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驾仕派 996浏览 2025-05-12 IP属地: 未知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距离MG Cyberster的上市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居然能见度不如法拉利。

这不禁让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自主品牌曾无数次尝试的跑车,目前来看没有一个能成功……最惨的尝试当属哪吒GT,一不小心几乎把自己玩没了。

是否又可以下结论:国人不喜欢跑车,和旅行车一样,没有市场?

其实MG的初衷挺好的,打造一台智能化的电动Roadster,将电动化与舱驾科技塞到一个古老又腔调十足的车身类别上,命名上也显而易见这种融合:Cyber+Roadster。

如果你是个喜欢车的人,不考虑价格和实用性,谁会拒绝一台Roadster?白送一台Z4或者718,抑或是手动挡的MX5,试问谁又会不喜欢呢。既然想法是好的,那么在跑车这个领域,为什么中国品牌一直无法突破?

01

产品层面的问题

先从产品说起。首先,设计范畴,第一印象的整车姿态和比例,要给到绝对好评,具有纯正Roadster的观感,短小干练,尤其是考虑到其电车的缘故,没有一眼让人看出来比油车高(实际坐姿比纯油Roadster高)。

前脸造型包含前大灯与进气格栅这部分的设计非常漂亮,个人认为与保时捷处于同一个设计水平,绝对在Z4和F-type之上。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但整体看下来,全车有三处致命设计硬伤,且每一处都是一票否决的级别——

第一处,剪刀门?让我想起了小鹏P7,不过人家好歹还有普通门可以选择,实在无法理解Cyberster为什么要标配剪刀门,不仅没有任何加分作用,而是减大分的产品定义,同时成本高昂(运用类似电尾门的电撑杆外加一套铰链结构,同时单个门在上部与车门中间都配备超声波雷达,用以障碍物检测,这套系统硬件成本不说,还需要整套控制器系统,软件开发成本也不是小数目)。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结果就是完全和酷没有任何关系,带来的只有尴尬,就像是凯美瑞推出一个商务版并配备由日本工匠亲手绘制的金色腰线。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第二处,箭头尾灯?实在一言难尽,不明白为何如此草率地就完成了尾灯的设计,实在愧对于这么优秀的前脸。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第三处,三联屏仪表?此处的三联屏并非凯迪拉克那种环抱式的一整块屏幕,而是由三块长方形的显示屏组合起来,只不过面罩是一体的,导致屏幕与屏幕间巨大的黑边像是隔着太平洋,的确制造了浓浓的科技感,是80年代科幻片星球大战里的那种显像管屏幕的科技感,屏幕UI设计也相当廉价和平庸,很难激起驾驶欲望。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其次,驾驶感受领域,开篷带来的情绪价值毋庸置疑,哪怕一年中适合开篷的时间、场景相当有限,但还是想要拥有一台敞篷车的心情是不变的,类似摩友讲的:风和自由的执念。

真开起来,相较于其他电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驾驶层面的内容,方向手感刻意较重,转向和车身的响应是灵敏的,动力的话在电动时代从来不可能是个问题。

02

定位层面的问题

产品层面说完了,再说价格。目前笔者所在的杭州,Cyberster官方价格为31.98-36.58万元对应四个配置等级,大体是电池容量与单双电机的区别。只有常规政府补贴,优惠也不大,基本落地价在指导价左右。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MG本意应该对标的是Z4的50万起售,自以为是凸显性价比,实则毫无争议的贵,因为品牌撑不起这个价格。想想i3,宝马都无法撑起电车的价格,MG仅凭一个Roadster敞篷车身就想完成如此溢价?况且杭州只有3家MG门店,本身足以说明MG影响力有限,作为对比,杭州大约有17家宝马4S店。

本文并非Cyberster的车评,而是对于中国品牌在“玩乐车”上开发屡战屡败的一种思考。世界上任何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都可以孕育出成功的玩乐级车型。

中国汽车市场如此之大,为什么稍微个性一点的车都无法存活?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中国品牌具备玩乐属性的车,真正成功的目测只有坦克300。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但这也是因为,硬派越野的实用属性,远大于双门跑车。毕竟你还是可以每天开着坦克300上下班通勤,只不过油耗高一些而已,但它满足了你的越野梦,哪怕现实中你压根也没在非铺装路开过几次。

坦克300的成功无非两点:第一出色的产品力;第二够便宜。出色的意思是,和海外品牌同细分市场的车型相比,没有明显短板,且纸面实力一致。坦克300的外观不逊于Jeep牧马人,越野配置上也没有缺少,同时仅是其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价格。而与坦克300首发时同期的北汽BJ40,只因输在外观,销量就天差地别。

归根结底,玩乐级的车,产品力不能有任何打折。除此之外,因为其本质上还是一个时尚单品——那么它必须拥有所有人都认同、所有人都觉得好看的外观。

至于跑车市场,要打造一款成功的车型就更难了,因为跑车彻底没有实用性。

如果你问一个在看丰田Supra或者福特Mustang的年轻人购车预算是多少,这个问题本身没有意义。以目前我们的收入水平,准备买40万以上跑车的人,他根本就没有预算,纯粹的喜欢就买。

