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汽车行业里,召回早已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如果车企在短时间内密集发起召回,必然会引发人们的关注。
短短半个月,梅赛德斯-奔驰就接连发起4宗召回,其中2宗早在2025年4月18日发起,而另外两宗则在半个多月后的5月9日发起,不仅涉及进口和国产的多款车型,覆盖范围还非常广泛,从高端的AMG系列到主流的E级、CLA、EQE SUV等都牵涉其中,累计召回车辆超过3.2万辆。如此高频次的召回,对于奔驰质量方面的口碑或许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这4宗召回当中,有三宗召回涉及的范围其实相对比较小。其中第一宗4月18日发起的召回,主要针对2023年2月27日至2024年12月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AMG S级和AMG GT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共83辆。问题出在高压起动发电机控制模块软件上,软件偏差导致处理器偶发过载时,系统误判故障并停用相关模块,让车辆在行驶中可能失去动力,这无疑增加了碰撞风险。好在解决办法相对直接,通过免费升级软件来消除隐患。
同样在4月18日发起的第二宗召回则分为两项问题,其中75辆在2024年2月27日至2024年3月8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CLA汽车,存在后轴制动软管长度偏差的情况,长时间使用可能磨损泄漏制动液,影响制动性能。另外64辆2023年3月20日至2024年5月28日期间生产的国产EQE SUV,则存在轮毂饰板因生产偏差可能承受不住应力而分离的问题,对其他道路使用者构成危险。值得注意的是,EQE SUV 的召回是一次扩大召回行动,早在2024年底,北京奔驰就已经针对同类问题发出召回。
第三宗召回在5月9日发布,也就是近期的事情,仅涉及2024年2月19日至2024年4月19日期间生产的4辆进口E级汽车,问题虽小但隐患不小,车身底部接地线束固定螺栓未按规定扭矩紧固,电阻增加导致温度升高,存在起火风险,处理方式是检查紧固螺栓并维修损坏零件。
第四宗召回规模最大的一宗,于5月9日发布,涉及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2月20日期间生产的31870辆国产E级,问题在于其空调冷凝水排水软管安装不当,冷凝水可能进入驾驶舱腐蚀电气组件,进而引发车辆约束系统故障、紧急呼叫功能失效或失去动力等问题,需要检查维修排水软管。
仅仅半个月,奔驰就发起了4宗召回,这不禁让人对奔驰的质量管控体系产生疑问。尽管当中的3宗召回涉及车辆数量都比较少,但却涵盖了软件、制动系统、车身部件、电气安装等多个领域,既有高端车型的混动系统软件问题,也有主流车型的基础部件安装问题。这到底是生产过程中的品控环节出现了疏漏,还是供应链管理存在漏洞?目前还很难用单一原因来解释。
近年来汽车行业面临着智能化、电动化的转型压力,车辆系统越来越复杂,零部件数量和技术集成度大幅提升,这在带来更多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质量控制的难度。奔驰作为豪华车巨头,旗下车型涵盖传统燃油、插电混动和纯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系统的复杂性本来就相对比较高,如今奔驰也同样加入了大量智能化功能和配置,出现问题的概率不排除也有增加的风险。
另一方面,豪华品牌向来以品质和可靠性为核心竞争力,如今频繁实施召回,无疑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消费者购买豪华车,除了品牌溢价,更看重背后的品质保障,今年奔驰大量的召回,很可能会让部分消费者对奔驰的质量稳定性产生担忧。
近段时间奔驰官方相继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和财报数据,但整体表现其实并不理想。其营业收入为332.24亿欧元,同比下降7%,息税前利润(EBIT)方面的数据下滑幅度更大,同比下滑41%,仅为22.89亿欧元,净利润则为17.31亿欧元,同比大幅下降43%。至于销量,2025年第一季度的全球销售52.92万辆,同比下降7%,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0%,仅为15.28万辆。销量和营收的双双下滑,是否成为奔驰质量下滑的诱因,目前并没有确切依据,但就奔驰的现状来看,多少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联想。
不过,换个角度想,召回本身也是企业对产品问题的积极应对,主动召回比隐瞒问题更值得肯定。奔驰在每次召回中都明确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时间安排,显示出一定的责任感。这也提醒整个汽车行业,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质量管控不能仅停留在生产环节,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售后反馈和问题追溯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隐患。
汽车网评:对于奔驰来说,这次半个月内的4次召回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反思和改进的机会。豪华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日益严苛,只有持续加强质量管控,提升产品可靠性,才能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毕竟,豪华品牌的金字招牌,终究要靠过硬的品质来支撑。希望奔驰能以此次召回为契机,全面排查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用实际行动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5月11日,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在保定徐水智慧工厂活力开跑。作为长城汽车精心培育的品牌IP赛事,今年已是第五届,它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科技、温情与实力的精彩展示。 规模升级,多元跑者共赴盛会 本届赛事规模迎来重大升级,参赛人数从去年的5000人激增至......
