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汽车智驾相关保险陆续出炉,科技在给车主减负还是加压?

汽车智驾相关保险陆续出炉,科技在给车主减负还是加压?

天和Auto 1955浏览 2025-04-28 IP属地: 未知

近期,笔者观察到一些汽车品牌陆续推出“智驾保险。”

名称从先前的“智驾保险”逐步改为“智驾辅助”或“智能辅助”相关的驾驶安全保险或服务,其保障的是司机在使用“组合驾驶辅助/国标2级系统”时的风险。简单来说是如果在使用该功能的时候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可以由相应险种承担赔偿代价;作用相当于仅针对该功能造成后果的第三方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和车辆损失险,可以用“附加险种”进行定义。

汽车智驾相关保险陆续出炉,科技在给车主减负还是加压?

科技在给车主减负还是加压?

这个问题是笔者最为关心的,也是对所谓的“智驾保险”最难理解的关键点。

驾驶汽车本身不是一种高强度的操作,尤其是在车辆普及使用方向盘、制动器的助力技术,以及自动变速器技术之后;驾驶汽车是非常轻松的。回过头来看这些技术成果,每一项成果都是在给车主减负,在让驾驶汽车的体验变得更好。

在此基础之上给车辆用上定速巡航、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系统等技术成果,客观上则是给车主进一步的减负;显然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但是减负不应该单纯从驾驶操作体验方面着手,同时也要给车主的用车成本压力进行减负。

反之,任何一项会提升车主用车成本压力的技术都是在给车主“加压。”

汽车智驾相关保险陆续出炉,科技在给车主减负还是加压?

“智驾保险”是一种倒退

用车时间较长的司机们都经历过车险改革,曾经的汽车商业保险里有诸多附加险种。

包括但不仅限于:

划痕险玻璃险盗抢险自燃险不计免赔险

等等。

想要在车辆被剐蹭之后通过保险维修车辆,那就得在第三方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和车辆损失险的三大基础险种之上增加划痕险。同理,想要保障车玻璃就得加上玻璃险,想要在车辆起火后获得赔偿还得加上自燃险。重点是已经有“车损险”却不能在责任交通事故里获得等价赔偿,因为还有不计免赔险的存在——这就是典型的重复收费。

汽车智驾相关保险陆续出炉,科技在给车主减负还是加压?

很显然,这些附加险种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

于是在车主们的意见不得不被重视之后,所有附加险种都取消了;包括针对每一项基础险种的、极其不合理的不计免赔险,现在的车损只需要有车辆损失险就能够获得等价的赔偿,而且包括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车辆损失。

这是进步,也是实实在在的给车主减负。

汽车智驾相关保险陆续出炉,科技在给车主减负还是加压?

回头再看“智驾保险”则完全不合理,而且明显是在倒退;因其本质上是基于车辆“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附加险种,而这项功能并不是车主单独购买的,或者改、加装的——自行改、加装的配置是不在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并且需要告知险企,否则因改、加装导致车辆风险系数提高就是保险可以拒绝承保的理由。

那么原厂就带着的“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在客观事实上变成了与自行改、加装一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当然不合理。不论是险企以什么理由都解释不通,除非其敢于明确说明该功能或系统给使用车辆造成了不可预估的风险;然而即便没有明确说明,该险种的出现也等同于说明了其存在不可预估的风险。

汽车智驾相关保险陆续出炉,科技在给车主减负还是加压?

结语:

“智驾保险”显然是在给车主增加用车压力,相较于曾经取消附加险种的改革,明显是在倒退。如果该系统的可靠性不够高则不建议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给车辆安装,汽车用户没有理由因为一项不成熟的技术产品而提升用车成本压力。

在汽车发展史中的每一项伟大的技术成果都要给车主减负,“智驾”也应当做到才对。

笔者认为汽车生产制造企业需要做的是明确相关功能或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功能边界,在明确相关内容之后,车主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均与企业无关。

汽车智驾相关保险陆续出炉,科技在给车主减负还是加压?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天和Auto 57粉丝    4440作品 关注 已入驻十大平台,该账号为天和MCN,天和Auto唯一爱咖号。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