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迅猛发展,可以说让全球汽车产业重新活了一遍。而这一现象发生在中国市场,便是一个从市场让渡到技术平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自主品牌驶向电动化的快车道,一边插旗占地一边舍命狂奔,很快便实现了对自己、对传统车企乃至对上一个时代的跨越。
和全球乘用车市场所面临的时代机遇一样,乘着电动化的东风,沐浴着智能化的阳光,当前全球商用车市场也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这一点同时体现在数据上--2023至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一路跃升至14.87%。从国内到海外,都呈现出虚位以待的态势。
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大家都直视客观存在的机遇时,挑战也旋即来临。
于国外,戴姆勒、沃尔沃等传统老牌企业加速电动化布局,特斯拉Semi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于国内,比亚迪、一汽解放等品牌在新能源赛道强势崛起。同时,技术变革叠加环保法规趋严,商用车企业面临产品快速迭代、成本控制、服务升级等多重挑战。而在多方竞争和多维挑战下,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正经历深度而残酷的洗牌时刻。
在此背景下,上汽集团以“懂车更懂你”的战略为帆,以“技术平权”与“生态共创”为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商用车板块的战略转型,旨在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
而上汽大通作为此次转型的重要部分,面对全球商用车市场环境的向好趋势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无疑有机会将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进程中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这场贾健旭和杨怀景领头、上汽集团层层加码下的战略改革,将会为上汽大通乃至上汽商用车探索出全新发展前景。
“我们的重点在于协同与聚焦。”
在上汽商用车战略媒体沟通会上面对提问时,上汽大通常务副总经理郝景贤这样说道。而他给出答案的问题,则是汽车公社记者关于上汽商用车在完成整体板块竞争力的重构后,上汽大通需要做出哪些调整。
正如郝景贤所言,这场握指成拳的谋局下,协同合作是重中之重。
因为当前的汽车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唯有资源聚焦,协同创新,才能形成“1+1>2”的聚合效应,才能突破重围乃至实现突围,上汽集团的大乘用车板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上汽集团将以上汽大通为核心,重点放在了打通旗下轻型商用车板块之间的融合,促进各方资源整合,构建技术共享,以实现全球先进的商用车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从集团战略上的协同离不开品牌层面的战术聚焦。
上汽大通将战术重心之一放在了产品。从宽体轻客到皮卡再到MPV,在大通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把产品优势继续给发挥好。显然,作为一家在商用车领域颇有建树的企业,大通在上述细分市场中具有领先的优势。
其中,上汽大通的“新途”“大拿”宽体轻客系列,已在海外市场及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1-2月稳居国内轻客销量第一;皮卡星际X(即Terron9和eTerron9)也为技术领先和产品优势在国外极具竞争力;MPV越来越聚焦于多人出行的场景,推动了从V系向多人出行的MPV系列发展。
“当前阶段,我们将重点聚焦轻型商用车业务,致力于将其做强做大。”上汽商用车执管会主席、上汽大通总经理杨怀景补充道。
如果说上述是上汽大通在集团商用车战略下的“守土”有责,那么来自集团的资源倾斜则为上汽大通的“拓土”提供筹码。
目前已经官宣的消息是,基于大乘用车板块的战略协同,上汽集团和华为终端牵手的品牌“尚界”,其车型将落地荣威,而另一个乘用车品牌MG也和OPPO关系紧密。作为商用车板块的中枢力量,据悉,上汽大通也将牵手华为,成为首个深度智能化商用车品牌。
无论是来自集团的资源倾斜还是上汽大通和华为的契合度,都让这场牵手提供了必然性。因为上汽商用车始终致力于为奋斗者和梦想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华为乾崑的愿景是把智能带入每一辆车,基于共同的追求,双方合作机遇广阔。
“华为的同事们对我们的皮卡非常感兴趣,未来我们将与华为合作,推出一款搭载华为智能技术的大通皮卡。”大通在沟通会上透露。
而目前得到的消息是,二者具体合作会率先落地于星际皮卡上。届时,星际皮卡将搭载华为乾崑车云服务和卫星通讯系统,支持实时软件升级,全程在线,实现星辰大海、无人旷野也永不断联的通讯保障,让星际皮卡车主全身心投入越野探险之旅。
当然了,星际皮卡的携手华为,也只是系列合作的序章。未来,双方还将围绕房车出行、智能物流配送、无人公交等典型商用场景,在智能辅助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虽然上汽集团的梦很大,上汽大通手里的牌也很多,但上汽大通知道:所谓的改革并非都是顺水行舟,所有的成功不都是一蹴而就。
于是,我们得以在上汽商用车战略媒体沟通会上见到几副不同的面孔。他们分别是上汽商用车执管会主席兼上汽大通总经理杨怀景、上汽商用车海外公司负责人兼上汽大通总经理赵爱民和上汽大通国内营销负责人王伟森。
