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车市开启合资时代以来,合资车企还从未经历过如当下这样被动的局面:一方面,准备不充分的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自主品牌降维打击,局面难以打开;另一方面,由于燃油车市场不断萎缩,合资车企不得不提高内卷程度,接连推出“一口价”模式,突破产品的传统价格底线。
毫无疑问,这场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也正深深地改变着国内车市的竞争格局。
于是,大多数合资车企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再本土化的策略,选择利用本土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产业优势,对自身进行体系化改造,以适应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
在这个持续转型的过程中,主打驾趣和设计的个性品牌长安马自达已经走在了前面,它在利用本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深化合资伙伴之间的合作,同时结合母公司全球化的运营经验,正在探索一条“中国智造,赋能全球市场”的独特路径,为合资车企的发展指明了其中一条路径。
长安马自达的突围战略 打通本土化和全球化两个链条
4月2日,在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MAZDA EZ-6全球化车型MAZDA 6e缓缓驶下生产线,标志着这款全球化战略车型正式进入量产阶段,也宣告长安马自达“研发-制造-出口”一体化全球新能源生态链的全面落地。
与其他出口车型相比,这辆MAZDA 6e有着格外不同的标签,它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源于长安汽车,它的标准和设计来自马自达,生产制造放在合资公司长安马自达,面向的市场却是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而在此之前,尽管中国一年出口数百万辆汽车,但也只有两大类:一类是自主品牌的产品;另一类是外资品牌的产品,其设计、技术、验证登都来自外资品牌,通过合资公司代工后出口。
这款车的背后就是长安马自达当前清晰的发展战略,在双方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打通“本土化”和“全球化”两个链条。
首先,是深度融合。事实上,长安马自达能够成功突围的核心在于深度整合长安汽车在“三电”方面的领先技术与马自达全球领先的造车工艺,这使得长安马自达能够为本土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用户,开发有针对性且高标准的产品。
例如,针对中国用户需求,长安马自达推出增程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双动力车型,这在合资公司中还是极为少见,毕竟绝大多数外资品牌都不认可“增程”这条动力技术路径。
此外,长安马自达新款车型MAZDA EZ-6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均严格遵循马自达全球统一的制造标准,南京工厂作为马自达在华唯一新能源生产基地,以智能化生产线和精益管理模式确保每一辆MAZDA 6e的品质达到全球顶尖水平。
其次,在深耕本土化。长安马自达提出了“既是中国车,也是全球车”的定位,这种转变背后包含两个维度的“本土化”:
其一是产业链本土化,与以往将日系零部件公司带到中国市场国产化不同,这种本土化是与本土优势企业合作,由本土化产品链赋能合资公司的产品,例如长安马自达已经与宁德时代合作,MAZDA 6e采用宁德时代最新一代电池技术,续航里程达600公里,快充时间仅需30分钟,达到市场领先水平。
其二是技术研发本土化,长安马自达南京研发中心正在开发新一代智能座舱和高级智能驾驶技术,以适应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毛笼胜弘表示:“未来,我们将和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加大投资,不断增强本土化研发能力,2025年,我们将推出全新SUV车型,今后将不断拓展产品阵容,开发并推出第3款、第4款新能源车型。”
再次,则是市场全球化。长安马自达的全球化战略以南京工厂为核心,该工厂不仅是马自达在华唯一新能源生产基地,更被定位为“全球新能源整车出口中心”。
继此前在欧洲布鲁塞尔车展完成全球首秀后,毛笼胜弘表示,今年夏天MAZDA 6e将首先登陆欧洲市场,并计划逐步拓展至泰国等更多国家。
目前,MAZDA 6e已在德国不限速公路完成高速试炼,其最小转弯半径仅有5.6m,尤为适合欧洲狭窄的城市路况以及多山路况。