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吸引他们去看MG一眼?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我个人认为:MG可以对标Z4,产品力向Z4们看齐,这没有问题,但归根结底,它应该做电动版的MX5,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平民化的电动Roadster,这才是正确的产品定义。

MG的销售说这个车不是走量的,以表示它贵得合理,这套话术的逻辑很常见,但根本不通,不然为何3系GT大众CC们都没下一代了。事实上对于整车制造商,没有“走量还是不走量”的概念,只有销量有没有达到预期之分。

毕竟,在设计之初产品定义时,就会有每一年的销量预期,同时规划产线,定义自动化率以及零部件成本目标等。

当然,我们无从得知MG对于Cyberster国内的销量每月预期是多少,海外是多少,排产是多少,但销售说他们店勉强平均每个月可以卖出一台,如果这样都还能达到预期,那只能说,Cyberster是一款品牌吉祥物般的车型。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把那套昂贵的电动剪刀门去掉,换成普通的车门,重新修改尾灯,并把三联屏换成单个仪表屏和一块中控屏,重新设计仪表屏UI,并融入多款经典车型仪表盘界面,营造Modern Classic的感觉,不用太刻意提升智能化水平,本身会买敞篷跑车的人也是喜欢驾驶的人。

至于性能,整体均衡即可,不用追求极致。电机的动力本身足够大,操控以舒适为取向即可,平民敞篷跑车主要是满足大家的情绪价值,卖得是一种愿景,类似于篮球签名鞋,买了就感觉拥有与自己喜欢球星一样的能力。

想像一下,上了一天班,打开敞篷,吹着微风,拂去一身疲劳,在夜色中逃离城市的写字楼群;又或者周末和另一半去海边,沿着海岸线公路沐浴在夕阳下,是多么的美好。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现实中,没有几个用户会下赛道,真的需要悬挂那么硬转向那么犀利的车,完全可以在平民化成功之后,专门为这部分消费者推出高性能版本。

价格层面,则要在20万元区间。为什么是这个价格,因为这是目前主流家庭SUV或轿车的价格,无论新能源还是燃油车。

实用性与玩乐属性的权重必须是1比1,意思就是说,我今天为了一台玩乐属性的车而牺牲了实用性,但我不必额外掏钱,玩乐属性不能有任何溢价,背后的逻辑就是我们的汽车产业链已经足够成熟。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去强调说制造一台MG Cyberster这样的敞篷跑车会更昂贵或有技术难点,消费者根本不会认账——毕竟这是一个50万都能买到“1000万以内最好”的车时代。并且从世界范围来说,如果以美金计算,2万-2.5万美金,也都可以买到非常体面的玩乐车了。

稍带玩乐属性的车,都能获取过渡溢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如果只能买一辆车,并鼓起勇气任性地买一辆实用性最低的车,那价格就必须便宜,便宜到无法拒绝。阻碍你买第二台车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钱吗,肯定不是(有念头想第二台车的人肯定至少是有点小钱的),而是没有地方停车,我们不像欧美人住House,有车库停还能停自家门前,买第二台车或第三台车都没负担。

再举一个例子。

在春夏季的德国,你可以随处看到敞篷车,他们甚至还可以只购买特定月份的保险,比如车牌尾部标注04-09,代表这台车只能4-9月上路行驶,车主也只需要缴纳这几个月的保险即可。

因为对德国人而言,敞篷车的玩乐属性过于浓厚,但在寒冷的冬天停在车库会更合适——意思就是说:敞篷车的使用场景或工作窗口真的是及其狭窄。

所以,今天在中国市场,如果这个跑车作为玩具的价格没有便宜到极致,产品力没有做到极致——理性会第一时间阻止你为它买单。

因为买它就意味着一连串烦恼。每年的保险、停车费用外加初始购车款加起来的投入远大于了情绪收益。

更别提能让人瞬间上头获取情绪价值的能力,不是人人都有。

坦克300的成功,只是证明了具有玩乐属性的车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这个市场是存在的。但目前只限于越野车细分市场。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在目前车型间如此趋同、市场如此卷的背景下,还没有一个车厂率先抢占“玩乐跑车”的先机。有零星的尝试者,但都没摸清门道。

总结一下,当下玩乐车的门道就两条:

第一,统治级别的外观和均衡的性能;

第二,玩乐属性没有明显溢价。

说说开头的哪吒GT,首先离好看就太过遥远,整体塑造的灵动感甚至比不上上一代的本田思域。

再比如零跑首款电动跑车S01——假如S01的外观参考本田S660同时,也有敞篷和后驱,价格定在8万左右,续航等同T03,哪怕双座实用性逊于T03,到现在绝对还会有消费者为这个车买单。

从MG Cyberster说起:中国品牌为何玩不转“玩乐车”?

即将上市的小跑车SC01?抱歉,也没戏。总之,任何脱离群众且产品力有短板完成度不高的玩乐车都没戏。因为脱离家用车平庸趣味的人,早就开上了国外品牌的经典玩乐车,而且都玩了好多年。

但真正的普罗大众,本质上是囊中羞涩且口味挑剔的鉴赏家。

既然玩乐车的成功公式在一款又一款的试水车型中已经明显呈现——就让我们一起等待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动86吧。

我相信,总会有的。

(END)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824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