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二师兄玩车 273浏览 2025-04-26 IP属地: 未知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在汽车行业里,智能新能源技术已然成为“新质生产力”。

当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被提出来的时候,是希望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与促进,从而推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但在这个流量狂欢的时代,新质生产力在汽车行业里,似乎变成了车企对自家技术的炫耀。

当技术无法转化成为能够被大多数人拥有、被大多数人使用的生产力时,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这是我们的思考,也是五菱的思考。

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五菱做了一件事: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在车展现场,五菱在在官宣星光2025款新车的同时,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上汽通用五菱产品营销中心五菱市场总监思行也专门预留了时间,向我们解读了五菱的技术内核。

01、五菱的技术可能比想象更前沿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心目中的五菱是什么样的?

相信不管是车迷也好、消费者也罢,大家心中的五菱总是与性价比挂钩。

从五菱之光到五菱宏光,从五菱宏光MINIEV再到五菱缤果……

这些应用在入门级市场的车型,够便宜、够好用。但无论如何来看,五菱似乎都不算是一家把技术做到极致的车企。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但你有没有想过,不刻意炫耀技术优势,却能带来“好车不贵”、“好用顺心”这些体验的五菱,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答案还是技术。

两年前,五菱就启动了“一二五工程”。

“一个实验室(国家级高水平新能源实验室),两个百万(纯电混动车双百万规模),五个百亿(能源系统、电子电控、智慧电驱、智能移动机器人、商业创新五大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的新能源发展工程,确立了五菱整个体系的技术发展模式。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付出了庞大体系力建设成本之后,五菱也实现了“天舆架构”、“灵犀智能”、“神炼电池”所组成的“天灵神”技术体系创新。

无论是从技术规模的投入来说,还是从技术体系的完善程度来看,五菱所掌握的技术实力,都堪称王炸。

但是为人民造了二十多年车的五菱,并不希望把技术变成自己掌握流量的工具。

与其把行业前沿技术打造成价格金字塔尖的稀缺品,不如以技术普惠助力千万奋斗者和千万家庭,让技术向上的红利真正触达民生的神经末梢。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所以在车展现场,上汽通用五菱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韩德鸿在接受采访时也坚定地表示,五菱将以用户需求和场景为导向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探索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技术,让更多人体验到科技升级带来的出行品质升级。

02、怎样的技术才是有意义的?

当我在问及“五菱会如何通过高价值技术来实现技术叙事,并且如何提升品牌价值”这个问题时,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表示:五菱的技术创新逻辑,是首先从用户需求出发。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车展首日,五菱品牌非常务实。

就拿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来说,五菱在上海车展之前的技术进化日中,已经发布了4个版本的灵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并且最高版本涵盖了激光雷达等技术。

但是在五菱星光2025款这一新品上,五菱最先考虑的,是把核心体验做好。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林智桂的原话是:“最核心的是要把体验做好,做100分智能驾驶辅助、做满分体验。”而在把体验做好之后,五菱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通过规模化把成本打下来,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优势的技术。

事实上,在2025年,五菱新能源的销量规模达到了80万台,排名全球前三。

这样的规模化优势,是五菱实现科技普惠的底气。

诸如五菱宏光增程版成为全球首款六万级增程后驱MPV、星光 EV 2025款带来更好用的灵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这些案例不仅展现出了五菱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技术先进性,更让我们看到五菱正在通过务实的方式,把能源技术、驱动技术、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的技术带给用户。

在让用户享受到新技术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五菱仍然在做好基础题,为“高阶技术的附加题”保驾护航。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在访谈现场,思行也向我们分享了星光2025款的设计理念。那就是在成为五菱首款搭载灵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之前,星光2025款仍然是一台扎实的五菱家轿。

“像1500兆帕的超高强钢,包括6气囊,这些都是被动安全,我们都做得不错”,这样的自信,源自于五菱技研大方向的正确性。

只有先做好扎实的产品品质,再去谈技术增益。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所以在整场会谈的字里行间,我所感知到最为明显的一个亮点,就是五菱没有把技术当成噱头。

在造好一台车的基础上,五菱把智能科技与车辆基础产品之间的关系比作是“0”和“1”的关系。

如果一辆车徒有智能科技没有扎实的基础产品力,那就“有0无1”,一切都等于零;

如果只有扎实产品力,却不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来升级智能科技的话,那就是“有1无0”,很难十全十美。唯有“1”和“0”完成正确的组合,造车才有意义,才会是十全十美。

03、科技普惠与成本控制如何平衡?

汽车制造行业,其实是一个矛盾综合体。

顶尖的技术,意味着高昂的成本;高性价比的产品,意味着技术不会顶尖。

透过本届上海车展看五菱,我发现五菱面对着一个困境,那就是“消费者既要又要还要”,车企如何“既给又给还给”?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技术与成本的平衡,也是五菱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被问到“五菱如何看待长城表示自己打死不做增程”这个观点时,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博士认为“技术没有错,各品牌都有自己适合的选择,我相信大家的选择都会结合自身的特点,一切围绕用户需求,用户需求都会有对应的技术,技术存在就是合理的。”

这也很符合我的观察,五菱对各种技术路线,向来都秉承着颇为开放的态度。

譬如五菱宏光和五菱星光等车型家族中,涵盖了纯电、插混、增程三大技术路径。

这样的技术规划,也是五菱在充分洞察市场需求后的结果。

就拿五菱宏光增程版来说,五菱考量到了商用MPV消费者对装载能力、能耗经济性、续航补能便利性的需求,所以才在灵犀混动的技术底座之上,开发出了灵犀增程动力系统。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而且为了让好用省钱的增程动力进一步触达民生末梢,五菱还为宏光增程版选用8.5度电池,大幅压缩成本。

不过在压缩成本的过程中,五菱并没有舍弃对电池技术含量的追求。

飞流超智能温控系统、MUST电池结构、问鼎超耐用电芯技术,这一商乘同源的技术体系,确保了宏光增程版的核心品质。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而在被问到“五菱星光2025款为何还在使用2C快充技术”时,邵杰也直言不讳:“五菱选择技术路线有一个比较务实的想法,我们希望绝大用户能享受到,主打真快充、家门口就能充的体验。包括现在一些比亚迪兆瓦闪充,可能广西还没有,不是我家门口能享受到的东西。”

上海车展对话五菱高层,拨开流量迷雾,让技术回归于民!

至此,大家不难看出,五菱最强的本领,在于三个维度的统一,即:“技术实力足够强大”、“成本控制更为适中”、“技术路线更贴近实际”。

做到这3点,我认为五菱对得起“为人民造车”的千金之重。

结束语

在新能源时代,五菱所讲述的故事或许并不是爽文,它没有让我们看到“这也领先于海外、那也领先于海外”的顶尖技术性优势。

但不得不说,五菱是最踏实的车企之一,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持续投入,五菱可以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惠及民生末梢、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能,从而真正让技术赋能产品!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二师兄玩车 6.6万粉丝    7623作品 关注 4本汽车科普书作者,以自媒体之名,助力汽车融入亿万寻常百姓家
推荐作者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