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安全与智能的双向奔赴: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勾勒未来出行新图景

安全与智能的双向奔赴: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勾勒未来出行新图景

新车新技术 671浏览 2025-09-06 IP属地: 未知

当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的灯光为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与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同时点亮,一场关于未来出行的科技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这场被誉为"新央企新长安首场科技大秀"的盛会,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坚定宣言。



在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突破55%、L3级自动驾驶政策即将迎来突破的关键节点,长安汽车以"天枢智能"品牌发布为核心,通过10款全球首发新车和三大沉浸式展区,构建起一幅"更聪明、更安全、更开放"的未来出行图景,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


智能浪潮下的产业变局与安全命题


2025年的中国智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数据显示,我国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超过55%,年内有望达到65%,标志着智能汽车从早期尝鲜阶段进入规模化普及期。


与此同时,L3级自动驾驶政策的突破性进展,正推动行业从"辅助驾驶"向"条件式自动驾驶"跨越,开启了汽车产业智能化的全新阶段。


然而,技术的快速迭代也伴随着风险的积聚,近期某品牌汽车高速公路事故引发的广泛关注,暴露出智能驾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安全隐患。



在此背景下,监管层面的响应迅速而坚决。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2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将辅助驾驶系统及OTA升级信息纳入准入目录,强化缺陷调查和召回管理。


这一政策信号清晰表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步入以规范促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新阶段,"安全"正成为智能汽车竞争的核心维度。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当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必答题,安全就成为决定成败的决胜题。"


这一判断精准把握了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矛盾。智能汽车不同于传统汽车,其运行依赖于感知、计算、控制等复杂系统的协同运作,安全内涵已从传统的车身安全、电池安全全面扩展至数据安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等多维领域。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警示显示,部分驾驶人将0-2级辅助驾驶系统误认为"自动驾驶",导致危险行为频发,这一现象凸显了智能汽车在技术推广过程中用户教育与认知引导的重要性。



在全球市场格局中,中国品牌正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身份转变。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反超特斯拉的案例表明,中国车企已不再仅凭价格优势参与竞争,而是通过"渠道+产品+服务"的全链路布局赢得全球消费者认可。


这种转变为长安汽车等头部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加剧了全球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烈度,促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战略转型:从汽车制造商到科技出行服务商


长安汽车此次科技生态大会的1.5万平方米展区,堪称其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立体展示。


"1103"核心内容架构——1场天枢智能品牌发布会、10款重磅新车全球首发、3大沉浸式展区,不仅展现了长安汽车的技术底蕴,更彰显了其战略转型的决心与路径。这种转型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全球化布局基础之上。


财务数据显示,长安汽车近年来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597.33亿元,净利润61.04亿元,为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更值得关注的是,长安汽车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投入研发,通过全球"六国十地"的研发布局和3万名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构建起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这种持续投入在2025年迎来集中爆发,天枢智能品牌的发布标志着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全栈自研能力达到新高度。


天枢智能品牌的核心在于构建"芯片+操作系统+上层应用"的全栈式智能化能力。


其中,搭载国产7nm车规级芯片的"长安星云"智能驾驶系统,可实现L4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代表着当前国内智能驾驶的最高水平。


而"苍穹"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则通过多模态交互技术,让车辆真正成为能理解、会思考的移动智能空间。这种从硬件到软件的垂直整合能力,使长安汽车摆脱了对外部技术供应商的依赖,掌握了智能化竞争的主动权。


作为扎根重庆的央企,长安汽车的转型之路具有独特的示范意义。



大会期间,长安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3618"产业集群建设——即3大整车生产基地、3大核心配套园区、6大创新平台和18个关键产业链项目。


这种"城企共成长"的模式,既为长安提供了产业升级的沃土,也为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注入了强劲动能,展现了央企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转型的深度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反映在组织架构与企业文化的重塑上。


长安汽车通过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吸引了来自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跨领域人才,形成了独特的技术文化。这种文化变革使长安汽车能够快速响应智能化时代的市场需求,在保持传统制造优势的同时,具备了科技企业的敏捷性与创新活力。


技术突破:天枢智能构建多维安全屏障


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长安汽车推出的天枢智能平台成为全场焦点,这一平台不仅是长安智能化战略的全新载体,更是应对行业安全挑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天枢智能平台采用"感、存、算、知"一体化技术架构,通过可伸缩的多模态大数据集、AI标注数据驱动的多模态缺陷检测大模型等创新技术,实现了检测方法的自主学习和检测模型的自主优化。这种技术架构使智能驾驶系统具备了类似人类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提升安全性与可靠性。



