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GL8现在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了,从入门的陆上公务舱,再到陆尊,陆尚,别克世纪,涵盖了油车与新能源车,售价更是从10几万到50几万。
而在这其中,别克GL8陆尚,是在最近上海车展前夕刚刚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三款车型的价格24.99万,26.99万,28.99万。尤其是是24.99万元的起步价,非常有吸引力!
因为作为一款插混车型,使用了1.5T 混动发动机,系统综合功率高达 292kW,综合扭矩达到 580Nm,动力强劲。车辆零百加速时间为 7.7 秒,80-120km/h 加速时间为 4.8 秒。
采用两档 DHT 电混驱动,能为用户带来顺畅丝滑的驾乘感受。电控系统功率密度达到行业领先的 40kW/L,大功率驱动电机可输出 160kW/330Nm 澎湃动力,峰值效率高达 97.8%,在加速和爬坡时更显轻松。
CLTC 综合续航里程高达 1420km,其中纯电续航里程为 142km,百公里综合油耗 1.25L,WLTC 百公里亏电油耗 6.68L。此外,车辆还支持 3.3kW 外放电功能。
所以这款车上市之后,迅速吸引了很多用户关注!
但是最受用户关注的24.99万元的先享版,配置是比较低的。比如说没有电动后尾门,侧面后排车门砍掉了一侧的电动滑动功能,并且没有提供辅助驾驶功能,仅有定速巡航。在 2025 年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一款常面临高速用车场景、跑长途较多的 MPV 来说,没有全速自适应巡航等辅助驾驶功能,会让驾驶体验大打折扣。
中低配版本(25 - 27 万区间)在座椅舒适性配置上有所欠缺,如中低配都只配备了电动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均不支持,后排娱乐大屏要到 28.99万的版本才有。相比同价位国产 MPV,GL8陆尚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显得不够出色。
车机芯片方面,使用的是骁龙 8155 芯片,流畅度不及 8295 车型。此外,前面的连屏中间有硕大黑空,四周黑框较粗,看起来比较低档廉价。
全系只有前面的小天窗,后排即便预留了位置,最高配也没有配备后排天窗。内饰质感一般,第二排座椅也只有28.99万的顶配有腿托调节。前后调节还是半手动的,缺乏按摩功能,与人们对 “舒适座椅” 的期待有差距。
所以想要实现比较舒适的体验,就只有28.99万元的尊享版,第二排座椅有了加热通风,有了腿托调节,后排也有了15.6英寸的娱乐屏!但是到28.99万之后,与中国品牌的豪华MPV相比,其实GL8陆尚就又显不足了!
MINI全面运动会杭州开跑!全新电动ACEMAN硬核挑战秀跨界全能实力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2025年6月30日,腾势汽车宣布亚洲首位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冠军赵心童先生正式成为腾势Z9GT车主暨全球代言人。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深圳比亚迪全球总部将腾势Z9GT车钥匙正式交付给赵心童先生。
哈啰也要做robotaxi!
电动时代驾趣不灭!高翔揭秘宝马「安全为锚+技术为翼」的驾控守护哲学
1. 豪华游艇设计 ·环抱式座舱+鸿蒙大屏 ·怀挡设计释放空间 2. 匠心材质 ·加拿大百年实木饰板(带产地坐标) ·纳帕真皮座椅+麂皮顶棚 3. 航空级座椅 ·前排分区硬度设计 ·后排带零重力模式+家用级按摩 4. 细节亮点 ·门板隐藏式氛围灯 ·防指纹哑光镀铬 ·蓝白双色主题......
20万级销量王者,比亚迪汉家族为什么能一直热销?
日产N7也有望率先“出海”。
对于国内新能源车行业而言,7月1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日,作为国内新能源的总龙头,比亚迪宣布从25年7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限时“一口价”,最高5.3万元的补贴戛然而止,此举让正准备购车的消费者措手不及
作为汽车工业科技的集大成者,F1这项运动本身,早已被无数真实上演的、甚至更为震撼的回归所塑造,这些故事才是真正的传奇。荧幕之外,赛场里那些从死神手中挣脱、或从低谷中爬起的真实车手,以及福特这样的百年汽车品牌对速度与激情的不懈追求,才真正定义了这项运动的勇气与韧性。
比亚迪汉家族交付破百万,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今天的李想,就是明天的魏建军?
哪吒汽车仍在招募意向投资人,这家车企还能等来“太乙真人”吗?
奇瑞汽车
尽管整个汽车行业都在说难,都在说卷,但这家车企仍然向业界展示了内卷的大环境下,如何能够高质量地高速发展。 7月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下称吉利汽车)公布6月销量数据:乘用车销量236036辆,同比增长42%,已连续10个月销量突破20万辆,今年1~6月,集团累......
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将于2025年7月12日至21日,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北京现代上半年销量逆势增长,是“技术积淀+产品定力+用户深耕”的必然结果!
近两个月以来,银行股持续走强,5月6日至7月2日,平安银行涨幅达16.46%,迎来向上拐点。
奇瑞半年成绩单出炉
BMW自动充电机器人完成概念验证,开启智能充电与泊车一体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