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各大车企纷纷发布了 “60天支付账期”声明,引发了很多讨论。大家可能不知道60天支付账期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去年国内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也就是网上讨论的账期时间,短则100天左右,长则240多天,而且这一数字还有逐年增加的态势。
事实上,零部件企业要成为车企的供应商,并且拿到账款,大致要经历招投标、验收、对账开票、审核、付款这几个基本流程。值得留意的是,前面提到的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其实仍属于“审核”阶段,审核通过后还要等60天账期才最终付款,前期工作都不纳入统计周期,所以零部件厂商从中标到最终拿到账款,其实远不止60天。
在一款车型的零部件供应商中,国际一线大厂的占比其实并不多,其余大部分是中小厂商。相较于一线大厂而言,中小厂商的资金实力、资产规模都要小很多,因此中小厂商中标获得车企某项目定点后,前期其实还需要借钱去推进项目完工。
换言之,车企的账期其实就是向供应商“0利率”借钱的时间,其对应的指标是车企财报中的“应付账款和票据”。应付账款和票据是计入车企总负债的,从2024年部分上市车企公布的信息来看,大部分车企应付账款和票据占总负债的比例都超过了50%,最高的能达到82.96%。不过,在老牌国际车企中这一比值被控制在8.99-12.49%。
既然供应商要垫钱做车企的定点项目,那么他们的资金成本大概是多少呢?目前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差异极大,例如像国内知名的一线大车企,在市场上发债的利率不到2%。而中小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直接发债,只能通过银行等机构借钱,借款利率通常在4-6%,资质较差的企业利率则会提高到7-8%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小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不仅面临账期长的问题,而且借钱利息非常高。
这就导致中小供应商的利润被进一步侵蚀,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不少上市的零部件企业净利润率勉强维持在2%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还有一些处于亏损状态。要知道,上市公司的状况还是比非上市的中小企业好的,那些连大家可能都没听过的供应商,处境会更糟糕。
人民日报:《为什么必须破除“内卷式”竞争?》
究其原因,还是国内疯狂的价格战大幅压榨了车企的利润,所以车企能给到供应商的报价和利润自然也就更低了。有个典型的反面案例就是丰田,2024财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丰田集团的净利润达到了惊人的约2360亿人民币,比所有中国车企净利润加在一起还要多一倍不止!
最终反映到账期上,2024年丰田供应商的平均账期是54.84天,远远优于国内车企平均182天的付款账期,甚至比这次多家车企联合宣布的“60天支付账期”还要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供应商现在依旧喜欢跟合资车企做生意的原因......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各大车企给出60天账期承诺后,供应商的处境就会立即好转吗?这里恐怕很难给出结论,首先大部分车企都目前仍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结算,承兑汇票相当于一张支票,如果是银行承兑汇票,供应商拿这张票据在约定时间去银行拿钱就行,至于车企自己开的商业承兑汇票,则是在约定时间找车企拿钱。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的约定时间一般是3个月以上,也就是说,60天账期+3个月以上的商业承兑汇票才是实际的付款周期。
除了承兑汇票之外,车企最常用的结算工具是“链”。链和商业承兑票据性质类似,都是车企自己推出的票据,只不过,链的承兑机构是车企自己的小金融平台。因为车企的金融平台本身信用不高,并且像“链”这种衍生的支付工具不被金融机构认可,所以流通性差。供应商如果想在约定时间之前用“链”去换钱,只能给车企的金融平台支付5-10%的贴现利息,相比银行承兑汇票0.7-1%的贴现利息高得多。本来让银行挣的贴现利息钱,车企现在也想挣,而且挣得更多。虽然供应商的利益再一次受损,但车企也因此获得了超额收益,并增加了降价的底气。
最后要补充的是,即便给出60天账期承诺,并抛弃商业承兑汇票和链等结算方式,也不能保证供应商能在60天内拿到钱。前面提过,一般的定点项目都需要经过投标、验收、对账开票、审核、付款这些基本流程,如果车企故意延长对账开票时间,那账款就迟迟不能进入审核阶段,连发票都没有审核,也就不存在名义上的“账期”了。总之,在未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之前,供应商要拿到应收账款还是比较难的。
以赛育才,以技赋能 吉利控股冠名2025-202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比亚迪于杭州发布 e-Bus 平台 3.0 及 C11 客车,千伏架构等革新,加速客运电动化
当炫彩运动遇见智慧科技:问界M8与全新问界M7亮相彩色跑
吉利控股冠名2025-202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文丨吴海珊 编辑丨林伟萍
比亚迪推出e-Bus平台3.0和全新客车C11,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实现“电比油强”
凭啥卖128万?仰望U8L鼎世版的底气与价值解析
在中国商用车行业激烈变革的2025年,有一个品牌以惊人的速度闯入主流视野——飞碟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357%、行业排名从第十四跃升至第六、新能源轻卡增速第一……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一个品牌系统性向上、坚持长期主义、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的战略成果。
9月16日,央视财经《硬核智造厂》聚焦广西柳州,通过全景直播展现东风柳汽71年造车脉络。央视主持人陈伟鸿、陈蓓蓓与东风柳汽刘小平书记、展新副总经理一道,带观众沉浸式体验这家老牌央企从“开创者”到“变革者”的跨越。
在中国商用车行业激烈变革的2025年,有一个品牌以惊人的速度闯入主流视野——飞碟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357%、行业排名从第十四跃升至第六、新能源轻卡增速第一……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一个品牌系统性向上、坚持长期主义、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的战略成果。
9月10日晚,欧拉品牌首款纯电SUV亮相工信部网站。随后,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也通过自己的社交账号发布了新车的侧面线条图,并配文“感谢大家对欧拉的关注!欧拉全新SUV就要来了,这台车绝对值得大家期待!”
从猛士科技到东风本田,一个汽车老将的“带电”突围战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账款支付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这份倡议得到了工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回应和支持。
9月15日,就在享界S9T上市前一天,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共同宣布,双方合作正式升级为“车企+华为科技全生态的战略共同体”。这不仅是两家企业合作的全面深化,更是一次组织体系与商业模式的“基因重组”,标志着华为智选车模式正式进入2.0时......
华为相较小米的优势,逐渐显露了。
2025 年 8 月的轿车江湖,像一场 “新旧势力的掰头”。翻开汽车之家销量榜单,前十席位里超七成被新能源车霸占,自主车企直接包揽前六;合资品牌只剩几辆燃油车,靠着 “大降价” 勉强留在牌桌
9月10日晚,在工信部发布的第39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长城欧拉全新SUV车型申报图亮相。随后,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利用其社交账号发布了两张欧拉全新SUV的侧面线条图,并配文“感谢大家对欧拉的关注!欧拉全新SUV就要来了,这台车绝对值得大家期待!”
中药行业的2025年上半年在业绩承压中度过,但下半年曙光初现——OTC渠道的韧性对抗院内市场的疲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创新转型悄然加速。在医药生物中的创新药已经成为焦点的当下,相对低调多时的中药赛道也在孕育沉默中的爆发。
800V快充+华为全家桶+350km纯电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