天枢智能平台的安全性体现在多个维度。


在功能安全方面,平台借鉴航空工业的冗余设计理念,关键系统均采用多备份架构,确保单点故障不会导致系统失效。岚图汽车CEO卢放曾指出,L3级系统每10亿小时仅能容许不超过10次故障,这对整车冗余性、系统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


天枢智能通过四重冗余设计,包括感知冗余、计算冗余、控制冗余和电源冗余,全面满足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安全需求。


数据安全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另一大挑战。天枢智能平台构建了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采用国密级加密算法保护用户隐私与车辆数据。


平台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数据安全合规管理体系,确保数据使用的透明性与合法性。这种全方位的数据安全保障,有效缓解了消费者对智能汽车数据泄露的担忧。



针对行业普遍关注的OTA升级安全问题,天枢智能平台建立了严格的升级管理流程。根据工信部要求,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必须按规定备案,涉及自动驾驶功能的升级需取得相应许可。


长安汽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建立了"开发-测试-验证-推送"的闭环管理体系,每一次升级都经过充分的场景测试与安全验证,确保升级后系统性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种审慎的态度,体现了长安汽车对安全责任的深刻理解。


在电池安全领域,天枢智能平台响应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首次实现热失控后电池"不起火、不爆炸"的强制性指标。通过采用固态电池技术、智能热管理系统和多级防护结构,天枢智能平台构建起全方位的电池安全屏障。搭载该平台的深蓝L7纯电SUV不仅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的快充能力,更通过多重安全设计,彻底解决了消费者对电动车自燃风险的顾虑。


天枢智能平台的创新性还体现在人机交互的安全性设计上。针对用户对辅助驾驶系统的认知误区,平台采用直观的视觉提示、语音警示和触觉反馈相结合的多模态提醒方式,清晰界定系统能力边界。在自动驾驶功能激活时,座舱氛围灯变为蓝色并显示当前系统状态;当需要人工接管时,通过渐进式警示逐级提升提醒强度,确保驾驶员及时响应。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因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


生态构建与未来展望:开放共赢的智能出行生态


智能汽车的竞争已从单一技术比拼升级为生态体系与集群实力的较量,这一判断在本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得到充分印证。


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深化合作,联合开发下一代智能驾驶系统;与宁德时代共建的固态电池实验室正式揭牌;同时牵手腾讯、百度等科技企业,在车联网、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这些跨界合作打破了传统汽车产业的边界,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创新生态。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长安牵头组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吸引了上下游156家企业加入,涵盖从芯片、软件到整车制造、出行服务的全产业链。



这种开放共赢的生态构建思路,正在改写传统汽车产业的竞争规则。联盟通过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交叉许可、测试数据互通等方式,降低了创新成本,加速了技术迭代,使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形成整体优势。


在产品矩阵方面,长安汽车此次发布的10款全球首发新车各具特色,展现了技术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其中,氢燃料电池轿车"启源E07"展示了长安在新能源多元化技术路线上的布局;而概念车"Vision-V"凭借可变轴距、全息投影交互等黑科技,勾勒出2030年的出行图景。值得注意的是,这10款新车中有6款基于长安最新发布的SDA智能电动平台打造,该平台采用"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的模块化设计理念,为用户带来持续进化的智能体验。


长安汽车的生态构建不仅局限于产业链层面,更延伸至智慧城市领域。在"未来城市出行生态舱"展区,通过1:1沙盘与AR技术,演绎了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如何重塑城市交通。


随着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汽车正从"单车智能"迈入"系统智能"阶段,成为移动算力、储能、感知终端,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更多想象空间。长安汽车与重庆市政府的深度合作,正是这种理念的实践,通过将车辆纳入城市智能交通网络,实现交通效率与出行安全的双重提升。



展望未来,长安汽车的智能化战略将沿着"技术自主化、产品多元化、生态开放化"的路径持续推进。


在技术层面,天枢智能平台将不断迭代升级,2026年计划实现L4级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的商业化运营;在产品层面,将形成覆盖纯电、增程、氢能等多种技术路线的产品矩阵,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在生态层面,创新联盟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构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系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智博会上表示,产业集群是生态繁荣的核心载体。


长安汽车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才能在智能汽车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从每年6%的研发投入到156家企业组成的创新联盟,从全栈自研的天枢智能平台到多元化的新能源技术路线,长安汽车正在书写着中国汽车品牌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新篇章。


当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的灯光渐暗,留给行业的思考却刚刚开始。


在智能与安全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型。长安汽车以天枢智能平台为核心的技术突破,不仅展现了一家传统车企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决心与能力,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在这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道路上,唯有坚持以安全为基、以创新为魂、以开放为翼,才能实现智能出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新车新技术 0粉丝    138作品 关注 专业、逼格 缺一不可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