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五吨钢卷五次暴击,拆解东风本田S7‘撞不烂’背后的黑科技

五吨钢卷五次暴击,拆解东风本田S7‘撞不烂’背后的黑科技

答答买车 1534浏览 2025-04-20 IP属地: 未知

最近东风本田S7很出圈儿,有媒体搞了个“硬刚真卷”的狠活儿——用5吨重的钢卷模拟真实事故场景,撞击车身五次,每次都是不一样的部位。这测试光看着就让人心惊肉跳,但结果却让不少人直呼“它怎么会这么硬”。

具体咋测的?简单来说,就是让5吨重的钢卷从1.8米高的货车上滚下来,再以不同角度、速度撞击车辆。比如第一次从正面撞车头,第二次偏撞主驾侧,第三次侧面砸B柱,第四、五次直接让钢卷从叉车上砸A柱……每轮都像电影“死神来了”的拍摄现场。

但东风本田S7的表现呢?咱们从图片来看:每一次冲击下,车头均有正常溃缩变形,引擎盖隆起折弯,但并没有侵入乘员舱里,A柱没弯,车门能正常打开,主副驾气囊、后排气囊、侧气囊、中央扶手处气囊全弹,电池包也都没事。看这个结果,相信大家的想法和答哥一样,在车身安全上,传统车企的深厚积淀还真不是吹的。

测试结果刚一出来,业内专家张教授忍不住分析了一波。她总结说,东风本田S7能扛住这种“地狱级”考验,核心就两个字:结构。这里张教授用了很多的专业名词,答哥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读。

首先,车身用料够“狠”。东风本田S7的车身高强度钢占比68%,其中1500兆帕的航空级热成型钢占了25%。有个知识点,普通家用车的高强度钢比例一般在50%左右,而东风本田S7直接拉满到近七成,相当于给车身穿了层“防弹衣”。更夸张的是,车身扭转刚度超过4万牛·米/度,堪比百万豪车的扭转刚度,撞完连骨架都不带变形的。

第二是东风本田S7的A柱五层结构,能够像“千斤顶”一样顶住冲击。张教授特别提到了A柱的设计,东风本田S7的A柱用了五层板结构,三层1500兆帕热成型钢,叠加一层980兆帕高强钢,再用本田独家的电阻焊技术固定。这组合就像给A柱装了“钢筋铁骨”,撞击时的力被层层分散,最后传到乘员舱的冲击波直接被“顶”回去了。也难怪钢卷砸完A柱只留个小凹痕,车门照常打开。

第三就是三层传力设计,一层层把冲击力“吃掉”。张教授还拆解了东风本田S7的溃缩逻辑:上层引擎盖折弯导力,中层纵梁蜂窝吸能盒吸收30%冲击,下层副车架刚性支撑防钢卷侵入。三层分工明确,既保车头正常溃缩,又护住乘员舱0变形。从这里咱们可以看出,东风本田S7的设计思路就是“该软的地方软,该硬的地方不是一般的硬”。


除了车身结构,东风本田S7还在诸多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加筑工事”,确保百分百的安全。比如在第三轮侧面撞B柱时,钢卷离电池包就差几公分,但东风本田S7的电池却安然无事。这是因为它的电池壳采用了1.2万吨一体压铸的全铝外壳,15层物理防护+电路双保险,就算撞坏了还能单独换模组,安全得到了保证,而且维修费还能省九成。另外,普通车遇到侧撞,如果B柱一弯那就出大事儿。但东风本田S7的B柱用了热成型钢内嵌加强板,撞完B柱不变形,车门都能正常开,为乘客遭遇碰撞后第一时间逃生提供了坚实保障。

大家可以从图中看到一些细节,比如在测试中,东风本田S7的气囊都能够精准弹开,门把手自动弹出,SOS紧急呼叫秒启动。这些细节看着不起眼,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答答点评:

生命无价!买车时你可以不在乎天窗有多大、屏幕有多少寸,但安全配置一定得拉满。5吨钢卷砸五次,东风本田S7敢于亮剑,扛住了这次的考验,也让消费者对这台车有了新的认知。张教授说得对,安全不是靠营销吹出来的,得靠实打实的技术:高比例热成型钢、科学的车身结构、电池物理防护……这些“看不见的成本”,才是东风本田S7最大的底气。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答答买车 16.6万粉丝    5901作品 关注 传递更有价值的汽车资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