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1秒补能2.5公里,纯电续航1500km,宁德时代要把油车逼上绝路?

1秒补能2.5公里,纯电续航1500km,宁德时代要把油车逼上绝路?

汽车点评车叔 1758浏览 2025-04-23 IP属地: 未知
2025年上海车展前夕,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史上最激烈的技术军备竞赛。各家车企纷纷秀出肌肉:自研芯片、全域800V高压平台、无图智驾……一时之间,各大车企杀得难解难分。然而,当行业将目光聚焦于智能化时,在电池领域,一场决定行业未来的暗战亦在悄然爆发。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的宁德时代,却在4月21日的边界觉醒超级科技日上,用三款“核弹级”产品重新定义了新能源赛道的竞争维度,这三款产品分别为12C兆瓦快充电池、钠离子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 ,下面让我们逐一解析一下!
12C兆瓦快充电池
“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2023年宁德时代第一代神行超充电池的宣传语曾引发行业震动。而仅仅两年后,这一纪录被宁德时代自己打破。
如今,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将充电倍率提升至 12C,峰值功率突破 1.3 兆瓦,30 秒补能 75 公里,相当于1 秒补能 2.5 公里,充电 5 分钟即可补充 520 公里续航,最高续航达 800 公里。即使在零下10℃的低温环境中,电池也能在15分钟内从5%充至80%。
为了实现12C的充电能力,宁德时代在材料与工艺的革新,其中超晶石墨可通过亚微米级传导颗粒设计,打破锂离子嵌入速度的物理限制;SEI再生增强电解液可构建高效离子传输通道,提升超充稳定性;而碳包覆纳米超导技术则能优化电子流均衡,降低充电损耗。
更关键的是,这款电池兼容现有兆瓦级充电桩,无需额外改造基础设施。对比比亚迪3月发布的充电5分钟补能407km的“兆瓦闪充”,宁德时代仅用一个多月便刷新纪录,电池行业的“内卷”已进入白热化。
钠离子电池
一直以来,锂资源稀缺性和三元锂电池的安全隐患,始终是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宁德时代认为要想实现能量自由,必须要突破单一使用锂的边界,于是早在 2017 年其便启动了钠电池研发,如今宁德时代早年的布局终于有了结果。
技术日上,宁德时代正式推出全新钠离子动力电池——“钠新”,其能量密度达 175Wh/kg,支持 500 公里续航,充电 5C 快充(15 分钟充至 80%),并将于 2025 年 12 月量产。可应用于混动和纯电车型。
个人认为,“钠新”电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有两个,分别是低温环境下的续航和安全。其中低温环境下的续航和动力输出一直是锂电池的痛点,冬季续航打5折的说法更是由来已久。在此方面,“钠新”电池可零下 40℃极端环境下保持 90% 可用电量,整车动力输出衰减不足 10%,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用户冬季续航腰斩的难题。
而在安全方面,“钠新”电池亦从材料本征层面消除了热失控的风险。宁德时代自研的通过高温稳定材料与耐高温电解液技术,即便在电钻穿透、锯断等极端测试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在技术日上同步推出“钠新”品牌,并发布首款产品——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该产品可在零下40℃一次点火成功,使用寿命超8年,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据悉,该电池将于2025年6月量产,一汽解放将率先搭载。
骁遥双核电池
看完以上产品,很多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确实,这几款产品长板都是行业TOP级别,但却没法同时解决续航、充电速度和安全这三大痛点。那么有没有六边形战士存在呢?
有的,朋友,有的!它就是-双核架构。
相比于传统架构,双核架构将电池包划分为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前者可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与场景适配不同化学体系的电芯,以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而后者则采用高比能自生成负极电池,可提供更大的电量,满足用户的长途使用需求,两大区域“强强联合”,实现“分工协作、取长补短”;
与此同时,双核架构还应用了自生成负极技术,其摒弃了传统石墨负极,通过锂元素直接沉积提升能量密度。结合以上技术,宁德时代发布骁遥双核电池,并提供三款解决方案覆盖全场景需求。第一种为钠-铁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75kWh电量实现700km续航,无惧低温,专为北方市场设计;第二种为铁-铁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峰值12C快充,续航1000km,每公里通勤成本低至1毛钱,更加适合没有低温困扰的南方车主; 第三种,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其输出功率1000kW,180kWh电量支持1500km续航,可满足用户对性能与续航的极致需求,堪称是未来高端新能源车型的标配。
当然,尽管宁德时代的新产品足够惊艳,但双核电池的复杂结构可能增加电池包重量,并且1.3兆瓦快充对电网负荷的冲击亦不容忽视。个人看来,其距离大规模推广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总结
总的来说,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三大技术,不仅是对电池性能的颠覆,更可能重构整个汽车产业。很多车友认为宁德时代这是要把燃油车逼上绝路,这一说法对也不对,因为新能源车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替代燃油车,而是让所有交通工具实现能量自由。这一轮由宁德时代掀起的技术革命,或许正是燃油车时代的终章序曲。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7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