其实,从领导层的配置上很容易看出上汽大通乃至上汽商用车板块的战略意图。
首先就是杨怀景,他是上汽集团此次战略调整的关键人物之一。
当上汽集团成立大商用车板块时,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担任大商用车董事长,杨怀景则担任上汽集团商用车执管会主席,兼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集团强化商用车业务、管理层深入前线掌舵的关键举措。就像杨怀景自己说的一样:“现在我们成立大商用车,一方面是指挥前移,事业部并到新的上汽大通里,另一方面是业务聚焦。”
关于业务聚焦,前文已经详细阐述了,而指挥前移则是战略框架下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推动业务重心下沉,促使领导层从“战略制定者”转向“一线指挥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而杨怀景的两位帮手,一位是主管海外业务的赵爱民,一位是主抓国内营销的王伟森。前者曾长期任职上汽国际,拥有绝对丰富的汽车出海管理经验;后者曾长期任职五菱,对渠道打法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两位副手的就位,昭示着上汽大通国内海外全都要的战略意图。
其实,上汽大通成立14年来,上汽大通始终坚持“国内+海外”“新能源+传统燃油”的双线发展战略,目前,企业产品已畅销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打造了包括澳新、墨西哥、南美、欧洲、中东在内的五大“万辆级市场”,是妥妥的出海大户。
同时,国内业务方面,上汽大通也很出色。
例如,由“大拿”“新途”双品牌组成的轻客家族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的“中国轻客第一品牌”,今年1-2月稳居国内轻客销量第一;“大家”系列MPV在香港地区销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凭借一己之力打破了日韩系MPV在当地几十年的垄断地位。另外,上汽大通的房车业务和皮卡产品线都赢得了对应细分市场的行业地位。
而有了这样的基础,加上两位国内渠道和海外市场的专家,以上汽大通为枢纽下的商用车板块,不仅可以走稳当下,更有机会走远未来。
此前,上汽商用车设定了到2030年销量50万台的目标,冲进行业第一阵营,并在轻商出口、轻客及新能源轻商领域实现领先地位。这一宏大目标无疑为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枢纽的商用车板块的发展指明方向。而握指成拳的战略,则为其发展提供额外推力。
商用车板块要做的,只是在大的战略构想下,一步一步推进这个目标,在这其中,尤其是上汽大通,要在“十五五”期间,坚定地将重点把握持续增长的海外市场机遇、国内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以及轻客和皮卡两大增量细分市场的潜力,全力推动销量突破,真正成为中国商用车界的效率先锋、TCO专家与省心伙伴,引领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迈进。
海狮06双车领衔,比亚迪海洋网5款新车全球首发,掀起海洋新浪潮
莲花不仅作为历史悠久的跑车制造商,还在这次上海车展还还拿出了十足的诚意!
长安汽车在 2025上海车展上宣布:未来5年将坚持BEV、REEV、PHEV、HEV和ICE多动力路线,预计推出45款全新产品,其中新能源车型37款。
行业首个前装量产Robotaxi年底进入试运营!Momenta、华为、自研军团谁主沉浮?
日系三强都选了它
上海车展
史上最快凯歌 探馆IQ锐歌V
长城汽车与光庭信息共建AI联合实验室
2025上海车展丨方程豹展台
国民家轿掀桌价!这波操作让合资车厂老板连夜改PPT?
6万就能买到如此气场?这台国产家轿让合资车睡不着觉了!
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每次听到这句话我总会想到比亚迪。 最近比亚迪宋高速行驶撞击石墩后,车门仍能打开成为了讨论重点,唐DM-i在与渣土车碰撞之后,驾驶员依然奇迹生还。 品质安全+技术安全=用户安全,有责任心的安全设计,极端场景下的关键测试,为我们带来了保驾护航。
宋家族一季度销量269561台是什么概念,很多车企一年都买不到二十万台,而且宋家族一共就三款车型,到底是为什么?
实景探访上海最冷清的展台,人流量竟然这么少。又有哪些品牌缺席上海车展呢?究竟是人少依然参展,还是直接不参展直接处理更加好?
4月25日,远程超级VAN全国第100家门店暨用户交付仪式在成都圆满举行,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多商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杨泽、成都西物(集团)总裁包宏川、副总裁刘伟生,富临运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唐油华 等领导出席活动,杨泽向全国第100家门店授牌,现场还进行了悦程版&超级VAN车辆交付。......
全球每2分钟卖一台!全球吉利帝豪车主究竟图什么?
哈弗品牌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宣布新能源只做四驱车型!
探馆一汽-大众,平台先进,大众ID.AURA造型新潮,新揽境全面升级
家用轿车老将的智慧反击!用油车的底蕴教新势力做产品
2025上海车展前夜,中国领军的汽车智能技术提供商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HUAWEI XMC等全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