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美方承诺继续调整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以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
北京与华盛顿同步向全球宣告:一场被西方媒体哀叹为“没有赢家的战争”,迎来了关键转折点。
在特朗普发起的这场全球关税大战中,中国成为G20中唯一未在核心利益上妥协让步的主要经济体。
要知道,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包括欧盟、日本在内以及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唯一的方式只有“滑跪”。
收割日本
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对日关税税率为15%及日本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
尽管日本在其媒体上表示这样屈辱的协议存在公平公正,但特朗普依旧一点面子不给,强势回应,“拿走了90%的利润。”
“90%利润归美国”的条款被日本内部评估为“变相纳贡”,连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都直白地说“日本花钱买到了15%的关税”。
5000亿美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当于日本一年GDP的10%。
作为回报,美国承诺将日本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要知道,美国对日系汽车原本征收2.5%基础关税+25%额外关税,合计27.5%,协议后降至15%(12.5%额外+2.5%基础),看似降幅显著,但较特朗普上台前的2.5%仍高出5倍。
更加戏剧的是,关键条款却陷入“执行黑洞”——这也仅仅是特朗普给予日本的口头协议。
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在街头演讲时说,“关税谈判是场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怎么能忍受被对方看扁。”
8月7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站在美国记者面前,眉头紧锁。他手中的美国政府公告文件似乎重若千斤——“现有税率加15%”这几个字像一根刺扎进日本贸易谈判团队的心里。
有日本高管直接表示:“完全被特朗普看扁了。”
美国白宫发布的公告却让日本措手不及,日本政府坚称协议内容被单方面篡改。日本聊的是“总税率15%”,没想到美国白宫公告写的是“加征15%”。
一场由关税数字引发的国际风波,正让东京与华盛顿的贸易博弈演变成外交迷局。
这意味着原本关税已高达27.5%的日本汽车,可能面临42.5%的毁灭性税率——远超日本产业承受极限。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137万辆,占其对美出口总额的34%,这一税率调整将直接导致日本汽车业年利润减少约45亿美元。
根据业内人士对七家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商的业绩预估,美国每推迟一天降低日本的汽车关税,这些厂商当天的合计利润就会减少约30亿日元(约合2030万美元)。
包括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在内的汽车制造商目前估计,关税造成的全年合计利润总影响约为2.7万亿日元(约合183亿美元),这将使他们的营业利润下降36%。
若关税如期下调,日本车企全年受关税冲击本可减少1.6万亿日元。但现实是,日本车企全年受关税冲击要增加1.6万亿日元。
三菱汽车公司在6月提高了价格,但上季度在北美地区仍录得30亿日元的营业亏损,其中144亿日元的亏损源于关税影响。由于担心对销售的影响,该公司似乎已比最初计划更晚实施了涨价。
2025年上半年,丰田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4%至554.5万辆,创三年新高。随后丰田宣布,将2025年产量目标提高到1000万辆。
但与此同时,丰田也发布盈利预警,受美国关税影响将全年营业利润预期大幅调低16%。
8月6日,本田汽车公布当前财年第一财季(4月至6月)业绩,受日元走强及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净利润同比下跌50.2%,营业利润同比下降约49.6%。除此之外,包括马自达、斯巴鲁的几大日系品牌,都极大依赖北美市场。
美国的态度阴晴不定,让日本车企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欧盟吃瘪
相比于日本的“国耻”,欧盟这边倒是从被人鱼肉的案板上暂时走了下来。
7月27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发声明,欧盟敞开20万亿美元市场,首次全盘接受美方汽车和工业标准,还要从美买7500亿美元的能源,投6000亿美元到美产业。
一大堆的保护费,仅仅换来美欧15%的额定关税。这个15%,比欧盟原来争取的10%高不少,比原先4.8%的平均关税更是翻了三倍。
欧盟的妥协其实是“用小输换大输”,避免了特朗普威胁的30%惩罚性关税。
在上个月的中欧峰会上,欧盟却还想借中美博弈自抬身价,没想到中美都没上套。欧洲议会高官贝恩德・朗格直言:“当特朗普在苏格兰挥舞签字笔时,欧盟作为独立经济强国的幻想彻底破灭”。
即便如此,美国一众企业还嫌政府对本土工业保护得不够。
代表福特、通用等美国车企的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主席马特·布朗特表示,“这对美国产业和美国汽车工人来说都是不利的,因为该交易对几乎没有美国零部件的日本进口汽车征收较低关税,而对在北美生产的、含有较高美国零部件的汽车征收较高关税。”
日前,通用汽车报告称,受关税等因素冲击,通用第二季度利润下降10亿美元,并警告称下一季度的损失将更高。斯特兰蒂斯汽车早些时候宣布,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损失27亿美元。特斯拉则表示,本季度盈利下降,是由于车辆交付量下降及关税等因素。
事实上,正在受伤的依旧是老牌欧洲汽车工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测算,这将使每辆出口美国的德国汽车成本增加约3000美元,2025年对美出口预计减少12%。
