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卷速度”成为汽车行业的生死时速,如何在疾驰中确保行稳致远?英特尔“摩尔定律”曾定义半导体行业的迭代节奏——晶体管数量每18-24个月就会翻番。而如今,这条曲线正疯狂改写汽车工业的时间法则。
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汽车行业都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来开发一款车,后来日系品牌引入了并行开发的概念,开发周期缩减到了4年左右,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整车企业把开发周期提到了2-3年内,而如今部分新能源车企的产品周期已经压缩到18-20个月左右。
这背后既有新能源汽车的迭代由传统的硬件驱动变成软件驱动的技术推动在,也有消费者对智能化、电动化需求日益迫切的促因,越来越多的汽车行业车企无可避免的陷入了这场“研发速度竞赛”中。
但无论如何,在汽车工业中,产品质量始终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准,其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更是消费者安全和信任的基石。在开发提速的同时,做到保持安全质量和品质一致性成为新时代的难题。
谁能一边肩担研发提速,一边坚守品质?上汽大众用实际行动为这个难题写下标准答案。
如何实现开发效率突破?
当今汽车市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为一种真实写照,外媒统计了一份2024年全球新车上市数量排行。结果显示,去年有接近一半新车来自中国,数量达到79款,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高度活跃的阶段,车企们纷纷以内卷争速度,以速度抢市场。
市场产品换代速度对企业的产品迭代效率也提出了新要求,不跟上节奏就会“落伍”。一向以稳健著称的上汽大众也将开发周期从54个月缩短到了24-36个月,缩短了30%以上。
但与简单追求速度不同,上汽大众的效率提升主要是依托技术革新、流程优化与管理升级三个方面,在严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效率的实质性突破。
首先是以并联化研发模式,取代串联式:基于原有研发经验,上汽大众从项目验证阶段多个环节并联推进,有效简化各板块间的衔接与配合步骤。
其次,运用数字化、虚拟技术提效:上汽大众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和业内领先的虚拟技术,提升效率,同时也积累的大量的数据,继续赋能数字化开发。基于大量的数据和样本经验积累,在部分验证环节提效,例如加大台架试验样本量。
最后的“秘诀”是中德时差接力,紧密协作:上汽大众组建的全球化团队,能借助时区优势,通过接力式24小时工作模式,让产品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状态落地。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汽车市场,“速度”直接关联着面向未来的价值。上汽大众的“快”不是削流程、砍验证,而是凭借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系统性优化和中外合作的独特优势迅速完成加速,实现缩短研发周期能、加快推出新车型,提升企业市场应变速度等成果。
上汽大众这种“提效不缩水”的坚持,才是汽车进入摩尔时代应该有的克制和追求。
“速度竞赛”转向“质量马拉松”
正如一句古朴的谚语“甘蔗没有两头甜”,“研发速度竞赛”能带来更新鲜的产品体验,但某些车企用压缩验证周期、合并或省略流程环节的方式参与研发速度竞赛,也引发了一系列产品质量问题。
去年Q4,权威调查机构J.D.Power发布调查结果,中国车的产品问题大幅度增加。2024年的中国车整体数据,整个行业中每100台车的产品问题提升到了190个,同比上升9.3个,与设计有关的产品问题提升了9.1个,达到了84个每100台汽车。
在这个中国汽车市场最繁盛的时刻,消费者安全和信任却滑落到谷底,到底谁能让用户用得安心?
