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竞争时代,汽车制造商们开始频繁更新产品,在内卷的恐慌下,似乎跟不上节奏就只能沦为“牺牲品”。诚然,在技术进步以及配置平权的背景下,卷一卷不是坏事,但作为汽车这种大宗高价值商品的制造商,车企们该做不只是加法,也包括对用户焦虑做减法。
那么,如何对用户焦虑做减法?3月21日,一汽-大众发布揽境和揽巡整车终身质保政策后,紧接着在4月12日又推出全系燃油SUV“双终身”质保政策。从全行业来看,“终身质保”不是一汽-大众的首创,但它的终身质保也有其独特性。
它的“双终身”质保政策就是整车终身质保+原装备件终身质保,直接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十大核心系统,而且终身保障不受年限、里程限制,全国联保。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没有套路的承诺,更保证了汽车作为“耐用品”的本质。
当然,在行业利润率走低的背景下,消费者对车企任何让利行为都该保持深度怀疑,就像我们对高配置低价格车型保持怀疑一样。那我们也不妨挖掘一下,风口上的造车新势力不敢提的“终身质保”,一汽-大众为何有胆子将其提出来,并优化?
一汽-大众“双终身” 质保政策是对自身品质的深度自信
就国内汽车市场而言,终身质保不是个新概念。但个中套路却不得不防,比如仅覆盖部分关键部件,易损件不保,更换大件后质保可能失效等,消费者要求车企兑现承诺难如登天。但一汽-大众不同,十大核心系统甚至就连原装备件都提供质保,消费者要求车企兑现承诺难度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终身质保的套路还包括“车还在,厂没了”,这类车企的特点是体量小、盈利能力差、网点少。这一点,因车企倒闭而苦于售后的部分造车新势力车主最有发言权。但对于用户近3000万辆、授权经销商近900家,厂龄超30年的一汽-大众来说,不需要有任何顾虑。
那么,一汽-大众“双终身”质保优势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曾了解这家老牌制造商的造车过程,你会发现它的优势其实是对自身品质的深度自信。就像有句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一汽-大众有胆子揽活,肯定是有金刚钻的。
一方面,从最开始的制造环节,一汽-大众将毫米之隙的严苛标准与精湛工艺的结合,从冲压、焊装、涂装、到总装无一例外。
六序成型是大众冲压工艺的一大特色,大吨位8100吨压机以18次/分钟的高效节奏,每3.3秒诞生一个冲压件,搭配人类发丝直径十分之一精度的微米级模具,且全系采用厚度0.7mm以上电镀锌钢板。在零件尺寸和表面精度上给了产品最基础的保证。
焊装工艺依托德国MQB A2平台,激光焊、MAG焊等先进工艺齐上阵,焊接强度要比普通点焊工艺提升30%,关键部位还采用了1000MPa以上热成型特高强度钢。涂装工艺上实现了100%的自动化,五重防护加空腔灌蜡技术更享誉市场,实现三年不锈蚀、十二年不锈穿,空腔防护覆盖率超行业标准30%,防腐性能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总装工艺中,难得一见的不是其100%的自动化率以及车身匹配精度±0.5mm,45倍暴雨级淋雨测试等标准,而是自动拧紧工具行业领先且数据保存15年。而它的存在意味着数据可追溯、可检查,尽最大可能保证了总装的品质。
先于用户踩坑,一汽-大众的远见是:利他主义就是长期主义
一汽-大众对品质深度自信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其先于用户踩坑。作为耐用品,用户无法从新车的任何参数上看到这辆车的耐久性,同样,包括一汽-大众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它能做的就是用最笨的方法,先于用户踩坑。
据了解,每款一汽-大众车型在投产前都要经历魔鬼般测试,只为在用户开上车之前,先替大家把车用到极致,除了远超国标的高温、高寒、高原试验,更多还有贴合用户用车场景的试验。
比如,一汽-大众车型内饰装备件疲劳试验,要求内开手柄标准超10万次,远超竞品7万次;门盖疲劳试验,要求车门开关超10万次,经大量开合仍完好,标准远超竞品;底盘零部件确保最差零件能经受最激烈驾驶者15年或30万公里考验,测试标准国内领先;
