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再度来到5月末这一车企披露一季度财报的集中期。
新势力中率先披露一季度财报的小鹏,无疑是成绩优异的前者:9.4万辆的交付量、158.1亿元的营收,大幅缩减至6.6亿元的净亏损以及15.6%的总体毛利率……在汽车销售的“淡季”,仅在3月末发布了G6、G9两款改款车型的小鹏,取得如此成绩属实惊艳。
然而,这仅仅标志着小鹏高光时刻的开始。“令我倍感振奋的是,我们的增长潜力才刚刚开始释放。”从何小鹏直白的话语中不难听出,小鹏一季度交上的高分答卷更像是一道开胃小菜,驶入回报兑现期的小鹏,将多线并行,带给市场更多的惊艳。
一季度9.4万辆的交付量,甚至超出了小鹏自己的预测。
在2024年第四季度9.15万辆的交付量基础上,小鹏将2025第一季度交付指引上限定在了9.1万辆至9.3万辆。
即便是现在看来,这一销量目标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一般而言,四季度是车企销量推高的冲刺时刻,销量往往为全年最高,一季度则是行业公认的销售淡季。正因如此,一季度销量低于上一年第四季度几乎成为行业规律,尤其是在消费观望情绪浓厚叠加价格战预期强烈的2025年,一季度销量环比下滑几乎在所难免。
尽管如此,在行业规律和特殊情况的双重狙击下,只在3月中旬上新了G6、G9两款车型的小鹏,却以9.4万辆的交付量创下单季度交付历史新高,其330.8%的同比增长更是以3倍的速率跑赢了行业均值。
真金不怕火炼,在将9.4万的销量掰开了揉碎了后,反而更能体会到其实打实的含金量。
一方面,从月度数据来看,小鹏已经连续6个月交付超过3万辆,销量稳定的同时,也验证了其规模化的能力;而从车型上看,除却担当主力的MONA M03以及P7+,3月上新的G6/G9双子星,4月即贡献了7500辆的交付数据,为销量形成了有力补充。这也证明,小鹏不仅跑顺了车型节奏,车型的年度改款升级策略也发挥出了显著成效。
另一方面,在靠降价抢占市场、以牺牲利润换取销量的畸形竞争之下,小鹏上量的同时,经营质量也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财报显示,一季度小鹏总收入158.1亿元,同比大涨141.5%,15.6%的毛利率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143.71亿元,同比涨幅159.2%,汽车毛利率来到了10.5%,较2024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
平心而论,15.6%的毛利率水平在汽车行业或许并不算如突出。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就有赛力斯、小米、理想三家车企的毛利率超过20%,如果将小鹏现有的毛利率水平放在彼时的榜单上,也只能堪堪排到第9位。
然而,对于小鹏而言,这一成绩的取得却不容小觑。作为规模化效益典型的汽车行业,制造成本的逆差容易填平,但高昂的研发费用均摊下的成本才是真正拖累造车新势力盈利转正的真凶,小鹏15.8%的研发费用占比在行业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而在研发费用战比持续优化的举措下,小鹏的汽车毛利率已经连续7个季度持续抬升,印证了技术降本增效的成效和稳定性。
此外,供应链协同效应释放的规模红利,也开始发力。小鹏一季度的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现金储备更是来到了452.8亿元的高位,3个月的时间净增超33亿元,自我造血能力显著增强。伴随二季度全新车型G7剑指25万级SUV市场,满血版MONA M03 Max将图灵AI辅助驾驶普及到15万级别产品,扩宽的价格带将再度深深激活市场纵深,小鹏的产品矩阵体系化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其所带来的“厚雪”释放效应将更加强烈。
财报会上,何小鹏清晰列出了小鹏的三条增长曲线:核心增长曲线 AI 汽车、第二增长曲线全球市场,以及第三增长曲线人形机器人。
除却在第一曲线跑出正向反馈后,小鹏一季度在全球化和AI方面同样取得了较大进展。
全球化方面,小鹏在海外新增40余家门店,开拓了数个关键市场,包括欧洲的代表性市场英国、东南亚最大的市场印度尼西亚。在此基础上,小鹏一季度的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370%,在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出口继续排名第一。
