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极氪科技刚晒出的 2025 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漂亮得有点 “反套路”。总营收 220 亿,整车毛利率涨到 16.5%,综合毛利率 19.1% 创了历史新高,最关键的是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居然盈利 5.1 亿,而且连续三个季度赚钱。要知道前几年行业里还流行“新势力必须烧钱换市场” 的说法,极氪科技无疑用实际行动来了一波“反向操作”,实现中国新势力高端豪华市场销量第一。
当然,亮眼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背后那套 “极氪向上,领克向宽“ 的双品牌组合拳。举个直白的例子,极氪 009 光辉典藏版堪称“藏品级”的超豪华MPV;领克 900靠大六座 + 全能实力深受家庭用户青睐;极氪007GT上市首月也实现万台下线交付......
可见双品牌产品主攻细分市场不同,各司其职的同时还能共享技术。这波协同效应,力破外界“内耗”传言。放在行业层面看,极氪科技这波操作相当于给全行业提供了 “新思路盲盒”:多品牌协同不是互抢蛋糕,而是像切蛋糕一样精准分层,各自明确市场的同时还能共享技术降本;且技术自研不是烧钱无底洞,而是通过平台化反哺全集团,形成 “高端技术 - 规模分摊 - 持续盈利” 的正循环;高端化更不是跟风贴标签,而是用颠覆性技术重新定义品类标准。
再说技术这事儿,极氪科技简直把 “自研” 用出了新花样。极氪用SEA浩瀚架构、核心三电布局、自研自产电池、智能化突破、浩瀚超级电混等新能源关键技术,撕开高端市场的技术壁垒。光这一点就比那些靠买技术堆配置的品牌硬气太多。三电系统更绝,神盾金砖电池从 10% 充到 80% 只要 10 分半,V4 极充兆瓦桩单枪功率 1.3 兆瓦。就例如杭州那个超充站,他能同时给三台 800V 车型快充,总功率直接干到 1400kW—— 这哪是建充电桩,分明是给未来十年的补能需求埋技术伏笔。最关键的是,这些技术不是摆着看的花架子,极氪 9X 靠双 Thor 芯片 + 5 激光雷达把智驾硬件拉满,领克 900 就用同一套架构把简化版快速落地,技术反哺速度快到令外界惊讶。
但有人可能会说,高端化不就是卖贵车吗?但极氪偏要证明 “高端是靠技术堆出来的”。从第一款产品开始,极氪 001 把空气悬挂 + 电磁减震系统带进30 万市场,直接让全球猎装车销量从四位数爆涨到 15 万辆,每10辆猎装车就有7辆是极氪001;极氪009 光辉典藏版用金徽标、金腰线玩出 “中国汽车藏品属性”,在香港直接把埃尔法挤下神坛。这种高端不是靠 logo 溢价,而是靠实力和技术堆出来的,毕竟用户愿意为技术买单,这才是真・技术豪华。
当然了,一个品牌要想走得长远得,把得持续发展放在心上,这方面极氪科技也做得挺好。2024年,不少车型在安全方面揽了不少大奖,极氪001不仅在Euro NCAP和Green NCAP上拿下了“双五星”,还在细分市场里拿下了好几个冠军。极氪009拿到了C-NCAP五星安全认证,极氪009和极氪009光辉还都获得了中汽中心儿童优先绿色座舱认证。一直以来,极氪科技都在更新安全技术标准,还打造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低碳体系,同时联合用户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推动行业高质量转型,给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范式。这事儿其实挺不容易的,安全方面要下功夫,环保也不能落下,还得不时地和用户互动,极氪科技都做得“有模有样”。
5月21日,极氪智能科技正式发布《极氪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围绕“极氪式安全”“全链路减碳”与“公益链接用户”三大维度,系统性呈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成果。通过持续革新安全技术标准、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低碳生态体系,以及联动用户开展多元公益活动,极氪科技以创新行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范式。
当别的品牌还在纠结 “要不要做高端” 时,极氪已经用连续三个季度盈利证明:只要技术够硬、协同够顺、定位够准,高端市场不仅能站得住,还能赚得香。说白了,极氪的这份财报,与其说是财务数据的展示,不如说是给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递了张 “中国范式” 的名片 —— 原来多品牌可以这么玩,技术自研可以这么狠,高端化也可以这么实!
深蓝汽车官宣:姜海荣出任深蓝汽车总裁并首次公开亮相
2025年9月8日-14日,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于慕尼黑正式开幕,再次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瞩目的焦点。
问界M8纯电版开启全国交付,赛力斯张兴海为首批用户交车
买了这部车,天天被人问
1-8月累计70万辆销量背后,是上汽大众的守正与出新
男子竞拍玛莎款豪车却给一台“老头乐”,低速车销售何时能规范?
全新深蓝S07开启预售,同级唯一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SE,安全体验再进阶
双国家队认证!荣威M7 DMH把AI底盘的价格打下来了!
蓝电E5 PLUS先享版杀疯了!7.98万起 纯电续航165km!
日前,知嘹汽车从中国乘联会获取到了2025年8月份燃油SUV销量排行榜。根据公布的榜单来看,即便是受到新能源市场的冲击,燃油SUV市场的表现依然坚挺,虽有部分车型在中段周期偶有回落,但整体市场表现尚可。其中,吉利旗下的博越L和星越L分别位列榜单第一、二名,而一直发挥较为稳定的途观......
2026款丰田RAV4一亮相就成为焦点。作为紧凑型SUV领域的“常青树”,其过往超1200万台的全球销量与“耐开、靠谱”的金字口碑,早已为新车登场铺垫了超高的期待。此次新车在外观、内饰、动力等维度全面进阶,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再续传奇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第42届大河国际车展将于9月11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持续至9月15日。
9月9日钛7正式亮相,17.98万-21.98万的售价,精准戳中家用+潮玩需求。 4个版本全是“越级惊喜”:标配前双叉臂底盘、真皮舒芙蕾座椅(带通风加热)、天神之眼智驾;顶配直接上激光版智驾、四活塞卡钳,还能选装车载无人机,科技感拉满。7种外观+3种内饰+6套潮改,颜值党随便......
行人闯红灯,没让行,会被电子眼拍吗?
华为「五界」8月生存实录,同根不同命的背后
如今汽车行业,“AI”早已不是新鲜词——从座舱交互到驾驶辅助,几乎所有新车都宣称搭载了AI技术,可真正能通过官方认证、把AI深度融入车辆核心性能的却屈指可数。荣威M7 DMH的出现,恰恰打破了这种局面。它没有停留在表层的AI宣传,而是带来了一套官方盖章认证的AI底盘“黑科技”。
从加州跑道到中国空港:一场1.5万亿美元的天空竞速
11.49万起!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正式上市
新能源渗透率破55%,比亚迪62%最新销量目标达成率凸显行业韧性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一旦倒下,想“逆袭”十分不易,多少企业在市场浪潮中昙花一现,要么困于资金链断裂,要么输在技术迭代。但有一家企业却做到了,从濒临破产的边缘,最终成长为年赚40亿、打破日本垄断的全球第一,它就是河南宇通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