7月31日,德国宝马汽车集团公布,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77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降29%。
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最新声明称,由美国发起的高关税政策将使公司损失3.62亿欧元。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关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并已对销量造成冲击,其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9%。
保时捷境况更为惨淡,其7月30日公布的经营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6月合并净利润骤降71%至7.18亿欧元,尤其是在今年二季度汽车业务营业利润暴跌近91%。仅美国关税一项就造成约4亿欧元的负担。
保时捷方面表示,“为保护客户利益,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选择自行承担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
无论是日本还是欧盟,想要减小美国关税带来的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生产线搬到美国。但整个汽车供应链包括人力资源美国并无优势,这让其陷入了一场进退两难的悖论中。
在此背景中,中国汽车正在东南亚、中东市场势如破竹。德国汽车管理中心专家指出,“中国品牌凭借智能化优势和本土供应链,正加速抢占高端市场。”
罗兰贝格《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显示,全球零部件企业营收规模趋稳(+13.2%)但利润率仅微升至6.1%,而中国企业以5.7%的息税前利润率领跑全球,其中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贡献了34%的营收增加值和36%的利润增幅。
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格局。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或许给了中国汽车新的机会。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权益价13.59万起售,2026款深蓝L07上市,标配自适应悬架
抢先试驾全新岚图知音,ADS4+鸿蒙座舱5,buff拉满再进化
昊铂HL增程版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 限时13.59万起 2026款深蓝L07焕新上市
时光回溯至8月5日,一汽-大众全新揽境正式上市,这款以“空间动力双王炸”为核心卖点的6座/7座家庭旗舰SUV,迅速成为市场焦点。作为一款专为家庭用户量身打造的车型,全新揽境不仅拥有宽敞舒适的内部空间,还兼具强劲高效的动力表现,完美契合了现代家庭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无论是全家自驾出游......
国内没人要的比亚迪,在国外火了
造车不够 吉利开始“造星” 两个月后全球“永不失联”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家庭用车市场迎来了新的标杆车型——一汽-大众全新揽境。这款于8月5日正式登陆市场的新车,凭借其超大空间和强劲动力,迅速吸引了众多目光。作为一款专为中国家庭打造的旗舰SUV,揽境不仅解决了传统7座SUV第三排空间不足的痛点,还通过先进的动力技术和智能驾驶辅助......
3套动力总成,更丰富的舒适与科技配置,全新坦克500更适合家庭了
一款优秀的家庭SUV,不仅需要满足空间需求,更要在动力和智能配置上表现出色。一汽-大众全新揽境正是这样一款全能型选手,于2025年8月5日正式上市,定位“6座/7座家庭旗舰SUV”。新车以“空间动力双王炸”为核心卖点,为多口之家提供了全方位的出行解决方案。其车身尺寸达到5168×......
谁说油车不能玩转智能?一汽-大众全新揽境给出了响亮的回答。这款被定位为“家庭旗舰SUV”的车型,凭借IQ.Pilot 2.0系统实现了高速NOA自动变道、大车避让等高级功能,甚至在决策逻辑上比肩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而在座舱内,15英寸中控屏与11.6英寸副驾屏构成的三联屏布局,进一......
工信部车展
风云A9L斩获细分市场销冠
当谈及SUV的燃油经济性时,全新揽境无疑是一个亮点。其综合油耗仅为8.33L/100km,比同级别车型陆放更低0.8L,为用户节省了不少油费开支。这得益于第五代EA888发动机的技术升级,包括米勒循环设计和48V轻混系统的加持,使车辆在起步时更加平稳顺畅。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被称为......
路遇危险还能主动打方向躲避?亲身体验蔚来ES6主动安全有多强!
【E汽车】享界S9T内饰官图正式发布
满配而来,统统配齐!全新岚图知音配齐华为全家桶 预售价22万元起
买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买新车划算还是买二手车更划算?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车辆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2025年8月5日,一汽-大众全新揽境正式上市,以“6座/7座家庭旗舰SUV”的身份进入市场。新车主打“空间动力双王炸”,通过超大车身尺寸和强劲动力表现,为家庭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出行解决方案。无论是周末短途旅行还是跨省长途自......
1、四大实验室数据铁幕 (1)电动化实验室 ①电池实验室 ②电驱实验室 ③超充环境实验室 (2)智能化实验室 (3)整车性能实验室 2、技术专家灵魂拷问 (1)电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