横向拓宽市场的同时,小鹏也在纵向深耕,坚定开启全球品牌升维行动。香港“全球热爱之夜”,小鹏发布X9全球版,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其围绕AI和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米兰设计周,小鹏成为首批登陆的中国新势力车企,为欧洲本地化生产布局提速。
小鹏为何能在一季度取得如此成绩?何小鹏自己做了总结:“我认为,核心是小鹏在组织、产品、营销以及技术、经营的体系化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我们坚持技术上的AI驱动,经营上行稳致远的初步成效。”
而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小鹏认准AI技术的长坡价值,以AI全栈自研体系构筑技术长坡,拉开与行业代际领先差距。
一方面,小鹏以物理世界AI定义技术护城河,全球首个不依赖激光雷达的城区智驾方案(鹰眼视觉系统)量产。此外,720亿参数的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大模型已经开启研发,未来,通过与万卡智算集群配合,小鹏将以云端蒸馏技术降低车端部署成本。
另一方面,小鹏以技术复用撬动产业生态杠杆。通过智驾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的深度协同,跨场景移植年帮助小鹏降低了边际成本。
在多线并举的布局之下, 从一季度财报的点滴之中,不难发现:小鹏的单季度盈利临界点突破在即。
从规模化增长的量变到价值创造的质变,小鹏的盈利路径愈发清晰。在一季度强劲的增长势能之下,小鹏二季度10.2万至10.8万辆的交付指引,同比上升237.7%至257.5%,将以庞大的规模效应加速摊销固定成本。为此,何小鹏预计,公司将于四季度走向盈利,实现全年规模自由现金流。
透过一季度财报,小鹏验证了其以毛利率、现金流为代表的“厚雪层”与AI全栈自研技术构筑的“长坡道”形成的共振,正以强大的合力,助力公司跨越盈利临界点。伴随未来体系潜力的更大释放,技术复利下的雪球将会愈发稳固壮大,在全球智能出行的赛道之上,小鹏已经展现出了担纲长周期价值标杆样本的潜力。
长坡厚雪,浮躁市场中,驶入回报兑现期的小鹏,注定会带给市场更多的惊艳。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纯电续航540公里+800伏超充
东风奕派科技成立背后 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一大步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焕新上市。新车在“舒心品质、舒心科技、舒心驾控、舒心守护” 四大维度全面升级
【E汽车】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上市,12.99万元起
【E汽车】2026款大众途岳新锐上市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焕新,17.36万元起香不香?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
打造用户型汽车科技公司,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限时臻享价25.99万元起
超跑配置超值享受 星途星纪元ES增程全新疾影运动套件限量上市
奇瑞集团7月销售汽车22.44万辆,同比增长14.7%
2025 年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达 214.6 万辆,其中国外卖出超 47 万辆,同比增长 132%,超过 2024 年全年海外销量。比亚迪销量领跑全球市场。
长城皮卡1-7月全球累计销售11万辆,同比增长5.8%
很多车都有智能泊车,但能做到又快又稳还兜底的,目前只有比亚迪。我随机采访了一位燃油车车主,看看他是如何看待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全面兜底的?
比亚迪为自家L4级智能泊车安全兜底,这事儿其实公布有一阵子了,但是我发现很多人还是没有理解它的内容和意义。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
冰箱、彩电、大沙发, eπ008六座版,实惠量足的大6座SUV。
邓承浩200万“天方夜谭”目标 新深蓝战略规划出炉
极致聚焦,死磕精品,简单的8个字,毫无疑问正是目前市场所最欠缺的
7万级的纯电露营大空间—体验2026款宝骏悦也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