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传统豪华车,不香了?

传统豪华车,不香了?

汽车公社 2569浏览 2025-08-12 IP属地: 未知

7月1日,鸿蒙智行即迫不及待地发布了6月新车销量——5.27万辆。


其中,最畅销的问界贡献了4.46万的数据。鸿蒙智行销量海报的下方,两行小字尤其明显:“39个月内实现80万累计交付创达成速度纪录”。


8月7日,乘联分会的中国汽车半年的进口数据姗姗来迟。


上半年,进口汽车22万辆,其中,6月进口车辆4.3万辆。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所发的文章中,第一句话的结尾同样引人瞩目:“这是近期少见的1-6月下滑。”


根据以上两段的已知信息,不难得出一个结论:6月中国进口车总量还未超过问界一个品牌的销量。


传统豪华车的困境不止于进口车数量的与自主豪华品牌的崛起。


上半年,捷豹、凯迪拉克降到15万元,玛莎拉蒂价格收缩至40万元,保时捷、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净利润无一增长……


承压之下,传统豪华车的转型迫在眉睫。


01接二连三的“巨大下滑”

“2025年1—5月进口汽车18万辆,同比下降33%,这是近期少见的1-5月巨大下滑。”


“2025年1—6月进口汽车22万辆,同比下降32%,这是近期少见的1-6月巨大下滑。”


同样的开头,同样的巨大下滑,不过进口车的下降趋势已不再是少见。回顾历史,2014年进口车销量曾达143万辆的历史峰值。


然而自2018年起,进口车市场规模持续收缩,至今未见回暖迹象。截至去年,进口车总量已萎缩至约70万辆,且主要依赖豪华品牌支撑。


今年上半年,进口车下滑态势进一步加剧,销量仅为22万辆。其中,雷克萨斯“一枝独秀”,以9.1万辆的销量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同比增长12.2%。然而“一花独放不是春”,除雷克萨斯外,进口车阵营亮点寥寥,部分豪华品牌跌幅甚至超过50%。


即使表现相对企稳的雷克萨斯,也暗藏危机。短短几年间,其销量支柱ES系列便从昔日加价抢购的巅峰,跌入以价换量的境地。最新上市的2025款ES,裸车价已降至20万元区间。



采取降价策略的不止雷克萨斯一家。5月,全新上市的凯迪拉克XT4,入门的1.5T版本售价15.99万元,即便顶配也不足20万元。


7月,捷豹官方推出优惠政策,捷豹XEL90周年典藏版限时售价15.98万元起。相较33.46万元的指导价下调17.48万元,下探的价格甚至已经高出了车辆的现有售价。


同样在7月,玛莎拉蒂经销商针对SUV车型Grecale推出限时尊享价38.88万元起,相比65.08-103.8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起售价降低了26.2万元。


然而,与雷克萨斯通过降价实现销量增长不同,上述品牌上半年销量仍呈下滑趋势,仅跌幅有所收窄。


更严峻的是,在企业核心关注的营收与利润层面,传统豪华品牌普遍表现不佳:BBA三大品牌净利润骤降,保时捷下调全年业绩预期,部分品牌甚至由盈转亏。


02自主豪华品牌抢占市场份额

传统豪华品牌的式微,并不是因为市场的萎缩。数据显示,2016—2024年,国内豪华车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豪华车销量从145万辆攀升至2024年的511.3万辆,渗透率也从5.9%提升至18.5%。


市场的盘子在扩大,但传统豪华品牌的蛋糕却越来越小。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是自主豪华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精准布局与强势崛起。


2020年,豪华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仅为10.8%。短短四年后,自主豪华新能源车型已从传统豪华品牌手中夺取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上演了一出虎口夺食的戏码。



而在今年上半年,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增长不再持续。据乘联会等多方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豪华车(含国产与进口)总销量约160万辆,同比小幅下滑5%–7%,高端需求仍在,但增速显著放缓。


豪华市场的罕见萎缩或许与关税贸易以及消费降级有所关联。


无破数据终端显示,2025年上半年,共产生4135件破产(含破产申请、破产上诉、破产监督等多种类型)及关联相关案件,涉破企业数量23035家。地域分布上,东部沿海地区占比56.57%,中西部地区占比43.43%,呈现“沿海密集、内陆扩散”特征。