按照长安马自达方面的规划,希望到2027年有三分之一的销量来自海外市场。
新合资时代开创合资新模式 “全球资源共享,中国技术反哺”
对所有合资车企来说,在外资品牌的产品和技术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后,其核心课题是如何重构合作模式,不然其下一步结果大概率是分裂和退出。
伴随MAZDA 6e下线一起落地的,还有长安马自达的“双百翻番”战略——在新能源领域投入额百亿、出海贸易额百亿,实现企业产值翻番,树立合资新能源在产品、品牌和全球市场的标杆。
“双百翻番”战略,打破了传统合资车企“技术输入-本地生产”的单一模式,进而转向“双向赋能”模式。
首先是资源互通,马自达拥有品牌全球化运营经验、造型设计方面的积累以及全球领先的生产制造工艺,而长安汽车则掌握着全球一流的电动汽车技术,并与本土优势产业链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双方通过资源互通和深化合作,必将打造成一系列领先的新能源产品。
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裁邓智涛表示:“过去两年的新能源转型实践,以及通过EZ-6和EZ-60两款车型的实战,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成建制的团队。我们的作战能力强在快速提升……比如产品研发中心,技术团队规模已经从当初的100人扩大到300多人的规模;智能化开发团队已经和双方母公司搭建起了体系化高效协作的流程……”
其次是技术反哺,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的智能制造经验,将反馈至马自达全球体系,2024年,南京工厂的数字化质检系统已在马自达日本工厂投入使用,显著提升生产效率。而长安马自达的电池安全技术与高效电驱技术也将通过MAZDA 6e等车型的出口,与马自达全球实现产品与技术共享。
长安马自达这一模式为合资车企提供了“在中国,为全球”的范本,依托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长安马自达不仅承担制造职能,更成为马自达全球技术研发的关键支点,证明合资企业不仅能承接全球化标准,更能成为技术创新源头。
写在最后
后合资时代的长安马自达,正以“双百翻番”战略为轴,书写合资车企的转型新篇,其成功不仅关乎企业存续,更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启示——唯有融合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创新,才能在新能源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长安马自达有望成为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的标杆,为全球汽车产业提供“中国方案”。
小鹏是一家什么公司?
广汽昊铂概念车Earth大地亮相2025上海车展
打破垄断!腾势首次跻身豪华品牌Top2,重塑高端市场格局
精致出行新选择:全新智己L6如何用智能化重新定义都市生活?
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开启,豪华MPV创新标杆
智己 L6 凭实力出圈,重塑 20 万级轿车市场格局
长安福特致敬探险者:以“敢问路在何方”奏响征途乐章
不得不说,二代哈弗枭龙MAX这波定价真够狠!13.18w起(限时11.68w起)就能拿下混动四驱SUV。放眼同级市场,这个价位的车型大多是纯燃油版或两驱混动,而二代哈弗枭龙MAX却直接搭载Hi4电混四驱系统,通过双电机智能调配,实现238kW的强劲功率,动力表现堪比3.0T发动机......
2024年比亚迪研发费用共计542亿,硬生生从A股五千多家公司里变成了“烧钱冠军”,当其他家车企还在营销内卷的时候,比亚迪已经进入了下一个level,以领先第二名中国移动200多亿的绝对优势,向世界宣告:中国制造的野心,早已不再是追随,而是颠覆,这期视频就带大家看看比亚迪在研发上......
当探险DNA遇上时代金曲,长安福特为旅程注入灵魂
又掀桌了!比亚迪宋L DM-i智驾版限时12.58万起,超低油耗,全系标配智驾
解锁全新智己L6,探寻都市出行的完美答案
汽车发布会,大家都看过。
星途将首搭!地平线发布HSD系统:智驾平权再提速?
从全新智己L6看中国智能汽车崛起,重塑豪华车市场格局!
百万技术卖20万!全新智己L6如何靠「硬核实力」搅动市场?
北京现代一季度销量超过50000台,跑赢大盘,而且加速增长的势头明显,仅3月销量就达到19710台,环比增长65%。
豪华车变天了!享界S9增程版30万起售剑指谁?
关注车闻社,观看更多大宇宙、王derful-、珊珊试车
携手奇瑞品牌,地平线HSD发布,打造智驾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