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汽车品评 1626浏览 2025-08-21 IP属地: 未知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文 字 | 秦方辉

设 计 | 胡   旭


电池成本持续下探、充电网络日益完善,有一批技术乏力者却选择在增程赛道中寻找避风港,上演着新能源时代最讽刺的转型大戏。

近期我们注意到,一批在纯电赛道上销量疲软、缺乏核心创新能力的车企集体转向,智己、别克、小鹏、昊铂等不约而同官宣发力增程式技术。仿佛一夜之间,增程就成了救命稻草,从“过渡技术”一跃成为“终极答案”。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首先必须厘清的是,本文并非是对增程技术路线的全盘否定,问界和理想在中高端市场的成功,证明了增程在特定场景下的价值。

我们真正要拷问的,是后来者这场战略投机的本质——当一家企业缺乏电驱技术硬实力、没有自研电池或高效整车能耗控制能力时,转投增程是否成了掩盖创新短板的遮羞布?

跟风者的算盘:低门槛赛道上的技术平移术

业内人士普遍心知肚明的是,增程不是一个很难做的技术路线。尤其对于本就扎根纯电的新势力而言,无非是在“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之外,塞进一个负责发电的内燃机。于是,这些“电动先锋”们纷纷摇身变为“务实增程派”,图的是更短的上市周期、更低的技术投入,以及一个看似“政治正确”的万能卖点:解决续航焦虑。

那么,新入局者究竟带来了什么颠覆性创新?翻看宣传文案,核心卖点依旧在卷续航、拼快充。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例如,智己本月首发的“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最大亮点就是“行业最大的66kWh 800V增程电池方案”,号称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不过是靠堆砌电池容量换来的数字游戏。老牌增程玩家若想跟进,简直易如反掌,何谈构建长期技术壁垒?

问题的核心在于:这些匆忙转型的车企,既无理想般精准的产品定义能力,也缺问界级强大的技术整合实力与品牌信仰光环。而在消费者端,主流增程车企在软件、OTA、智驾乃至用户社群上的多年沉淀,已筑起高墙。后来者若无真本事,仅靠配置堆砌换来的短期销量,注定是空中楼阁。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残酷的真相是,一个稳健的纯电产品线,能带来程序化降本、软件迭代和生态建设的复利效应;而盲目押注“增程”、幻想销量拐点的做法,实则是放弃构建长期护城河。市场早已证明:靠单一爆款突围的奇迹凤毛麟角,持续研发与场景打磨赢得的信任,才是生存根基。

因此在笔者看来,纯电卖不好的车企,换增程依旧无解。

增程幻象:解决老痛点,还是制造新焦虑?

最新数据撕开了繁荣的表象:2025年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增幅已放缓至2.1%,新能源板块分化加剧。当纯电车型仍保持24.5%的同比增长时,增程式车型却遭遇两位数暴跌,同比下滑11.4%。增速放缓的背后,是增程技术固有短板在成熟市场中的集中暴露。

起初,消费者选择增程的核心诉求是缓解“里程焦虑”,动辄过千公里的续航数据是首要考量。但随着市场成熟,用户需求已升级为对经济性、平顺性、智驾稳定性、NVH表现及全生命周期效能的综合评判,此时增程的软肋便无处遁形。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增程式动力的短板在于,由于能量在经过“燃油发电→电池储电→电机驱动”的转换时存在效率损耗,导致在长途高速或高负载场景下,增程油耗显著高于PHEV插混动力车型甚至纯燃油车。且增程器本身就已增加车身重量,若为提升纯电续航而进一步堆砌电池,反而陷入“车越重→能耗越高→需要更大电池”的恶性循环。

而插电混动支持发动机直驱,能更高效地利用电驱与内燃机的各自优势区间,实际能效更优。之前在魏牌全新高山的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曾直言“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 其底气正源于对PHEV技术路径效率优势的笃定。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更讽刺的是,增程可能正在制造一种“新型里程焦虑”。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购阶段,增程的确是一种看似能解决里程焦虑的方案。然而在日后长久的使用中,用户反而会在心理层面,受困于增程车较短的纯电续航和高得离谱的馈电油耗(及恼人的增程器噪音),逼迫自己尽量充电避免用油。其充电频率,甚至可能高于续航更长的纯电车主.而PHEV车型因馈电油耗相对可控,且无超大电池包的拖累,综合体验反而更易被接受。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最后补充个冷知识:增程老车主换车时,超半数最终投向了纯电阵营。曾经的“里程焦虑”,已被日益完善的充电网络、电池技术化解。当补能不再成为障碍,纯电的静谧、低成本和极致能效,便成了更理性的选择。

技术投机者的末路

增程路线近期突然被众多新势力追捧效仿,其背后有清晰的商业逻辑: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研发周期短、成本更易控制。企业无需攻克复杂的多挡混动专用变速箱(DHT),内燃机部分也可选用技术成熟的现成产品。由此省下的巨额研发费用,可转向“冰箱彩电大沙发”等显性配置,并通过“移动的家”等情感营销弱化技术短板。

增程从不是答案 而是对真实问题的逃避

然而,市场的残酷终将揭穿皇帝的新衣。纯电阵营在续航、超充和智能化体验上狂飙突进;PHEV则凭借高效直驱与多模智能耦合,在全场景适应性上对增程形成了碾压之势。某些低质增程车“无焦虑”的优势正被逐渐肢解。

而消费者的觉醒,则给了投机者致命一击。二手市场上,而头部PHEV(如比亚迪DM-i)保值率显著高于增程式车型,这便是用户用真金白银投下的选票。

结语

技术路线竞赛的终极赢家,永远属于那些以用户真实需求为中心,不炒作概念、不回避短板的车企。在纯电、PHEV或高端增程的每条路径上,都扎扎实实构建起技术与品牌的护城河。

至于那些在纯电领域“深耕”多年却依然难见起色的玩家,妄想通过转投低门槛的增程赛道“逆天改命”,恐怕依旧难以如愿。

当潮水退去,这场自我感动的狂欢终会现出原形。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品评 1.3万粉丝    6707作品 关注 致力于传播和传承卓越的汽车文化和汽车文明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