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紧凑型SUV市场陷入拉锯战:燃油车竟然守住了半壁江山?

紧凑型SUV市场陷入拉锯战:燃油车竟然守住了半壁江山?

百姓评车 1032浏览 2025-07-21 IP属地: 未知

尽管当前新能源车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销量规模持续扩大,但结合2025年6月及上半年的紧凑级SUV细分市场最新数据,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

紧凑型SUV市场陷入拉锯战:燃油车竟然守住了半壁江山?

从销量榜单来看,前十名中,"带电"的紧凑型SUV仅仅占据4席,剩余全都是传统燃油车型。如星越L、丰田RAV4荣放、本田CR-V等,新能源车型入围有比亚迪宋Pro DM、零跑B10、比亚迪海狮05EV、比亚迪宋PLUS DM。单从品牌层面看,比亚迪是最大赢家。从油电两个“对立”阵营来看,燃油车仍然有着相当统治基础。

有人会说,你看10万以内小型车,还有20~30万的中高端车型市场,情况完全改观。前者,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以绝大的优势领跑细分市场,后者,特斯拉Model Y、问界M8、小米SU7则是风头正劲,全面压制燃油车。只有紧凑级SUV市场,燃油车仍抱有超强战斗力。

这样的场景颇耐人寻味,在整体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的大背景下,紧凑型SUV却成为了燃油车顽强抵抗的"战略要地"。双方呈现出激烈拉锯的态势。

传统燃油还有一战之力

燃油车在紧凑级别SUV市场之所以“屹立不倒”,新能源车型的替代速度明显放慢,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重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消费者心理到厂商策略,燃油紧凑型SUV构建了一套难以被迅速攻破的“防御机制”。

紧凑型SUV市场陷入拉锯战:燃油车竟然守住了半壁江山?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紧凑型SUV消费者的年龄分布呈现出以中年群体为主的特征。多份报告显示,紧凑型SUV的主力消费群体集中在25-44岁之间,其中31-40岁占比最高(约38.3%),其次是26-30岁(25%)。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通常处于事业稳定期,家庭需求(如空间、安全性)和实用性(如燃油经济性)是购车的主要考量因素。相比之下,小型车消费者更年轻化(如19-24岁占比更高),偏好时尚和经济性,与紧凑型SUV的“稳妥可靠”需求形成差异

在这里,我们不能认为这类人群对新能源车型接受程度不高。确实在使用场景上,这些中年群体还是以求稳为主。紧凑型SUV往往是集合了家庭出行、上班通勤、长途出游,还有复杂路况通过性等诸多功能,而新能源小型车主要还是以城市短途通勤为主,在更多出行场景上存在短板。燃油车"即加即走"的能源补充方式,在用户进行跨城出行时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性。

紧凑型SUV市场陷入拉锯战:燃油车竟然守住了半壁江山?

此外,车企的战略抉择,也使得燃油车延缓了败势。比如吉利、长安实行"燃油+新能源"双线作战,既要又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转型更是受到诸多掣肘,进度不快,不得不依靠燃油车型维持市场份额。产业链与配套设施的现状也为燃油车赢得了喘息空间。燃油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建立起覆盖全国范围内的服务体系,而新能源车型特别是新势力品牌在这方面仍存不足。特别是在低线城市和乡村地区,燃油车的维修便利性明显优于新能源车型。"我们这里新能源车一旦出现问题,往往要等上一两周才能得到专业维修,这劝退了很多潜在买家"。

新能源正在积极突破

面对燃油车在紧凑级SUV市场的优势,车企们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积极寻找突破口,逐步收获市场份额。尤其是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传统车企。

比亚迪和吉利凭借DM-i超级混动系统和雷神EM-i超级混动系统,成功打造一系列爆款车型。比如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吉利的银河系列。销量方面,2025年1-6月,比亚迪宋家族总销量为‌212,589辆‌,吉利银河系列累计销量达‌548,408辆‌,同比增长232%。

紧凑型SUV市场陷入拉锯战:燃油车竟然守住了半壁江山?

必须要承认的是,凭借超级混动技术,比亚迪和吉利的插混车型结合了燃油车和纯电车的优势,既保留了燃油车的续航便利性,又提供了纯电模式的环保体验。这种动力组合设计降低了消费者对技术变革的抵触心理,尤其对传统燃油车用户而言,插混车型无需彻底改变用车习惯(如依赖充电桩),因此被视为一种“温和”的过渡选择。

消费者在面对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和充电设施不足时,插混车型的“可油可电”特性显著降低了购车决策的心理门槛,成为从燃油车转向纯电车的“缓冲带”。

智能化优势构成了新能源车型领先于燃油车的关键筹码。新能源车型采用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为高阶智能功能提供了硬件基础。2025年上市的紧凑型新能源SUV已普遍标配L2.5级辅助驾驶系统,高配车型甚至搭载城市NOA功能;而同级燃油车受限于传统机械平台,智能化水平往往落后一代。例如,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将智能驾驶成本下探至7万元级车型,而燃油车即便搭载L2+系统,其响应速度和功能完整性仍存在明显差距。智能座舱的体验鸿沟同样显著。新能源车型普遍支持OTA升级和多屏联动,而燃油车用户则频繁投诉车机卡顿、导航滞后等问题。

紧凑型SUV市场陷入拉锯战:燃油车竟然守住了半壁江山?

不过,燃油车也并没有完全故步自封。即便是被认为是落后的合资品牌也在通过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进行技术合作,比如大众和小鹏,完成新能源化转型。更何况吉利、长安本身就已经积累了不少新能源技术。也就是说,燃油车的产品形态也在发生改变。而不是大家记忆中老旧僵硬的印象。

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是新能源汽车产品,还是燃油车,其实大家都在进步和发展。两者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多元场景下的共生共存。

百姓评车

汽车产业的进步绝非单一技术路线的独舞,而是燃油与新能源在环保、效率、体验等维度持续迭代。未来的核心是“绿色化”而非简单的动力形式之争。在技术融合与市场分化的双重驱动下,这种“共生进化”将重塑车市形态。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950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