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华为即将发布,但车企重新布局,L3级自动驾驶会延期吗?

华为即将发布,但车企重新布局,L3级自动驾驶会延期吗?

路咖汽车 2335浏览 2025-07-29 IP属地: 未知

WAIC 2025的现场,并不能支持汽车圈里高喊下半年量产L3自动驾驶的野心。

越来越多车企发现,只搞定L3级自动驾驶,并不意味着能在车圈完全胜出。

距离所谓的汽车行业分水岭,如今还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而随着政策的不断改变,车企的推进节奏,尤其是研发节奏,也在明显发生变化。最核心的变化有2个,一是,L3级自动驾驶未必能够帮助车企建立完全杀穿全场的领先作用,二是,和消费者一样,技术也在回归冷静期。

比如,吉利和比亚迪等车企,正在把更多的研发主线放在了驾舱融合上。再比如,今年上半年十分激进的L3级自动驾驶目标,目前也不再是舆论场上角力的武器。

再随着WAIC 2025的召开,所有头部玩家都打出了最新的牌,业内和业外都开始对“自动驾驶”重新思考。

舱驾融合,对消费者的必答题


越来越多的车企反应过来,只拿下L3级自动驾驶,即便是价格做到够低,也不一定能把车卖好。所以,现阶段,越来越多车企开始重修之前未完成的课程。

舱驾融合,这并非是新鲜概念,早在2023年时,就有很多车企开始推动舱驾融合的系统性工程。车企认为这是下一个阶段的重点技术攻关,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远比智能驾驶辅助、城区智驾辅助无聊的多的技术。几乎没有人对其有特别多的关注,因为消费者根本感知不到。

如果用产品经理的话来说就是,“没什么场景应用”。

而所谓舱驾融合,其实就是字面意义。就是将座舱域和智驾域集成到一个高性能计算单元中,同时支持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可有效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整车成本。

读下来就能发现,这和C端没什么太大的关注,更多只是B端的游戏。但,因为智驾辅助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迭代速度过快,随着2025年N多家车企立下了L3级自动驾驶的FLAG,舱驾融合又开始成为必答题。

当车辆真的能够在某些时速下执行有人类监督的自动驾驶时,告诉消费者,你可以在车里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好,能够真正刺激销量的故事。

毕竟,在车里玩手机这种事,是和当下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的。而且,一旦真的能达到很多人所认可的,不用怎么管车辆这种驾驶状态,车内的大屏如果很多时候只是个摆设,这将不止会被吐槽,甚至可能成为让销量下降的导火索。

至于解题方案,目前的技术路径也已经基本清晰。已经提出的包括理想汽车、吉利汽车,稍后预计很快将发布的还有比亚迪。其技术路线都是,提供一个AI Agent,给人类提供主动服务,或者像人一样的操作。

如果你现在开的车,带有智能座舱功能,那就很容易理解AI Agent的厉害之处。现有的使用逻辑是,人类通过语音或者手势等等,向车机发出指令,车机来执行导航、多媒体或者是空调、彩电等方面的控制。

而有了AI Agent之后,就变成了,人只需要提出想法就好,车辆来沟通座舱内各种功能的协作。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反应速度更快,执行操作更快。

更进阶一些的话,是之前很多车机无法做到,或者做不好的功能会被得到优化。比如要看什么电影,就可以直接说去XX平台看XX,系统就能快速完成。

还有,当车辆开启自动驾驶功能时,车里的场景还能拓展到,戴着VR看电影等等。所以,这就能很好的回答,只做L3级自动驾驶并不能轻松搞定销量,而是要完成对生态的搭建。

当然,最终极的目标依然是,座舱和智驾辅助(自动驾驶)共同使用一块极高算力的芯片,流畅度会比现在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总之,交卷者越来越多。

WAIC 2025里,吉利把一系列大模型整合成了Agent OS预览版,上述所提及的座舱、娱乐、AR等功能已经落地。而且,车机还可以进行AI创作歌曲、文案等。吉利银河M9很快就将发布,之后年底的极氪9X,因为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所以应用场景也会很多。而按照我们掌握的消息,比亚迪的旗舰品牌仰望,也有望在近期发布相关的舱驾融合技术。

L3级自动驾驶,还不是销量保证者?


