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圈残酷生存法则:应试思维高于一切

车圈残酷生存法则:应试思维高于一切

互联网评 33浏览 2025-07-26 IP属地: 未知

在车圈,应试思维不再是贬义词,而是生存甚至爆火的不二法门。

当创新成为最大的风险,复刻便成了生存必需品。无数毁灭与陨落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考场里,标准答案比天马行空更有价值。

当李想坚持在理想i8上沿用L系列车尾内饰设计,面对“缺乏创新”的质疑淡然回应“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时;当雷军通过海量试驾拆解几十上百款车型,最终推出与Model Y参数尺寸相仿、价格更低的小米YU7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生存密码已昭然若揭:应试思维正在碾压创新冒险

这个行业的黄金法则不再是颠覆与突破,而是精准对标、高效复刻与安全跟随。如同考场上的优等生,车企们不再追求天马行空的解题思路,而是反复演练经典题型,将标准答案打磨到极致。


市场拐点,应试思维的生存土壤

2025年的中国车市,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裂变。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乘用车总销量达1089.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以545.8万辆的销量首次超越燃油车,渗透率突破50.1%的历史关口。在这片红海中,SUV占据新能源增量的六成以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价格战硝烟弥漫中,行业平均利润率被挤压至4.3%的生死线,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65款车型在一周内集体降价,最高折扣达五折的残酷现实,迫使车企从创新幻想回归生存现实。有券商行业分析师预判,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700万辆,市场占有率逼近58%。当增长空间逐渐收窄,“安全得分”比“冒险突破”更具现实意义。

新势力阵营的洗牌更凸显应试思维的紧迫性。零跑首次登顶新势力销量榜,华为、小米等跨界者携生态优势切入,曾经稳固的“蔚小理”格局在理想涉足纯电、蔚来向中端下沉、小鹏从只驾转向极致性价比的路线分化中瓦解。创新者的死亡率远高于跟随者——过去几年退场的威马、极越等品牌,无不是倒在过度追求差异化的路上。

不管是站稳脚跟的理想,还是问界,至少在设计上能够看到不少成熟品牌的影子。而小米的崛起则是应试哲学的巅峰演绎

雷军团队用近乎学术研究的方式拆解行业标杆:通过上百款车型试驾建立数据库,采用“三问法则”深度访谈用户需求,最终推出YU7这款精准对标Model Y的产品——以中大型SUV的尺寸配置,卖出中型SUV的价格,实现1小时大定28.9万辆的行业神话。这种“以大打小”的策略本质是考场上的压轴题解法:用超纲资源解标准试题。

小范围曝光的小米YU9,更是将应试思维推向新高度。这款车长超5米、轴距或将超3100mm,作为增程全尺寸SUV,直接对标理想L9与问界M9。而后者则是被市场验证过的产品和技术路线。

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互联网评:小米纯电起家,如今涉足增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体量SUV的电耗问题难以解决,而被市场证明有效的路线就是增程。理想也好问界也罢,还有更高端的仰望无一例外都采用了这一路线。高端人群反而更加保守,对于电耗焦虑更高,增程更容易被这一群体接受。当所有参数都精准对标成功车型,创新风险被压缩到趋近于零。

回看开创了家用SUV答题模板的理想汽车。当李想力排众议在i8上沿用L系列尾部设计和内饰时,实则是将“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标准答案写入新考卷。尽管有人吐槽设计缺乏突破,但市场数据证明其正确性:i8预售首日订单超预期。

市场的残酷性就在于评判标准永远是生存还是死亡,而不是有没有创新。对于理想首款纯电车型mega的失利,大多数人归因于负面舆论,理想内部似乎也认同这一观点。但在一位理想早期投资人看来,理想maga的失败最重要原因还是外观的创新性太强,市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中国新能源市场看似是个极其激进的市场,但仔细分析销量就会发现,中国的新能源消费者其实非常保守。他们只认可已经被验证过的外观以及动力,这点从复刻车型和增程的热销就可见一二。

摔倒之后立刻退回安全区,是理想汽车的聪明之处。只在细节层面微创新才是生存和不败的关键,这一刻,中国那句谚语“枪打出头鸟”的含金量还在上升。这种“在框架内优化”的策略,恰似优等生用已验证的公式解变型题。

无聊内卷的代价,创新无人区的真空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应试思维展现出极端的风险控制倾向。当特斯拉Model Y L加长轴距150mm推出六座版,当理想i8采用800V平台却延续家族设计,当小米YU9直接复刻理想增程方案——头部玩家的每一步都踩在已验证的成功路径上。

