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凯轮旗下的超跑并不算多,可我总是傻傻分不清它们的名字和样子,就如MP4-12C和650S的屁股,乍眼一看,我真的认不出来的它们(多数情况,我们只是见其车尾的多),大家看我很真诚的份上,别见笑了,也许我真的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喜欢迈凯轮(所以,了解甚少),不过话说回来,新一代的迈凯轮给我的印象完全颠覆,早在去年的5月份,我去了香港拍了迈凯轮超级系列的第二代产品720S,没别的,直接圈粉了,哎,毕竟人类是视觉系动物,现在回到客观层面上,我似乎对曾经无感的第一代650s有些偏见了,需要重新审视我的价值观了。
迈凯轮,它在赛场有着相当高的成就,但民用量产车型似乎差一点意思,车迷都知道,它的第一辆量产车型是McLaren F1,至今仍然是全球速度最快的NA引擎跑车之一,但它的产能少得可怜,1995年之后,迈凯轮和梅赛德斯集团合作征战F1赛场,这个机缘下, “Mercedes-Benz SLR McLaren”这样的超级收藏级跑车也被开发出来了,但股权变动、后续无车,迈凯轮重新调整布局,于是乎,第二款车型MP4-12C出现,紧接着是迈凯轮P1,而今天的650S,其实是迈凯伦推出的一款定位更高、并取代MP4-12C的车型,这样算下来,650S也只不过是迈凯轮的第四款量产车型而已。
从车型发布的时间线索我们就能知道,650S的前脸继承了P1的设计元素,但它的屁股还是MP4-12C的设计水平,双色处理的屁股有些敷衍了,但真的不重要,它依然是一款科技顶尖、诚意满满的超跑产品。
迈凯伦跑车共分为三个系列:更加适应日常生活的Sports Car(运动跑车系列)、比运动跑车拥有更多赛车技术的Super Car(超级跑车系列),以及迈凯伦最为出名的Ultimate car(终极跑车系列),而650S和720S都属于Super Car系列。
MP4-12C之后,迈凯轮调整和确定了产品线,650S顺理成章成为超级系列的第一代产品,也是继MP4-12C的5年后, 同样是3,799CC排气量的V8双涡轮引擎为基础,配合7速SSG双离合变速箱,峰值输出为650ps/7250rpm,峰值扭力为69.1kgm/6000rpm,极速可达333km/h。本质上,650S是一辆小改款的MP4-12C,提升的50匹马力在日常驾驶丝毫没有察觉出来,但无论是碳纤单体壳车身、悬挂部件的结构都是一样的,而引擎的输出数据也不是简单提高涡轮压力得到的,而通过各种细节优化得到一款全新的650S,此时,你也可以理解为——迈凯轮工程师把MP4-12C推上手术台,通过各项零部件的升级改装,给你一张合法上路的改装牌照,到了你的手里,没理由不在改装里寻找一下乐趣吧?
准确点说,这是一辆650S Spider,顾名思义,硬顶敞篷的迈凯轮650S。
事实上,想在这类跑车身上找玩乐性,几乎不太容易实现,就如刚刚所说,它的动力性和操控性都是凌驾于民用改装范畴,而剩下的乐趣,只能从它的进排气、轮毂和空力套件的改变而继续保持新鲜度。
轻质的车身+强劲的动力,后期你绝对没机会考虑在引擎上花上心思,唯有用上乘的碳纤件烘托这颗代号为M838T的3.8L排量V8涡轮增压引擎。
相较于民用级的碳纤制品,它在超跑上开发的难度要高几倍之多,这是因为超跑的车身线条的比较复杂,后期考虑的问题有很多。
就在这个碳纤尾翼正下方,搭载着迈凯轮的“Air Brake”尾翼,常规下,尾翼以32°的角度打开,刹车时,尾翼角度达到69°。当然,关闭掉这个自动尾翼的功能,因为这款升级版的碳纤尾翼同样可以提供上乘下压力,并且让整个尾部变得更激进。
车主的撩妹姿势绝对不是在这个角度,因为高高的排气孔会烫屁股哦。
和MP4-12C一样,650S也是一台相当灵活的驾驶者之车,无论是转向、换挡、油门还是刹车,一切作动都相当直接,仿佛是会和驾驶者直接沟通一样。正因为如此,迈凯伦直到今天仍不肯把电子助力转向装到720S上,毕竟液压转向能提供比电子转向更多且更真实的路感和反馈。
650S Spider在关闭顶棚之后,上下车和传统的硬顶超跑没有区别,敞篷之后,方便多了。
好复杂的多片式轮圈单品啊,但对于上了年纪的650S而言,别有一番风味啊。
内饰方面,迈凯伦650S所呈现出的整体造型风格与MP4-12C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材质方面,原厂有Alcantara和真皮两种选择,当然,画面的Alcantara材质显得更有战斗气息,也更符合这辆650S Spider的风格。
仪表盘的左侧是行车电脑显示屏,右侧是车辆动态模式和各种温度检测数据,中间区域则是大尺寸的圆形转数表,你很难想象9000转断油的涡轮引擎,是多么不愿意你温柔对待它呢。
看上去依旧不过时的中控设计,全部都采用碳纤面板呈现独有设计。
原厂的碳纤制品都是完美级水准。
空调控制按键移到车门上。
上万公里了,也算高里程的一辆超跑了。
前唇与气坝连为一体的设计,制作精良,价格昂贵。
碳纤制品对于整个前脸质感的营造是成功的,但我觉得这款碳纤的线条还可以再流畅一点。
大型碳纤后下扰流扩散器的加入,整车再年轻几分,气势再强烈几分。
进气格栅也被碳纤制品替代。
或许在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记得大堵车的路段找加油站的焦虑情景,当加完200块98#汽油,再回到主干道继续堵车,又惊喜的发现,650S的可续航里程每10秒掉5公里...现在回想起来,和它的相处、它给予的快感,真是“每秒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