近日,广汽集团公布的2025年4月产销快报数据引发了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其中,广汽本田单月销量仅18491辆,不仅同比下滑25.06%,与3月的47930台相比,环比更是大幅下滑61.42%。1-4月累计销量为111220台,较2024年同期的141649台,下降了21.48%。......
小米SU7 ultra数百名消费者要求无损退车,挖孔机盖变装饰件
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品牌形象与口碑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然而,2025年5月9日,极氪科技集团却因一场盗图风波陷入舆论漩涡,这一事件背后反映的问题值得整个行业深思。
守护安全,连接安心 沃尔沃汽车“525车主节”即将启幕
长城汽车半马,智造力与人文力交融
无续航焦虑,适用于户外多场景,电混或成破局关键。
探店体验广汽传祺M6,8万多就能买到的超值之选
近日,岚图汽车在阿联酋举行品牌发布会,正式进军中东市场。同时,岚图阿布扎比旗舰店正式开业,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开启销售,售价分别折合人民币36.4万元、55万元。
日前长安汽车发布了4月的销量快报,从数据来看,4月长安总产量为19.43万辆,同比下降6.77%,而销量为19.07万辆,同比下滑9.27%,成为品牌近五年来单月最大跌幅之一
吉利雷神EM-P加持,用油电同价引领皮卡市场进入新阶段。
混迹汽车圈的都知道,陈震、韩路这两位车圈大V,互相不对付。
长安启源Q07化身“移动补给站”,荣昌半马尽显品牌温度
5月11日,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在保定徐水智慧工厂活力开跑。作为长城汽车精心培育的品牌IP赛事,今年已是第五届,它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科技、温情与实力的精彩展示。 规模升级,多元跑者共赴盛会 本届赛事规模迎来重大升级,参赛人数从去年的5000人激增至......
近期,汽车行业又出现了一则引人关注的召回消息,一汽丰田在国内市场召回了RAV4荣放和凌放这两款重磅车型,总计召回数量达到10892辆。这一事件在汽车圈掀起了波澜,也让消费者和行业人士都将目光聚焦在了一汽丰田的生产环节上。
5月9日,蔚来内部公告宣布,旗下子品牌乐道与萤火虫的组织架构全面整合至蔚来集团体系,涉及产品研发、用户服务及营销等核心部门,原独立事业部架构同步撤销。
中国车企又长脸了!星纪元ES 创下30秒内驾车绕移动桩最多吉尼斯世界纪录
卡友圈新晋“顶流”,中国重汽豪沃新能源自卸车火出圈!
五年前,当年轻人在马自达4S店为魂动红昂克赛拉排队提车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曾月销破万的“东瀛宝马”会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2025年4月,昂克赛拉单月销量仅1191辆,甚至不如某些新势力门店的试驾量。这台曾经的日系紧凑型轿车标杆,如今连展厅C位都保不住的模样,是不是意味着马自达早就已......
5月11日,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在保定徐水智慧工厂燃情开跑,作为长城汽车倾力打造的品牌IP赛事,今年已举办了第五届。本届赛事的规模进行了大幅升级,从去年的5000人增加至了10000人,其中半程马拉松项目5000人、健康跑项目2000人、家庭跑项目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