其实,需要的注意的一点是,吉利和比亚迪两家头部车企,在中国市场有着近1000万台的年销量规模。二者所共同做出的动作,也基本上等同于会影响后续行业发展的信号。

而在舱驾融合之中,也有少数新势力做的不错,涉及的企业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鹏、蔚来、零跑等,小米后续肯定会加入,但目前信息不明。

而从技术迭代来看,现如今有着技术的区隔与代差。因为舱驾融合需要有着极高的本地AI算力,此前预计会在2026-2027年芯片才基本能够达标。

比如,接下来车企都要争高通骁龙,所以,非8797芯片的车企们最新的应用逻辑是,和小鹏一样加个座舱的AI域控。这需要大量的AI优化,去辅助座舱的的一些功能应用。

其实当前的核心问题是,尽管AI一词当前看着非常火热,但距离真正实现自动驾驶之后的场景,还有很明显的距离。因为,目前对外展示过此类技术,且有一定进展的车企只包括,吉利、比亚迪、小鹏、特斯拉,其他的一系列车企则要依托于骁龙汽车平台至尊版(QAM8797P),包括理想、蔚来、零跑、岚图等。

所以,自动驾驶和舱驾融合,就好像是看电影和听声音的搭配一样。只有自动驾驶,没有舱驾融合,这甚至类似于看了个哑剧。

不过不管怎么样,2个月内,我们就要见到第一批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抢发者是华为乾崑ADS4。它的顶配Ultra版本,将推出L3级自动驾驶的商用解决方案,而余承东也早在2024年10月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进行了预热。

眼前,摆在华为面前最大的问题首先是,它如何做自动驾驶,主要是能给到什么样的技术参数上限,其次是,是否具备足够好的舱驾融合能力,最后才是价格,以及能否在城区自动驾驶等话题。

先说最重要的第一性问题,华为乾崑ADS4能给到怎样的技术上限。在初期的SAE分级中,L3级自动驾驶的运行速度为60km/h,而考虑华为车BU在7月的中国汽车论坛上最新的官方说法是“9 月份会首发面向 L3 技术架构的高速商用解决方案。”

余承东此前已经多次提到 ADS 4 今年第四季度将实现高速 L3 商用,2026 年之后实现高速/城区低速 L4。华为首发L3级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目前的L3级DRIVE PILOT在特定条件下,如今允许驾驶员在最高95km/h速度下使用。而奔驰和宝马,目前都将130km/h作为L3级自动驾驶的最高速度研发目标。

所以,按照华为一贯以来对标奔驰和宝马的做法,它大概率是要超过95km/h时速的。这样,也才能让系统在日常生活里具有实用性,毕竟在中国的高速公路上,开到90km/h的时速,显然是懂的都懂。

第二个挑战则是舱驾融合,诚然目前越来越多新车正在应用鸿蒙座舱5,但对比起头部车企来说,鸿蒙座舱5目前尚不能排到绝对领先的梯队。运行的速度相比之前有了不小的提升,但娱乐生态上还有很明显的提升空间。比如,尚未接通社交媒体软件,比如,并没有打通全网的影视资源,比如,还无法通过大语言模型来识别车内和车内正在发生什么等等。另外,华为虽然早在2019年就入局了VR眼镜,但后续的进展不足。

第三个挑战,反而不算大的问题,因为目前华为在汽车圈的深度合作产品,呈现出的局面是“越贵越好卖”。百万元级的尊界S800,单周新增的大定量在700台左右,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L3自动驾驶的价格根本不是问题。

而除了这些之外,它所面对的挑战还包括,在相关法规还未出炉之前,如何给到驾驶者除了技术之外的财产托底等。

总之,身为中国相关领域表现最好的企业,华为车BU如今也面对着大量的挑战,这些挑战在共同证明着,只是拿下L3级自动驾驶,并不意味着稳赢局。

顶级企业尚且如此,其他企业和华为的差距明显,所以遇到的挑战也会更大。

目前已经官宣了L3级自动驾驶目标的车企如下:

华为乾崑ADS4将在9月推送,尊界S800将首发,但目前的宣发材料中,尚未明确自动驾驶相关方案;

小鹏汽车的说法是,2025年年底,推出真L3级别软件和硬件冗余能力的自动驾驶;

理想汽车的说法是,希望在2025年年内,实现L3有监督智能驾驶;

比亚迪的说法是,预计在2025年,在仰望上率先推送L3级自动驾驶能力(法律允许条件下);

吉利汽车的说法是,极氪计划在其新车型9X上搭载面向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系统;

广汽集团的说法是,将在2025年内启动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上市销售;

长安汽车的说法是,2026 年长安天枢智驾将实现全场景L3 级自动驾驶;

奇瑞汽车的说法是,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L3技术上车。

以上能够看出,部分车企的说法里夹带了不同的定语,同时再基于最新的车企研发重心转变,目前很多车企并不具备舱驾融合能力,有着技术上的缺失。

写在最后:

L3级自动驾驶有没有可能晚于公众的预期推出?

答案,其实有迹可循。一面是,只有自动驾驶并不能形成很好的商业闭环,或者说对于企业本身性价比较低,因为变现能力尚且不足。就比如,舱驾融合没有全面打通之前,其实吸引力一般。

另一面是,很多车企的说法本身就添加着不少的定语,也为具体的落地时间留出了弹性。

还有,在WAIC 2025上,车企们的宣传反而进一步回归冷静。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