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启鹏
皓影是广汽本田SUV版图中的最后一个版块,是一个迟到了20余年的车型。
20-25万中级SUV市场向来是合资品牌的必争之地,2014年开始,这个市场的增幅达到15万辆,总销达83万辆,两年后,市场容量扩张了接近一倍,踩着SUV市场的红利,合资品牌靠着稳固的产品竞争力,搅动着中国SUV市场。
从结果来看,一汽丰田RAV4、东风本田CR-V、东风日产奇骏等大获成功,而广汽本田在这个细分市场却一直没有投入产品。
尽管有所缺席,但广汽本田在中国的销量仍然抢眼,今年1-11月份,广汽本田累计销量突破707,789辆,同比增长5.3%。在整个车市颓靡的背景下,广汽本田的高光成绩放在行业内都极具参考意义。
今年11月份,更新架构的一汽丰田RAV4正式上市,随后广汽丰田发布了姐妹车型威兰达,加上近两年更新的一汽大众探岳和东风本田CR-V,中级SUV市场仍然刀光剑影,皓影似乎有些姗姗来迟,但也许是最好的时机。
后发制人:双车协同作战
市场没有改变,消费者已然不可同日而语。RAV4、CR-V们耕耘了数十年的这片土地,所面对群体是逐步成熟的。买20多万的汽车产品,会比买10多万的车更果决一些。
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在家用的大背景下,有人更看重品牌,有人更注重技术体现,有人会在意配置,这是这部分群体的购车特征,同时也是经历过RAV4们之后的一个沉淀。
皓影的来临,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先前的经验,这部分人不需要什么,更看重什么,市场缺什么,广汽本田有着一套自己完整的思考逻辑,这让皓影在产品的定位上更为准确。
皓影和CR-V是姐妹车型,如同RAV4与即将面世的威兰达,东风本田的XR-V与广汽本田缤智情况一致。
双车战略不只是丰田和本田玩儿,最早大众也把同一款车型分布在南北,就好像开一家店,接受了全国好几家的加盟,那么大的市场,总是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再加上地域不同,用户对不同企业的理解度不同,反过来企业也能推出更适合区域特质的产品,这是双车战略最根本的优势。
比如大众的速腾与朗逸,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朗逸月销达到了55183辆,速腾为35299辆,双车战略为同一款车扩充了接近一倍销量的市场。这种做法也吸引着不少企业效仿,吉利在自家的双网络销售渠道下,根据同一款车开发了两款定位完全不同的产品,收割更为细分的市场。
但是也有差别,本田执行的是技术战略路线,和丰田相似,是和大众车海策略不太相同的两种打法。横向布局产品,纵向接入技术,把本田成熟的i-MMD混合动力,EarthDream发动机等技术放到同一平面来,使得产品拥有更饱满的竞争维度。
同时强的补充性要大于彼此的竞争,不能出现既生瑜何生亮的局面,比如皓影和CR-V,定位会产生一定差异,CR-V更偏向家用,特质中庸一些,而皓影鲜明活泼一点,突出个性和年轻,我们能够从设计配置观摩出来,19寸熏黑轮辋、全车熏黑套件,Black Edition标识座椅等等。
这些都是在拉拢新的用户群体,这部分人群是原有CR-V的增量用户,所以从定位差异来看,皓影除了满足CR-V的用户属性,还拥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汽车消费在中国渡过十年的普及期,用户具备了理性的购车思维,加上感性诉求的渲染,那些技术储备丰富,车型又能突出个性化的产品更能让消费者买账,本田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愈战愈勇。
用技术塑造高级感:皓影的核心竞争力
显然,皓影在有意的强调高级感,无论是名字的定义,还是发布会选取场景,再或者是车型的定位,都带着浓郁的仪式感。在常规家用的用车场景中摸爬滚打,中级SUV市场需要一些新鲜点。
广汽本田选择的方式是用混合动力来提升整车精致感,皓影一共推出两种动力总成,一个是汽油版,另一个是锐混动版。本田这套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之前在雅阁、奥德赛上有所印证,对于燃油经济性和整车的NVH有大程度的提升。