电池技术路线更是应试思维的典型样本。2025年上半年,LFP电池以81.4%的装机份额碾压NMC三元锂电,后者份额萎缩至18.5%。连售价接近百万产品在电池创新上,都宣告高成本创新的退场。安全、稳定、低成本的技术方案成为共同选择,正如考场中选择最稳妥的解题方法。

边缘玩家的困境反证了应试的必要性。贾跃亭的Faraday Future采用长城魏牌高山换标组装FX Super One,却因缺乏核心答题能力陷入死亡循环。岚图早期对智能化的犹豫使其不少车型“生不逢时”错过风口——在严苛的评分体系下,偏题与漏题同样致命。

应试思维正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合资品牌放下身段抄写中国答案:某合资品牌带队考察中国车企后,将商品企划、研发和造型全面本土化。单一车型上市50天大定破两万,登顶合资新能源榜——当老师开始抄学生作业,意味着应试体系已全面成熟。

供应链开启成本极限挑战。零跑CEO朱江明喊出“中大型SUV卖5万合理”时,背后是零部件通用化率88%带来的边际成本优势。其14.9%的毛利率(超越小鹏,逼近特斯拉)证明:在价格战考场,成本控制是最硬核的解题能力。

政策监管则为这场大考设定红线。当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萎缩,17家车企成立“反内卷联盟”规范账期和返利。岚图CEO卢放对此直言:“无序竞争必然导致垄断,最后受伤的是用户”。这种监管恰似考场纪律,确保竞争不失控。

当所有玩家深耕存量市场,技术无人区正在沦为禁区。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BEV市场份额虽提升至61%,但公安部车辆保有量统计显示,BEV在新能源中的占比实际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这表明真正突破性的纯电技术进展缓慢,市场增长更多来自成熟方案的复制。

更值得警惕的是生态锁死效应。“人车家全生态”看似无懈可击,但另一方面,单一生态可能沦为信息孤岛。如同考场优等生进入社会,标准解题能力难以应对复杂现实——特斯拉因产品线老化导致加州Model Y注册量暴跌37%,证明复刻自身成功都难以持续。

创新匮乏的代价已在高端市场显现。50万元以上价位中,除仰望U8凭借极致技术突围外,其余玩家仍在“冰箱彩电”层面内卷。有报告指出:“2025年新能源SUV的甜蜜点已锁定30万区间,这是兼顾品质与成本的平衡点”。当价格成为核心竞争维度,真正的技术创新更显奢侈。

有限创新,严苛规则下的生存智慧

中国车市的残酷现实是:创新必须依附于应试才能存活。小米YU7在复刻成熟设计方案的同时,让续航和生态体验进步一优化;理想一边沿用内饰设计,一边用更低地风阻系数刷新空气动力学纪录——在框架内寻找突破点,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

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智慧,甚至延伸到海外市场拓展。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出口达105.6万辆,同比增长74.3%。但不同于国内主推BEV,出口中PHEV增速反超BEV——因应欧洲等市场政策偏好调整技术路线,正是全球考场中的差异化答题策略。

未来,当特斯拉Model Y L与理想i8在展厅正面交锋,当合资品牌用中国方案反攻新势力,这场考试已进入加时赛。未来的赢家或许属于这样的考生:手握标准答案纸笔,却在答题线边缘悄悄写下新的公式。

应试思维下真正的离经叛道,不是推翻考桌,而是在标准答题框内,用阅卷人看得懂的方式写下新解。正如特斯拉加长Model Y却不改设计语言;理想复用内饰却重塑空间效率,有限创新比颠覆更需要勇气与智慧

当创新成为奢侈品,复刻便成了生存必需品。在2025年这场生死大考中,车企们用集体动作证明:最安全的生存方式,恰恰是在严苛限制中寻找自由。当所有玩家都成为“好学生”,最终的胜出者将是那个最懂考试规则的人。

在中国车圈生存的第一课不是理解消费者的激进和对创新的渴求,而是读懂保守为前提的需求与欲望。

鲁迅先生曾于《无声的中国》中写到:“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百年时间过去了,中国市场对这样的神判断给与了强有力的回应。

如此看来,在车圈想要生存,重读鲁迅很有必要。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互联网评 85粉丝    133作品 关注 洞察出行未来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