40年前,自1984年首辆桑塔纳轿车在中国问世,上汽大众将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引入,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40年后,上汽大众研发提速的同时仍坚守质量底线,发挥主机厂对产品定义的专业性,制定了从研发到制造乃至全生命周期的严苛的标准,以确保所开发产品的性能品质一致性。
我们可以看到,上汽大众的产品开发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开发阶段、批量开发阶段以及批量准备阶段,涵盖从项目立项到开始批量生产,每一阶段均有诸多环节和控制点,来保证阶段的任务目标和相应的技术、材质与品质要求达到标准,这正是企业体系实力的体现,也是40年价值观的贯穿。
尤其是验证环节测试,上汽大众给验证环节留足时间,在每一个重要环节和风控点都严格坚守品质标准,在开发中坚持不省略冬试、夏试、耐久测试等验证环节,遵循着“一场两站”的测试标准,保证“全天候”、“全路况”的测试验证,真正检验出汽车的性能与可靠性。
对上汽大众而言,品质检验有两种标准,第一层是“达标”,满足国家要求,也就是行业统一的底线。
第二层则是“超标”,也是大家常说的“看不见的品质”,上汽大众在开发过程中坚持把用户用得到的甚至用不到的都想到,保障产品在各种极端环境、极端工况下也能安全如意。随着电动车强势增长,上汽大众还增加了专项针对电动车的通过性测试。
在上汽大众的坚持下,“看不见的品质”正在成为“看得见的安全感”,这场“速度竞赛”也正在转向“质量马拉松”。德系制造的精髓在新时代并未被遗失,而是化为长期主义的基石,为上汽大众重塑中国汽车行业的质量标杆而添砖加瓦。
写在最后:
上汽大众对开发标准、流程环节、用户价值的取舍背后展现的是企业的造车观和价值观。四十年来,上汽大众始终坚守德系品质的核心——“质量是上汽大众的生命”,即使是在产业革命的关键期,也仍把内卷时代的“快”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与用户需求协调共进,这样的“快”永远服从于长远的“好”。视安全为底线、重视品质的企业价值观,也是2800万用户信赖的基石。
smart超级精灵日即将启幕 EHD超级电混首发:每一程,比增程更成
岚图港股接棒,东风“轻装”撤离。
全球首届豹友大会,方程豹两周年与豹友共绘用户生态新篇章
当下火热的港股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迎来国家队。 东风集团股份日前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说到特斯拉车机的语音助手,估计特斯拉车主们的吐槽可以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过也是可以理解,毕竟让一个美国品牌做中文语音助手,多少是有点难为人了。
前段时间零跑公布了他们2025上半年的财报,净利润由负转正,成为目前造车新势力中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企业。
预售不到7万的极狐T1,戳到谁的脊梁骨?
日前,广汽发布星源增程技术且同步向市场投放昊铂HL增程版,新车搭载60kWh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提供同级最长350km纯电续航,综合续航1369km。
阳光新能源“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闪耀合肥,掀起新能源电站科普热潮
江苏电动汽车用户可以“卖电”:晚上充电、白天卖电,方案如何?
一汽奥迪2025成都“绿马”鸣枪开跑 奥迪Q6L e-tron西部启航
陈震,国内汽车圈顶级车评人; 赛车星冰乐,一位活跃于微博平台的网红车评人。
今天我们探店的是于8月1日上市的,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 作为聚焦家庭出行的智慧座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的空间优势堪称同级翘楚。三排座椅布局经过黄金比例优化,即使身高180cm的乘客落座第三排,仍能保持舒适腿部空间,配合可灵活调节的第二排独立座椅,轻松满足“全......
还记得几个月前,曾闹得沸沸扬扬的“网红张教官魏牌高山8高速骤停”事件吗?
极狐T1:A0级车型超大空间装下5人8箱,15秒躺平大床+智能场景自定义,健康座舱好开不焦虑,领先星愿。
地平线HSD迎来重大升级 一段式端到端重新定义辅助驾驶体验
突发!
这几年汽车圈特别热衷于去纽北刷圈,如果一台性能车没有在纽北留下纪录那都抬不起头,但最近一台福特全顺面包车来到了纽北赛道,并且圈速比量产版小米SU7 Ultra还快!这是怎么回事?
东风集团股份(0489.HK)昨日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什么?百年奔驰,打开引擎盖,居然装的是宝马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