皓影搭载的是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相比于CR-V上的第二代系统,最高热效率的范围有了提升,同时改善了爆震,官方的数据显示,锐混动车型百公里综合油耗最低4.9L/100公里。
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先前奥德赛的销量比例中,锐混动车型占到了接近50%。说明市场对混动技术是认可的,这个经验可以参考给SUV车型。当然还是会有些不同,MPV对高档感和实用性更加的注重,SUV还会在更多领域有附加。
中级SUV车型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以前只是在意空间大小,是否耐用,现在被一点点修饰,在皓影车内,首次搭载Honda CONNECT 2.0智导互联系统,甚至能够看到足够丰富的氛围灯,后排遮阳帘,ANC主动降噪,以及融合超过13项功能的Honda SENSING的安全辅助驾驶系统。
相比于德系美系以及其余两个日系竞争对手来说,广汽本田在皓影上给予了同样水准的竞争力,从品质工艺到产品基础配备,但最有力的杀手锏是本田的技术背书,混动系统、发动机技术,使皓影的竞争格局拔高到新的水准。
皓影的加入,也将和缤智、冠道形成覆盖紧凑型、中型、大型SUV布局,助力广汽本田从700万用户迈向新的高度。【END】
上市3个月,交付超2万台——你以为广汽丰田忙着数销量?不!他们忙着给铂智3X做首次OTA!比新势力还快!这波操作,直接把用户需求拿捏死了
电动方盒子: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他
月销超4万台以上 顶配裸车不到10万 吉利星愿是纯电代步车首选?
很多家庭第一次考虑买七座MPV,可能都是因为“空间不够用了”。从接送娃、照顾老人,到周末出游、临时拉货,越来越多家庭意识到:一台车得同时兼顾“生活”和“事业”,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2025年已经过半,回望过去的上半年,价格战、科技战等也让很多车企压力倍增,不管愿意与否,弱肉强食的市场规则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市场之争就是这样:能者居之。因此我们看到了吉利银河的快速崛起,更看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傲立潮头。
穿越生死线的救援先锋——58岁“老顽童”与他的钢铁守护者。
左手纯电,右手增程,烈马新能源能否成为最畅销“方盒子”?
最近特斯拉涨价新闻不绝于耳,那么现在还是入手特斯拉Model Y的好时机吗?
双销冠!双爆款! 岚图宣布全系车型升级终身免费三电质保
兄弟们,买电车是不是觉得设计同质化,满大街都是眯眯眼?今天带你看一台有脸有面儿,颜值能打的狠角色,长安马自达EZ-6!
2025年新能源市场持续内卷,而15万级SUV成为家庭购车焦点,其中,比亚迪宋PLUS在销量上依然强势,但为了争夺一杯羹,不少车企也都推出了相应的竞品来与之抗衡,譬如零跑C11,就凭借不俗的产品力获得不错的市场响应,毕竟自2021年上市以来,4年时间累计销量也超过25万辆。
奇瑞风云A9L上市稍有些晚,但不妨碍它搅动C级混动家轿的水。作为后来者,它能让吉利星耀8和比亚迪汉DM-i紧张吗?
【英俊的车车报道】随着7月12日岚图FREE+以21.99万元起正式上市,在15分钟内便收获过万订单的成绩,岚图汽车也正式开启“2025产品连击战”。在7月12日发布会现场,不仅有25万内唯一中大型SUV岚图FREE+的上市,还有25万级超强华为纯电SUV全新知音的亮相,这也是自......
别克至境首款新能源智能豪华轿车 “至境L7”
汽车市场里面的竞争尽管比较激烈,但有实力的车型往往都是自带光环,尤其是对新车型来说,抓住上市后三个月的热度期来提升影响力相当重要,坊间有句话是说:三岁看老。其实,新车型亦是如此,上市三个月市场表现就不给力,后续的市场之争就可想而知了。
各家都在推打着年轻人第一台车标签的产品,那年轻人第一台车到底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是能买得起的最贵的,你觉得呢?
比亚迪打通全品牌“手车互联”功能,出行体验再升级
汉DM-i、星耀8、风云A9L,20万内插混C级轿车你选谁?
2025上半年车企销量,比亚迪吉利破百万,大众独守前三
相比很多新势力选手的卷,我更欣赏特斯拉Model Y上没太大存在感的语音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