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海外高桥码头,长安马自达首批发往欧洲市场的纯电旗舰轿车MAZDA 6e正式装船启航。此次发运标志着MAZDA 6e在欧洲市场进入交付倒计时阶段,长安马自达“双百翻番”战略计划逐步落地,中国“合资智造”正加速赋能马自达全球电动化布局,传递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技术自信。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管理层和临港片区管委会代表、物流合作伙伴出席装船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上午10时,外高桥码头海风轻拂,首批600辆MAZDA 6e整齐列队,与停泊在蓝天碧海间的巨型滚装运输船交相辉映。随着发运按钮的正式启动,首辆MAZDA 6e平稳驶入船舱,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批车辆预计将于5月抵达比利时港口,并于今年夏天交付至欧洲多国经销商。MAZDA 6e的到来,将为欧洲市场客户带来全新的电动旗舰轿车选择,并将进一步丰富马自达欧洲市场的产品阵容。
自今年1月10日首次亮相2025比利时布鲁塞尔车展以来,MAZDA 6e的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加速。MAZDA 6e是以MAZDA EZ-6为基础推出的符合欧洲市场环境,且能满足欧洲客户和马自达忠实粉丝的期待、彰显马自达特色的最新款电动汽车。MAZDA 6e的开发过程集合了长安马自达南京产品研发中心、马自达日本广岛总部以及马自达欧洲研发中心三地工程师的智慧与力量。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均严格遵循马自达全球统一的制造标准,既是中国车,也是全球车。南京工厂作为马自达在华唯一新能源生产基地,汇聚了马自达百年造车工艺与长安汽车领先的电动化技术,以智能化生产线和精益管理模式确保每一辆MAZDA 6e的品质达均能达到全球顶尖水平。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总裁松田英久表示:“MAZDA 6e拥有符合欧盟最新法规的三电系统和安全性能、超低风阻的「魂动」美学设计,以及电感「人马一体」的驾控性能,精准契合欧洲消费者对高端电动轿车的期待。MAZDA 6e的欧洲首航,代表着长安马自达正从‘合资企业’向‘全球新能源技术创新基地’转型。托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长安马自达未来将成为马自达全球技术研发的关键支点”。
同时,MAZDA EZ-6不断加快产品焕新节奏。在现有的赤麂棕色高配内饰色之外,新增兼具时尚气质和高级质感的鹭羽白浅色内饰,快速回应用户对于浅色系内饰的需求,更为用户带来“增色不加价”的新选择。目前,购MAZDA EZ-6可享受至高40,000元补贴(15,000元置换厂补+20,000元置换国补+5,000元保险补贴)、100,000元尾款可享6年0息(和置换厂补二选一),还可享价值7,999元不限车主、不限里程终身零燃权益。
4月23日,长安马自达第二款全球化新能源车型MAZDA EZ-60将登陆2025上海国际车展6.1馆展台,迎来全球首发。以MAZDA 6e出海为起点,长安马自达还将持续推出更多面向全球市场的新能源车型,覆盖更多细分市场用户需求,以更快的节奏、更强的技术、更广的布局,迎接全球电动化市场的无限可能。
5月18日,“春日驾趣 畅享山海——捷途山海T1 & T2全国试驾体验营沈阳站”在白沙岛自然营地圆满落幕。当盛京风光邂逅山海的无限激情,一场关于越野与诗意的对话在沈阳城郊上演。
刷到导演毕赣的剧情长片《狂野时代》会角逐主竞赛单元,才发现比亚迪车队化身行走的「东方名片」,海豹、汉、海狮07EV、宋PLUS DM-i组成顶流座驾天团
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北汽新能源书写智能出行新格局
作为率先在纯电市场发力的埃安品牌,如今却走上了下坡路。
邀请函配洋葱!深蓝汽车这是啥操作?
5月17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美股持仓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308万股小鹏汽车的股票,减持幅度达8.13%。
二季度伊始,比亚迪汽车再度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强劲实力,在4月销量持续向好的基础上,1-4月更以128.1万辆的销量,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1-4月超128万辆,比亚迪销冠战绩背后:技术领先+全球破局双引擎
比亚迪荣登2025凯度BrandZ全球汽车品牌榜第六名!
二季度伊始,比亚迪汽车再度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强劲实力,在4月销量持续向好的基础上,1-4月更以128.1万辆的销量,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比亚迪4月欧洲销量远超特斯拉,出口太猛了
长安启源上场了!这场冲超之战不只有球,还有车队!
在戛纳的亮相,不仅彰显了腾势品牌生而全球的高端品牌定位,也表现出了中国汽车品牌的文化自信,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腾势和BBA的欧洲大战了,是不是很值得让人期待呢?
10多万预算,吉利银河星舰7 EM-i为何比宋Pro智驾版更值得推荐?
3大场景体验智能泊车!比亚迪宋PLUS DM-i智驾版表现如何?
奇瑞新能源渠道正在扩张。
比亚迪VIP车队成为法国戛纳电影节的“中国顶流”
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汽车品牌榜TOP10
牛!比亚迪4月销量亮点总结:燃爆全场,势不可挡
挖孔机盖效果没宣传那么好,这事儿厂家该给退定吗?车企直营模式退定越来越难,为啥呢?厂家为啥更愿意打官司也不和消费者和解呢?赌大多数消费者嫌打官司麻烦,以避免大规模退定,他们可能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