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547元,占合并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50%。

浦发银行近两年也在持续提高分红比例,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从20.5%大幅提高至30.5%,2024年进一步提高至30.16%。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浦发银行每股现金分红的绝对金额。2024年浦发银行将对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4.1元(含税),过去两年均在3.2元左右,分红金额则从94.22亿元提高至120.34亿元,提高了近28%。侧面反映出浦发银行业绩的提升。2024年浦发银行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增幅创近十二年新高。

光大银行的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也从2023年的28.41%提高至30.14%。2024年度每10股合计派息1.89元(含税)。

除此之外,城农商行中,宁波银行、郑州银行、无锡银行和张家港银行也提高了分红比例。

尽管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并不算高,但是在低估值的加持下,银行的股息率并不低。“银行普遍处于破净状态,估值较低,所以哪怕只有30%的派息率,股息率也能达到5%~6%。”金斧子水星资管投研总监兼基金经理王嘉俊表示。

截至4月8日,Wind数据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只有成都银行的市净率PB(LYR)超过1倍,但也仅为1.0014倍。其他41家银行的市净率均低于1倍,排第二的招商银行为0.99倍,排第三的杭州银行为0.81倍。其余银行的市净率更低,最低的仅为0.3倍。

在低估值的加持下,银行的股息率依然可观,部分银行的股息率超过了5%。

沈娟表示,截至3月31日,A股银行板块近12个月股息率达6.27%,银行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凸显,对于险资、外资等追求高股息、高稳定度的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2024年四季度以来银行股仓位继续环比提升,但仍低于2010年以来均值。

 

石油电信龙头综合分红能力靠前

并制定了三年规划

除了银行,石油、电信等大型央国企在响应市值管理相关政策方面处于更加积极的角色。

继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意见》,推动大型央企的市值管理工作之后,地方国资委也陆续发布政策跟进。如4月8日消息,上海市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4月9日消息显示,四川省国资委印发《关于提高省属监管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指导意见》。在提升市值的过程中,提高分红都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作为大型央企,“三桶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无疑走在了最前列,不仅现金分红比例高,且发布了未来三年分红规划,进一步提升分红水平。

“三桶油”在A股分红中历来占据着重要地位。“三桶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无论是从绝对分红金额,还是从分红比例亦或者股息率来看都表现不凡。

从分红绝对金额来看,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分别位列A股的第4、第8和第12名,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52.24%、44.30%和69.06%。

中国海油2024年的末期利润分配方案显示,2024年将向全体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66港元(含税),总额为313.70亿港元(含税),连同已派发的中期股息约为665.42亿港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约44.7%。

不过中国海油2025年—2027年的分红大概率会提高。该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在年度建议股息获股东大会批准的前提下,2025年-2027全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并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秉承回报股东的原则,综合考虑公司股东的意愿、战略规划、经营状况等因素,适时对分红政策进行调整。

中国石化也发布了未来三年分红规划。中国石化是三桶油中分红比例最高的,2024年10月22日,中国石化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中国石化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在当年实现的母公司利润为正,及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且公司现金流可以满足公司正常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情况下,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或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下的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以二者孰低为准)的65%。

中国石化拟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0.14元(含税),加上半年度已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146元(含税),全年现金股利每股0.286元(含税)。2023年为每股0.345元,2022年为每股0.355元。

中国石油的分红比例过去三年一直维持在50%左右。2024年中国石油拟向全体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5元(含适用税项)的现金红利,叠加中期股息现金红利0.22元(含税),全年共计派发860.2亿元。

国信证券分析师杨林表示,中国石油的派息额“创历史最好水平”,根据他的推算,中国石油对应A股股息率5.3%,H股股息率8.3%。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是分红大户。

2024年中国移动的分红金额超过千亿元,达到1006.6亿元。

中国移动拟向全体股东派发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49港元,连同已派发的中期股息,2024年全年股息合计每股5.09港元,同比增长5.4%。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为73%。

同时,中国移动也表示要提高派息率,该公司在财报中表示,从2024年起,三年内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利润(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口径)的75%以上,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也就是说,中国移动的派息率会进一步提高。

中国电信的现金分红比例与中国移动接近,为72%。中国电信拟每股派发末期股息0.0927元(含税),加上2024年中期已派发股息每股0.1671元(含税),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2598元(含税),合计人民币约237.74亿元,占2024年度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2%。

中国电信跟中国移动一样表示,从2024年起,三年内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5%以上。

 

煤炭行业霸榜高股息榜单

中国神华还将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

煤炭行业也是一个以国企为主导的行业,尽管监管部门未设定强制分红比例,但是鼓励煤炭企业制定稳定的分红规划,煤炭企业也在政策推动下积极提高分红比例,如中国神华2025年将最低现金分红比例从60%提高至65%。同时煤炭企业在一次投产之后,后续资本开支需求不大,也有能力实现高分红。

如果按照股息率看,东方雨虹、中远海控、中谷物流、郑煤机、平煤股份为前五名,股息率分别为13.64%、12.17%、8.07%、8.04%和7.4%。

但是不难发现,在股息率排名前15的上市公司中,平煤股份、运矿能源、淮北矿业、中国神华、宝丰能源5家公司,占据了三分之一,除此之外,郑煤机尽管是机械行业但是也与煤炭行业息息相关,且郑煤机在这9家公司中股息率最高,达到8.04%。

2024年郑煤机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12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9.56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9.72%。

过去两年郑煤机在持续提高对股东的分红,该公司每三年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3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4.999亿元(含税),约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5.81%。

