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捷途旅行者阿尔金山巡护科考纪实,轻越野SUV也敢进无人区?

捷途旅行者阿尔金山巡护科考纪实,轻越野SUV也敢进无人区?

越玩越野 2204浏览 2025-05-13 IP属地: 未知



捷途旅行者阿尔金山巡护科考纪实,轻越野SUV也敢进无人区?

以前从没想有一天会开着一款轻越野SUV,深入到高原无人区腹地,并翻越平均海拔超过4000m的世界最高海拔沙漠—库木库里。但现在就实实在在发生了。

这里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中最神秘的阿尔金山。


四月初,《越玩越野》助力捷途汽车联合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了春季巡护科考:三辆捷途旅行者和一辆山海T2出色地协同保护区完成了巡护工作,以及沿途野生动物的样线调查。我们还极其幸运地拍摄到了熊和狼捕食的画面,给保护区管理局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质疑:高原无人区地形复杂,环境恶劣,高寒缺氧,这里是越野车的终极试炼场,未知的地形环境,甚至硬派越野也不敢说来了就一定能全身而退的地方,而一款轻越野SUV凭什么来做本该硬派越野车做的事儿,专业的无人区巡护科考不应该用硬派越野车或皮卡么?

这是不是汽车品牌的一场作秀?

《越玩越野》作为专业越野媒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但不用专业的车,会不会误导轻越野SUV的用户?

事情的原因是这样的:几年前,有幸作为志愿者参与了阿尔金山保护区的一次巡护科考,这里绝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自由栖息的高原生灵深深震撼了我。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保护区工作的艰苦以及巡护车辆的匮乏。

这片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接近北京市+海南岛的面积总和)的保护区,各个管护站用于日常巡护的车辆,仅有三辆性能不足的老旧皮卡,根本无法满足日常巡护工作,遇到每年的大型科考巡护活动,保护区管理局要从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拨款中拿出资金去社会上租赁越野车。

巡护车辆匮乏,是保护区开展日常巡护以及打击非法穿越的最大难题。

而我国现在有很多做越野车和皮卡的品牌,这两年《越玩越野》也联系过大部分厂家,希望他们能拿出空闲的试驾车来,支持阿尔金山的生态保护工作,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是把产品带到最真实残酷的无人区内做产品检验,但遗憾的是一直未得到积极反馈。

基于对捷途旅行者这款车性能的了解,今年我们首次联系到了捷途,得知保护区巡护车辆的匮乏和需求,一拍即合,于是有了这次联合巡护科考。

阿尔金山—东方肯尼亚

“四大无人区”是民间的称谓,包括羌塘、可可西里、罗布泊和阿尔金山,它们在户外和探险圈鼎鼎有名,也是户外探险者的终极梦想之地。

十多年来,围绕着这里也偶尔会传出故事和意外,“禁止非法穿越”更是给这里蒙上了神秘面纱。

而在这四大无人区里,外界知之最少却又最独特的,当属阿尔金山了。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藏北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独特的生命繁衍区,4.5万平方公里的荒原中,自由栖息着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1种,所以这里也有着“东方肯尼亚”之称。


深入无人区,轻越野SUV凭什么?

参加此次巡护科考的车辆分别是三辆捷途旅行者和一辆山海T2。

捷途旅行者作为一款旅行越野SUV,跑到无人区来对它的产品定位来说的确是超纲了,但对于跑无人区有丰富经验的《越玩越野》来说,敢于驾驶它深入无人区腹地,乃至计划中要翻越海拔超过4000m的世界最高海拔沙漠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2.0T的动力,不能说有多么强,但相比同排量的越野车,捷途旅行者在高海拔其实还有优势,因为没有大梁,比越野车整备质量要轻200kg左右,更轻的车身则意味着更好的推重比;

第二,虽然它没大梁并非硬派越野,但轻越野的定位,在通过表现上远超一般SUV车型:接近角28°、离去角30°、最小离地间隙220mm再加上700mm的涉水深度,从车身通过指标上来说,已经直逼硬派越野了,这一点在环境复杂的无人区里通行尤为重要;

第三则是它XWD全自动智能四驱,此前在多种地形评测过,也驾驶捷途旅行者穿越过大海道,除了极限攀爬,四驱性能是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场景的越野穿越需求的。

而随行的山海T2的作用,则是为了我们“有电就有幸福”的无人区露营了。

40多度的电池,全程保电后,足以支撑团队夜晚露营时拍摄设备充电以及电暖气电褥子的用电需求。


旅行者初驶无人区

车队从青海花土沟集结出发,翻过海拔4580m的阿木巴勒阿希坎山口,阿尔金山无人区也慢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荒漠草原和祁漫塔格山逐一浮现。

