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鹏P7+转向管柱“偷偷打胶”事件,或影响整个品牌社会舆情

小鹏P7+转向管柱“偷偷打胶”事件,或影响整个品牌社会舆情

敢动派 1369浏览 2025-08-04 IP属地: 未知

近日,小鹏P7+转向管柱“偷偷打胶”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多名车主反映,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车辆转向管柱接口被售后私自涂抹结构胶,以应对因防水设计缺陷导致的转向失灵问题。这一行为不仅暴露了产品质量隐患,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信任,为小鹏汽车乃至整个新势力阵营敲响警钟。

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拆解分析,小鹏P7+转向管柱接插件存在防水设计缺陷,未达到底盘线束IP65的防水标准,导致水汽侵入引发短路,进而造成转向系统失效。面对这一系统性缺陷,小鹏售后未选择主动召回或更换改进部件,而是通过“打胶”这种低成本、临时性的方式掩盖问题。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偷偷打胶”,维修记录甚至被标注为“已取消”,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践踏。

目前,已有超400名车主组建维权群,要求召回问题车辆。事件暴露出小鹏汽车在品控管理、售后响应、质量管控方面的系统性漏洞。作为新势力车企,小鹏本应以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竞争力,但此次事件却暴露出其为了短期销量和成本考量,牺牲了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更严重破坏了品牌信任基础。

此次事件对小鹏汽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冲击。在社交媒体和投诉平台上,关于P7+转向失灵的投诉高频出现,甚至引发了对小鹏其他车型的质量质疑。若小鹏继续采取“打胶+保密协议”的应对策略,而非主动召回、透明处理,其全新P7车型乃至整个品牌都将面临更大的舆情风险。历史证明,因质量问题消极处理而导致口碑崩塌的品牌,最终都难逃市场淘汰的命运。

小鹏P7+“偷偷打胶”事件,暴露出新势力车企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质量管控的忽视。技术创新是新能源车企的生命线,但绝不能建立在用户安全之上。主动召回、透明应对,远比公关遮掩来得更有价值。对于小鹏汽车而言,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坚守质量与信任的底线,否则,再漂亮的销量数据终将化作海市蜃楼。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敢动派 6.4万粉丝    5228作品 关注 敢动派 最专业的suv评测导购节目集群。倡导探索精神与分享精神的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