整体上,5家煤炭公司的股息在5.94%~7.4%之间。

从现金分红比例来看,这5家公司的分红比例都比较高,最低的淮北矿业分红比例也达到了41.6%,而最高的中国神华则达到了76.5%。

2022年中国神华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在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情形下,该公司2022年—2024年度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公司当年实现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0%。

事实上中国神华近几年一直维持在70%以上的分红,过去三年分别是72.77%、75.22%和76.53%。

同时从分红总金额来看,中国神华在这些公司中排名居首,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1名。是其他4家煤炭公司分红金额总和的2倍以上。

2024年中国神华拟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现金人民币2.26元/股(含税),共计449.03亿元(含税)。

过去三年,中国神华合计派发了1404.71亿元。

同时,中国神华未来三年的高分红也已经得到了确认。

中国神华2024年财报中表示,为积极落实证券监管要求、响应广大股东诉求,进一步巩固公司与长期股东、耐心股东的紧密联系,该公司董事会已提出2025—2027年度股东回报规划方案,即在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情形下,2025—2027年度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本公司当年实现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65%,在此期间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资金需求等因素实施中期利润分配。这一要求相较于2022年—2024年的60%进一步提高了五个百点。

其余几家煤矿公司的分红率也有所提高。

王嘉俊表示,煤炭行业之所以能够高分红,是因为“煤炭行业在投产之后,资本开支需求就不会太大,因而可以实现高比例分红。”

 

三家物流公司位列高股息前十名

物流企业的高分红是政策导向和业绩的双重驱动,部分国有物流企业积极响应国资委“提升股东回报”的要求,通过高分红和回购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有部分物流企业通过业务优化实现盈利增长,支撑分红能力。

物流板块的股息率业绩较高,股息率排名前10的公司有3家都是物流类公司,分别是第二、三名中远海控、中谷物流和第十名的中国外运。若不将东方雨虹考虑进去,中远海控和中谷物流则是第一第二名。

2024年中远海控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3元(含税),年度现金分红总额约为244.31亿元,叠加回购A股股份支付的总金额约7.03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约251.34亿元,占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51.19%。

过去三年,中远海控合计向股东派发了911.25亿元的分红,分红比例维持在50%左右。不过,就每股股利来看,变化较大,这是因为航运板块的净利润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业绩会产生较大的波动。

2024年中远海控实现营业收入2338.59亿元,同比增长3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00亿元,同比增长105.78%。

中远海控最近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6.8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73.04%。

这也意味着,在中远海控维持现金分红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业绩能够维持这一增长,2025年中远海控的现金分红总额也会实现等比例增长。

谷物流相对中远海控来说更受关注,在于中谷物流的极高现金分红比例。

2024年中谷物流拟对A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79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6.59亿元(含税),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90.39%。

根据海通国际分析师骆雅丽的计算,按2025年3月31日收盘价计算,中谷物流股息率达8.3%。

中谷物流制订了2023—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在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公司应当进行年度现金分红,如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最近三年以现金形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最近三年累计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60%。

2023年中谷物流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7.2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5.12亿元(含税),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88.05%。

中谷物流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51.86亿元,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247.19%。

东兴证券曹弈丰对中谷物流未来的分红仍抱有信心,他表示该公司的“高分红政策是可持续的”,高额的现金储备为持续分红提供了保证。

中谷物流的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77.64亿元。

中国外运拟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0.145元(含税),叠加每股现金红利0.145元(含税)的中期分红。公司2024年全年每股现金红利0.29元(含税),合计金额预计为20.95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3.47%。过去两年,中国外运持续提高了现金分红比例,从2022年的35.78%一直提升至53.47%。

 

消费品公司分红比例最高

多家公司几乎将全部利润分给股东

就消费板块来看,除了政策引导作用之外,稳定的现金流、成熟的市场地位、较低的资本支出以及行业周期红利等都为其提供了高分红的条件,部分龙头企业,如贵州茅台,制定了长期分红政策,以吸引投资者。

如果按照现金分红比例来看,有几家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超过了上市公司净利润的200%,分别是东方雨虹3393.9%、豫园股份589.5%、海格通信280.24%、深圳华强211.18%和中科三环200%。

除了以上5家公司特殊情况外。也有部分公司几乎将净利润全部分给了股东。Wind数据显示,现金分红比例在90%~104%的公司有15家。上述中谷物流是这15家公司中分红比例最低的。

而在15家公司中,消费品公司占据着重要地位,包括食品饮料、医药、消费电子等,这些公司分别是重庆啤酒、东阿阿胶、苏泊尔、双汇发展、江中药业、天味食品、美亚光电、汤臣倍健等8家公司。

其中重庆啤酒现金分红比例最高。2024年重庆啤酒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含税),合计分配现金红利人民币4.36亿元(含税)。加上中期分红,全年分红总额11.615亿元(含税),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04.21%。以4月7日收盘价计算,重庆啤酒的股息率为4.25%。

重庆啤酒的分红历来备受关注,过去三年,重庆啤酒均将全部净利润分给股东。三年累计分红占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4.86%。

另外,贵州茅台也是传统分红大户。2024年贵州茅台累计分红金额位列第七位,全年分红646.72亿元,占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5%。2023年和2022年加上特别分红,分别占到当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4.01%和95.78%。

不过王嘉俊提醒,在选择分红策略时,过高的分红是不可持续的。其背后可能有不同的背景因素。同时如果从长期收益最大化角度来看,就需要兼顾更多的指标,比如商业模式,较好的股东回报计划,买入的时机,同时还要避雷。(注:本刊在行业分红统计中去除掉了市值低于100亿元的公司)。 

(本文已刊于04月12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证券市场周刊 9粉丝    252作品 关注 职业投资人之选
推荐作者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