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多家车企“智驾”改名!小米也怂了?国内只有1家可叫智驾...

多家车企“智驾”改名!小米也怂了?国内只有1家可叫智驾...

电动EV 817浏览 2025-05-06 IP属地: 未知

国家不允许吹牛逼,但允许真牛逼......

先说结论,当小米、理想、蔚来、小鹏集体把 "智驾" 改成 "辅助驾驶" 时,华为却成了唯一例外,并且在未来,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就只有华为一家可以叫智驾,这是什么含金量?家人们可以好好掂量掂量。

多家车企“智驾”改名!小米也怂了?国内只有1家可叫智驾...

多家车企“智驾”改名!小米也怂了?国内只有1家可叫智驾...
改名潮背后的求生欲

五一假期刚过,“智驾更名”就频频冲上热搜。小米、理想、蔚来、小鹏等车企连夜修改宣传文案,将原本高大上的“智驾”标签统一降级为“辅助驾驶”。

具体来看,小米调整了 SU7 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主要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SU7 车型:“小米智驾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 Pro。

SU7 Pro / Max 车型:“小米智驾 Max”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但在一片“去智驾化”中,唯独华为仍保留“智驾”表述,甚至被网友调侃为“国内唯一真·智驾玩家”。这背后究竟是政策压力,还是技术实力的分水岭?

多家车企“智驾”改名!小米也怂了?国内只有1家可叫智驾...
工信部新规:给“文字游戏”踩刹车

车企集体改名,为何呢?核心原因在于工信部一纸新规:L2级功能必须称为“辅助驾驶”,禁用“智驾”“高阶”“自动”等模糊词汇。此前,部分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智能驾驶”,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车辆能“自己开”,甚至出现高速睡觉、玩手机的极端案例。数据显示,2024年L2级功能渗透率超55%,但相关事故率却同比上升18%。

新规看似一刀切,实则直击行业痛点——“技术未到,宣传先飞”!比如某些车企号称“零接管”,实际却连施工路段的锥桶都识别不全;标榜“全场景智驾”,一到雨雪天就“掉链子”。改名不仅是文字调整,更是对用户安全的底线承诺。

多家车企“智驾”改名!小米也怂了?国内只有1家可叫智驾...
华为凭什么“豁免”?

在一片“辅助驾驶”中,华为成了例外。其ADS高阶系统仍以“智驾”示人,甚至被网友称为“工信部认证的真学霸”。究其原因,华为的技术路径确实与众不同:

GOD网络+激光雷达:通过融合感知算法,系统能识别“白名单外”的异形障碍物(比如侧翻卡车、掉落轮胎),而非依赖预先标注的数据库。

动态人机共驾:根据路况和驾驶员状态实时调整系统权限,暴雨天自动缩小辅助范围,避免“盲目自信”。

敢晒“短板”:在用户手册中详细列举8类系统失效场景(如逆光车道线消失),用AR模拟训练强制用户学习接管。

这些细节,让华为的“智驾”不止是营销标签,而是有真实技术兜底的差异化能力。正如余承东在科普视频中所言:“没有眼睛的车,如何避开障碍物?”答案其实都藏在算法的“肌肉记忆”里。

多家车企“智驾”改名!小米也怂了?国内只有1家可叫智驾...
电动EV:

这场改名风波,撕开了智能驾驶行业的遮羞布。当“智驾”回归“辅助驾驶”,华为用技术实力证明:真正的智能驾驶不需要营销包装。工信部的新规,与其说是限制,不如说是给行业划定了起跑线。

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文字游戏与话术的较量,而是算法、算力、数据的正面对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为已用 ADS 4.0 的 L3 商用方案,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榜样。毕竟,在智能驾驶领域,技术实力才是唯一的 "命名权"。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电动EV 3665粉丝    2949作品 关注 聊聊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一切!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