高原行车因为氧气的稀薄车辆动力衰减不可避免,但当切换到运动模式后,捷途旅行者发动机更高的转速积极性很好的提升了动力表现。

得益于保护区创建国家公园,原本入山的砂石路,不久前也铺上了柏油路,一直修到保护区外缘试验区的尽头,相比以往,加快了进山的行车效率。

两小时后,车队抵达依协克帕提管护站,也是面积4.5万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的深处唯一有人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汇合。

他们年复一年地守护着生命禁区内的高原精灵,轮值驻守的巡护人员15天一轮换,而这里距离外界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地方也要将近200km,驻守在这里的“荒野守护者”们远离家人,“上下班一次”路上就要花掉2天的时间。

而在巡护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巡护人员进出保护区通勤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屋檐下,与之相伴的还有入侵者带来的危机。

“这个房子的窗户就是前两年冬天被熊破坏掉的,你们看这里还有熊的爪印”,驻站站长陈彪带我们观看之前保护站被棕熊破坏的痕迹。

当晚入住保护区中心站,当阳光再次洒落在阿尔金嶙峋的地表,巡护科考队正式启程。

我们计划从中心站出发,在三到四天时间里分别前往保护区的依协克帕提湿地、库木库里沙漠、大小沙子湖以及沙子泉。


依协克帕提湿地的高原生灵

依协克帕提,维语意为“毛驴陷进去的沼泽”,由库木库里沙漠沙子泉流出泉水,在沙漠东部形成了大片湿地,这里拥有着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最好的生态条件,也滋养了大量的野生动物。

“看右前方藏野驴群!”寻着陈彪站长的手指向,刚离开保护区不远,数十头藏野驴就出现了视野中,开始和车队一起驰骋。

和车赛跑,甚至车头横向超越,是藏野驴倔强的习性。当它们高速奔跑超过车队,然后扬起高傲的头颅再小跑的走远,是一路常见的画面。而尊重野生动物习性,减速慢行,等驴群通过,是巡护过程中的常规操作。

其后不时出现在视野中的藏羚羊、藏原羚以及野牦牛等高原生灵们,虽然和我们保持了一定安全距离,但也明显感受到它们对于我们的到来没有过多的警惕和害怕,显然高原生灵们已经习惯了这里不时会有巡护车辆的出现。

与陈彪站长一起驾驶头车的我自然有着最好的动物观测视野,当我们正遥看不远处的几头藏原羚时,车侧不足五十米远的一抹灰影突然惊现眼前。

“狼!狼!在左前方很近!”,我不自觉地在对讲机里喊道。一匹高原狼从车侧闪现,溜达着向远处走去。

随行的动物专家廖晓青老师一路忙着记录观测野生动物和位置,也感叹着:“在阿尔金山保护区内,能够如此近距离观测到各种野生动物是此前没想到的,怪不得有人说这里是东方肯尼亚”。

而在不久之后,我们也陆续发现了野牦牛以及藏野驴的骸骨,以及数匹狼的身影。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阿尔金山保护区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三大有蹄类野生动物数量一度锐减至不足6.5万只(头)。但经过有效的保护,如今三大有蹄类野生动物总数已经翻倍。

如今的阿尔金山,正是一幅野生动物自由驰骋的生机勃勃画面。

当几只高原兀鹫在不远处展翅起飞,一头尚存血肉的藏野驴尸体出现在视野。

物竞天择,这就是无人区内最真实的自然法则。

湿地旁环境复杂多变,沿着日常巡护的车辙印前行,断坎、深坑、丘陵区域的陡坡、深车辙、塘土路以及涉水路段频繁交错,给前行造成了一定阻碍,但和预期一样,捷途旅行者较高的车身通过指标和表现不俗的四驱性能,一路并无压力。

遇到起伏大有深坑的丘陵路段,旅行者配备的后桥差速锁轻松通过各种交叉轴环境。

藏野驴掠过荒原,兀鹫盘旋于天际,高原狼在暗处伺机而动,这是保护区巡护人员的日常前线,也是狂野精灵生命的战场。


库木库里—世界最高海拔沙漠

离开依协克帕提湿地,我们向世界海拔最高沙漠库木库里进发,沙漠中的大小沙子湖是我们此行的下一个目的地。

库木库里沙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最低海拔3900m,最高海拔接近4800m。而由南部昆仑山冰川融水形成的大小沙湖,由南到北,几乎纵贯了库里沙漠,也形成了一幅绝世的自然景观。沙漠中的大片湿地,也滋养了这里大量的野生动物。

