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电车眩晕症" 成为困扰众多用户的难题。这种由视觉与前庭系统感知冲突引发的生理反应,在频繁加减速、复杂弯道等场景下尤为明显。
而当雷军宣布小米 YU7 通过 "晕车舒缓模式" 将晕车发生率降低 51% 时,行业掀起了一场关于 "技术路径之争",究竟是依赖算法补偿的智能方案,还是深耕机械调校的传统底蕴更能解决晕车问题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于近日参与了一场堪称 "电车抗晕奥运会" 的专业测试,见证了东风本田 S7、特斯拉 Model Y、极氪 7X 三款主流纯电 SUV 的终极对决。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才是“抗晕”之王吧!
实测见真章
在本次活动,测试团队将战场设在专业试驾基地,模拟城市拥堵、山路弯道、非铺装路面等典型场景。碎石路颠簸如同按摩椅发狂,连续减速带化身腰椎粉碎机,S形弯道与急加减速编织成晕车者的噩梦地图。更有反重力摆件疯狂摇摆、水画布泼墨成灾、钢管风铃奏响刺耳交响的趣味测试,这些看似有趣的道具,实则是车辆稳定性的照妖镜。
其中当车辆以 20km/h 通过碎石路面时,特斯拉 Model Y和极氪 7X并不是太从容,前者的空气悬架虽能过滤大部分冲击,但车身出现明显横向摆动,后者的 CDC 减震器在连续减速带测试中表现出较强韧性,但后排乘客反馈 "余震感明显"。反观东风本田S7,凭借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结构,配合ADS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的毫秒级阻尼调节,车内震感十分轻微,其表现甚至不逊色于奔驰 S 级,其精密的机械调校功底可见一斑。
而当三车进行连续加减速测试时,特斯拉 Model Y 的瞬间扭矩释放,部分试车内出现 "头晕前兆";极氪 7X 的动力输出虽更线性,但能量回收系统在减速时产生明显拖拽感。而东风本田S7通过同源双电机的扭矩矢量控制,将动力曲线优化为渐进式输出,试乘员反馈 "加速过程如同呼吸般自然"。
最终在专业仪器检测下,东风本田S7的加速度变化率最低,角速度波动最平缓。数据不会说谎,看来传统车企的机械底蕴,才是对抗眩晕的终极武器!
零晕感背后的技术密码
在综合体验后,个人认为东风本田S7的惊艳表现,源自其五位一体的防晕体系,这既是本田技术沉淀的结晶,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
先说动力输出,传统电动车的突兀推背感,本质是动力响应与人体感知的时间差。不同于新势力追求狂暴加速,东风本田S7采用同源双电机系统,从踩下电门到动力释放仅需0.3秒,扭矩输出如丝绸般顺滑。工程师刻意抑制初段爆发力,让加速度曲线如深呼吸般平缓上升。试驾过程中,即使急加速超车,后排乘客也仅感受到轻微后仰,而非传统电车的 "被踹感"。
其次是制动黑科技,FCD 制动感知系统堪称东风本田S7的 "智能刹车管家",其通过毫米波雷达预判制动需求,在紧急制动时自动调整制动力分配,将传统电动车"撞墙式"制动转化为阶梯式减速。这种调校水平,甚至超越了部分豪华品牌燃油车。
再者是底盘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本是豪华车标配,但东风本田 S7却跨级拥有,同时50:50 前后轴荷比更是赋予了该车卓越的动态平衡性。车辆在加速、减速和转弯时,四个车轮可保持较高的抓地力,车身姿态更加平稳,有效降低了因车辆失衡而导致的晕车感。
此外还有减震系统,该车所匹配的ADS 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堪称路面状况的 "实时翻译官",其通过多颗传感器扫描路况,每 0.002 秒调整一次阻尼系数。在通过井盖等突兀障碍时,系统自动切换至 "柔和模式",将传递至座舱的振动能量衰减 70%;而在高速弯道中,该系统又能迅速切换至 "运动模式",提供更强的侧向支撑。这种智能调节能力,使东风本田S7总能在舒适性与操控性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点。
最后还有不得不提的优质座椅设计,该车的零压感头等舱座椅不只是舒适装备,更是抗晕车最后防线。座椅的三层填充结构更是暗藏玄机,表层的抗菌抗病毒面料提供卫生保障,中层的记忆棉精准贴合人体曲线,底层的高弹海绵则有效吸收路面振动。不过个人看来,抗菌面料在此刻显得多余,因为乘客根本不会晕到呕吐。
总结
通过这场别开生面的晕车测试,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在电动化浪潮中,传统车企的机械调校经验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而东风本田S7的表现便印证了本田工程师的坚持,通过悬架优化、动力响应调校等硬功夫实现的稳定性,比单纯依赖算法补偿更具普适性。或许现场教授所言:"从源头上减少感知冲突,比事后补偿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晕车问题"。
15万级价值之选,新能源方盒子销冠iCAR V23!
15.69万起 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SE 全新深蓝S07开启预售
零跑B10值不值得买,来听车主全方位评价!
提起传统品牌的电车,大家往往嗤之以鼻。但这台车能够颠覆你的认知!
千元机价格,旗舰机性能!iQOO Z10 Turbo+游戏帧率稳到飞起!
比亚迪全球化战略效果明显,用一组欧洲数据让特斯拉破防!
独立!陆付军想凭212和锐胜崛起,靠谱吗?
9月9日,比亚迪最新开创之作“大五座天花板”——方程豹钛7正式上市
3分钟了解一款车,闲聊小米YU7的驾乘表现到底如何?
以“情感新奢”重塑未来出行 阿维塔闪耀慕尼黑 其概念车全球首秀!
今天和大家聊聊上汽奥迪E5 Sportback,虽然名字听着像是辆轿跑,但你可以把它当做旅行车,空间宽敞,操控表现出色,一款让你开着很有快乐感的电动旅行车。
北京越野BJ40成为八月份越野车冠军车型,坦克依然为品牌销量冠军
比起闷热不适的传统入耳式耳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开放式耳机。但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耳机产品,要如何挑选才能避免踩坑,选择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款式?今天我将结合这些年来的经验,教大家学会如何去挑选。
BJ40燃油成功拖拽普拉多,中国汽车工业实力强势崛起!
丰田亚洲龙13万出头就能拿下?燃油和双擎版本如何选?
理想VLA智闯纽北首测,同路线对比强了多少?
不用公式的魔方怎么玩?来看看这款心电小精灵舒尔特魔方
除了高性价比,小鹏G7还有哪些爆款潜质?
五菱扬光冠军版:五菱红标+宁德时代,双冠为创富加速
比亚迪在欧洲卖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