根据乘联分会统计的豪华车区域变化特征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正是进口豪华车销量的主力军。



以2025年进口豪华车购买最多上海地区为例。今年“五一”上架第一食品商店的上海本土品牌思乐得,其产品曾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销售额约5000万美元,其中80%产品出口欧美。


但在美国高昂的关税政策下,思乐得美国订单几乎归零,工厂端已经积压了半年库存。出口转内销,成了外贸公司的“救命稻草”。曾经贴牌出口标价1800元的产品,如今只卖219元,同时还能叠加满200减20元的门店券。


从1800到200,思乐得的处境可谓关税大棒下一众珠三角、长三角外贸公司的缩影。过往,在利润尚可的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购置豪车规避消费税并抵扣部分税收。而在利润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豪车需求骤降,企业用户也就大幅流失。


然而,从自主豪华品牌的表现来看,其所受到的波及相对较小。


上半年,鸿蒙智行销量达20.46万辆,仅问界品牌便贡献15.4万辆;蔚来交付新车11.41万辆,同比增长30.6%。此外,极氪、理想、小米、智己、阿维塔、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品牌也在协同发力,共同构成中国品牌向上突破的重要力量。



与之相对应的,面对国内市场的调整与关税壁垒,自主豪华品牌不仅守住了阵地,更在出口端实现突破。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大增75.2%。


这也代表着,更多的销量让步就需要由传统豪华品牌来完成。


03转型已箭在弦上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节节败退的传统豪华品牌,终究绕不开自身在时代浪潮中的转型滞后。外部市场的重构与自主阵营的崛起,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其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上的步履蹒跚。


在新能源转型的赛道上,自主豪华品牌早已完成从0到1的突破。从蔚来的换电生态,到鸿蒙智行的全栈自研,中国品牌用十年时间构建了从电池、电机到电控的全产业链优势。


反观传统豪华品牌,多数在电动化初期仍依赖燃油车平台“油改电”,导致续航虚标、用户体验差等问题频发。即便后期推出纯电平台车型,产品迭代速度也远不及自主品牌。



智能化领域的差距更为显著。当自主品牌以“智能座舱”“城市NOA”“司机大模型”作为核心竞争力时,传统豪华品牌的智驾系统仍停留在高速辅助阶段,且本土化适配严重不足,难以与自主品牌相匹敌。


好消息是,头部传统豪华品牌已开始加速补课,比如BBA近年密集与中国智驾企业达成深度合作:


宝马携手Momenta,将基于未来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智能架构和硬件平台,打造真正“土生土长”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奔驰下一代CLA纯电版将搭载由Momenta主导、中国团队适配的L2++无图高阶智驾,预计2026年国产。


奥迪则与华为乾崑达成深度合作,多款搭载乾崑智驾技术的车型已蓄势待发。



同时,三家品牌的纯电平台车型也陆续落地,其电动化产品占比逐年提升。积弊非一日可解,从技术合作到产品落地的化学反应,虽仍需时间验证,但它们显露出“痛定思痛”的转型决心已十分坚定。


相比之下,超豪华品牌的反应仍稍显迟钝。法拉利、兰博基尼、宾利等品牌目前受冲击较小,由于其用户群体更看重百年品牌积淀、手工定制工艺等“不可复制性”,短期内电动化浪潮对其影响有限。


但这种“安全”正在被自主超豪华品牌的崛起打破,尊界的超万辆的大定数据、仰望U8的冲高尝试,都在冲击搅动着超豪华品牌沉寂许久的护城河。


对超豪华品牌而言,真正的危机或许不在于当下的销量,而在于对自主超豪华品牌尝试突围的漠视。


从传统豪华到超豪华,中国市场的残酷之处在于:没有永远的护城河,只有对趋势的敬畏与快速响应。


自主品牌用新能源与智能化撕开的口子,正在倒逼整个豪华车阵营重新定义豪华的内涵。


而这场重构的关键,从来都握在那些主动拥抱变化的玩家手中。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927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