并且,在试验环节,一汽-大众还能更笨。整车系统性测试是“极限挑战”,历时45周的8000公里的耐久强化试验和10万公里的耐久交变试验,7×24小时人停车不停,相当于日常极限驾驶30万公里。不同工况的测试也要达到1,930,000km……
当然,还有烧钱的试验,一汽-大众每个车型上市前进行1400多次安全测试,包括碰撞、主动安全等,而这背后也意味着一台台高价值的车辆和价值不菲的模具宣告报废。以全新一代迈腾为例,其完成了单次撞击成本至少百万元近17种规格56个模型的碰撞试验……
一汽-大众先于用户踩坑,并把会踩的坑填平,对于用户来说,自然也就难再踩坑了。一汽-大众提出“双终身”质保,用户享受“双终身质保”,但在精湛的工艺和严酷的测试下,一汽-大众旗下车型其实给了厂家、用户双方一个最完美的答案:使用质保的机会无限降低。
而无论是对工艺的要求还是先于用户踩坑的试验,本质上都是“利他主义”的体现,就是要让用户放心。但无数商业故事或成功人士的哲学也在告诉我们,利他主义其实就是长期主义。也正因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一汽-大众才能在30多年的奋斗中收获近3000万用户的信赖以及享誉市场的口碑。
哪怕转型对合资车企是不利因素,一汽-大众依旧能够稳健渡过转型期。值得关注的是,在以利他主义、长期主义为价值观的发展中,一汽-大众也积累了行业领先的服务体系,890家授权经销商如毛细血管一般贯穿全国,16年服务技能大赛淬炼全国18000+的服务团队,并且其中近40%从业超10年,技术经理10年以上经验占比高达60%……
而这也让一汽-大众有资格在内卷的时代,以品质和服务破局。利他主义和长期主义的无限循环中,一汽-大众也能得到稳健的发展。
华夏社区-为大家服务
小鹏是一家什么公司?
广汽昊铂概念车Earth大地亮相2025上海车展
一首“敢问路在何方”,把探险刻进DNA,长安福特给所有探险者送上时代金曲
打破垄断!腾势首次跻身豪华品牌Top2,重塑高端市场格局
当工信部相关《通知》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带来变革之风,长城汽车与哈弗品牌却像是始终坚守初心的匠人,在浪潮中岿然不动。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对智能驾驶的务实理念,道出了无数消费者的心声。我们渴望的,不是实验室里的虚幻概念,而是实实在在能在日常出行中保障安全、提升体验的技术。哈弗早在......
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开启,豪华MPV创新标杆
不得不说,二代哈弗枭龙MAX这波定价真够狠!13.18w起(限时11.68w起)就能拿下混动四驱SUV。放眼同级市场,这个价位的车型大多是纯燃油版或两驱混动,而二代哈弗枭龙MAX却直接搭载Hi4电混四驱系统,通过双电机智能调配,实现238kW的强劲功率,动力表现堪比3.0T发动机......
2024年比亚迪研发费用共计542亿,硬生生从A股五千多家公司里变成了“烧钱冠军”,当其他家车企还在营销内卷的时候,比亚迪已经进入了下一个level,以领先第二名中国移动200多亿的绝对优势,向世界宣告:中国制造的野心,早已不再是追随,而是颠覆,这期视频就带大家看看比亚迪在研发上......
神盾短刀电池全球安全首测暨吉利银河E5超标安全测试
165km纯电续航跑出368.5km成绩 谁家车“虚标”这么厉害
当探险DNA遇上时代金曲,长安福特为旅程注入灵魂
高温天请注意:车上的这些降温神器正在变成隐形炸弹!
汽车发布会,大家都看过。
星途将首搭!地平线发布HSD系统:智驾平权再提速?
车圈的半壁江山都来了?原来是华为乾崑年度最重磅的技术发布会!还有央车圈的半壁江山都来了?原来是华为乾崑年度最重磅的技术发布会!还有央视和非常帅的主持人助阵!4月22日,咱们上海见!
豪华车变天了!享界S9增程版30万起售剑指谁?
地平线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北京全域禁行过境重型货车,网友:终于不用被堵在路上吸尾气了!
全新智己L6正式发布,预售权益价21.99万元~28.9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