从沙漠南缘绕进库木库里,当远方的小沙湖映入眼帘,独属于阿尔金的绝美画面闯入眼帘:雪山、沙山、湖泊、草原同框,远方零散的野牦牛群或是正在攀登沙山,或是在湖边悠闲自得,这是藏北荒原在大自然鬼斧神工下呈现的独有画作。

天色渐晚,选择远离湖边,靠山背风之地露营,捷途山海T2开启放电模式,历经一天近百公里的复杂路况,电量稳稳维持在69%。

当支好帐篷,电火锅上桌,保护区陈彪站长也迎来了人生首个体验——深入无人区巡护工作中的一顿电火锅。

第二天一早,沿小沙湖畔继续启程北上,前往大沙湖。草滩、湿地与沙漠地形不停交错,我们也开始需要不时地翻越成片的沙丘。湖旁的湿地以及深深的车辙路极大减缓了行车速度,车队开始择机从尚未解冻的湖面上前行。

就在抵达大沙湖最北端时,“你们看对岸沙山上,是不是熊?”对讲机里传来呼喊,闻声大家集体向湖对岸沙山上寻找,一头棕熊出现在大家视野。

奔跑在沙漠里的棕熊,这也是阿尔金山无人区里独有的画面,清晰拍摄到的这头棕熊膘肥体壮,毛发锃亮,显然,从冬眠中醒来不久后,它已经捕获到了充足的食物。

在附近,我们甚至还发现了第二只,正在湖边悠闲的舔食红色的藻类。

“这次大家运气非常好,我们连续看到了狼和熊捕食的画面,这在巡护过程中是可遇不可求的。”陈彪站长说道。

离开大沙湖,车队前往巡护科考的最后一站—沙子泉。抵达这里需翻越近15km的纯沙漠,其中还包括很长一段高沙区。

海拔超过4000m的沙漠,对于车辆的动力和四驱性能无疑是这个星球上最极端的考验之一了。带电的山海T2在沙漠里自然如鱼得水,电机的加持让其无惧高反,一路轻松翻越连续沙山。

捷途旅行者在沙漠里让人好评的地方,就是它沙地+手动模式下,充分锁挡,不会出现持续高转速下的自行升挡,显然工程师充分考虑到了越野环境下车辆低挡位高转速的使用需求。

以前从没想过有一天会驾驶一款轻越野SUV深入无人区,并翻越世界海拔最高沙漠,但现实就实实在在发生了。极高的海拔,松软的沙质,虽然在部分高沙区避免不了反复的冲坡,但最终我们成功翻越了库木库里,成功抵达了沙子泉。

当成功翻越出库木库里,再次打卡世界沙漠奇观——沙子泉。沙子泉位于库木库里沙漠边缘,是全世界上最高的沙漠泉眼,也是世界上直径最大的沙漠泉眼,直径近200m的巨型漏斗矗立在沙漠之中,蔚为壮观。

沙漠通常代表着死亡,但这里却是生命的源泉:沙子泉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在库木库里沙漠东侧养育了大片湿地,成为野生动物的理想乐园。由于刚跨过冬季,这里正展现出“冰泉共存”的独特景象。

“这里的水流量很大,泉水也甘甜可口”,随行的地质专家杨勇老师取样泉水后说道,“库木库里沙漠下面存在着庞大的地下水系,形成了大小沙湖、沙子泉等独特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养育了这里的野生动物”。

这片离天空最近的荒原,正演绎着亿万年的生存哲学,这里没有人类的征服与掠夺,只有在恰当距离的守望中,尊重着每一个生命的进化轨迹。生态文明,是万物共生的智慧,而我们的守护,则是为了让生命永远奔腾。


旅行者成为“荒野守护者”

驶离沙子泉,巡护科考队沿着依协克帕提湿地返回中心站,在圆满的完成此行巡护科考后,受捷途汽车所托,我们将一辆2025款捷途旅行者留在了保护区,用于助力保护区的巡护工作,提升保护区工作的机动便利性。

而保护区的巡护人员,也会定期记录车辆在极端路况下的故障、油耗、动力响应等数据并反馈给厂家,在最严格的高原无人区环境下对捷途旅行者进行极端验证和测试。

当巡护科考落幕,捷途旅行者也成为了荒野守护者的一员,成为捷途助力高原生态保护公益行动的新起点。捷途用永续发展的工业智慧,与高原精灵共守山河脉搏。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越玩越野 2.4万粉丝    1607作品 关注 #越玩越野#是一种精神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