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斯帝夫
以微型车(包含K-Car)和小型车为主业的铃木汽车,在2018年与中国的两个合作伙伴彻底“分手”。这也意味着铃木汽车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现地制造汽车的业务。
随之停止运转的还有铃木进口车业务,这也导致后来平行进口的全新吉姆尼价格被炒到了30万元的天价。
从中国市场的失意说起
把时间往回拨到2018年6月15日,当天原江西昌河铃木发布公告称,经股东双方友好协商,日方股东把持有的昌河铃木股份全数转让给了昌河汽车,并且后者早在2018年5月30日就完成了股权和公司名称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
一纸通告预示着“昌河铃木”落下帷幕。北汽集团下架了昌河铃木以及所有SUZUKI商标车型。
另一边,铃木在重庆的合作伙伴长安汽车,随后在2018年9月4日也发布公告,表示长安汽车与铃木汽车正式达成协议,该协议核心内容即:长安汽车以1元人民币现金收购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之40%和10%股权。
实际上此次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便成为了长安铃木100%控股股东。这意味着,“长安铃木”从合资变为了“独资”,结束了长达25年的历史。后续“长安铃木”若再投产SUZUKI商标车辆,基本属于技术授权的代工模式。
长安铃木目前仅剩三款在售车型
车型产品不对中国消费者胃口,是导致铃木汽车销量不佳,并退出中国市场的几大原因之一。
成立于1993年的长安铃木以微型车奥托(Alto)打开了中国市场的销路。但实际上铃木在中国的开山之作,是技术授权给长安汽车生产的ST90微型卡车。重庆产“ST90”在1984年上市,当时贴CHANGAN标识。
后来长安铃木陆续引进了羚羊(Cultus)、雨燕(Swift)、SX4等车型丰富了产品矩阵。随后,在2011年进入销量巅峰——全年卖掉了22万辆新车,但接下来的几年便进入了逐年下滑的通道。
铃木“全球车”S-Cross,国内称骁途
因为铃木的车型偏小,装备水平不高,发动机排量也偏小……不符合中国本土消费习惯,再加上自主品牌崛起等因素制约,到2017年,算上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两家合资公司的销量,铃木在中国全年卖掉了11.5万辆新车。2018年这一数字变为5.7万辆,到2019年只剩下2.6万辆。
四大市场格局的形成
比较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是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但另一方面却是铃木汽车在全球其他市场的销量增长。
在2018年的时候,铃木全年以321.32万台的销量排全球车企Top10榜单第十位,同比增长1.2%。而当年离开中国市场后,铃木汽车也确立了以日本本土、印度、欧洲以及东南亚为主的四大市场格局。
印度马鲁蒂铃木主销车型列表
从2018年的销量数据来看,铃木2018年在日本卖掉了71.5万辆新车,其中58.7万辆为K-Car;在印度市场,则用丰富的产品组合和低廉的价格创造了173万辆的好成绩,市场份额达到51.2%;而在欧洲还有24.6万辆的销量,在2019年销量有望突破25万辆。剩余的52万辆销量则是在东南亚以及其他区域市场完成的。
因此,从全球的市场格局来看,即便没有中国市场,铃木似乎活得也比较“滋润”。而在退出中国市场以前,铃木早在2012年还退出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美国。其原因与中国市场比较相似。
铃木在日本本土主销的K-Car车型
铃木欧洲主销车型(意大利官网)
事实上对于铃木汽车而言,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即无法融入全球第一和第二大汽车市场,充其量也只是一家区域性的汽车公司。在区域市场可能取得的成功,却无法让铃木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全球车企。
更具体的问题在于,铃木侧重的日本本土和印度新兴市场,其投放的车型产品各有特点,但又不能相互补充——日本市场的产品,只适合日本市场(大多数而言);而印度市场的产品,也只适合印度市场。这便给铃木在欧洲的经营带来了一些麻烦。
解开欧洲市场的困局
在欧洲市场上,铃木汽车目前主力销售的车型包括Celerio、Ignis(英格尼斯)、Swift(雨燕)、Baleno、S-Cross(骁途)、Vitara(维特拉)和Jimny(吉姆尼)。这七款车型的级别基本都集中在紧凑型(Compact Car)以下,比较符合欧洲狭窄的街道使用。除此之外,这些车型的价格也集中在1-2.5万欧之间,符合欧洲年轻人的购车需求——价格门槛低,养护投资少。
但欧洲日趋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却成为了铃木新车销售的绊脚石。最典型的例子是新一代吉姆尼。
全新第四代吉姆尼
上市一年的第四代吉姆尼在欧洲引起了很高的关注度,吉姆尼是小型SUV领域难得的专业级Off Road。这款车装备一台K15B自然进气汽油机,直列四缸、1.5升排量,采用前置四驱底盘布置。装备4速自动或5速手动变速箱,根据变速箱不同,其二氧化碳排量在154-170g/km之间。
由于欧盟规定在2021年之前,所有汽车制造商的平均二氧化碳排量必须符合95g/km的标准,否则将承受巨额罚款。为此铃木别无选择,欧洲公司计划暂时将吉姆尼从销售目录中拿掉。这一点,从英国和法国市场的反馈中得到了证实。
铃木英国部门表示,2020年吉姆尼在英国市场将采取限量销售的方式。同时,英国部门也会竭尽全力保障交付新车给已经下订单的消费者。
48V轻度Hybrid系统
法国方面的态度基本如出一辙,法国部门表示,吉姆尼超标的二氧化碳,可能使得单车注册时面临高达2,153欧元的“生态罚款”,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很大的障碍。而到2021年来临前,法国市场会停止吉姆尼车型销售。
从销售来看,吉姆尼的销量并不算高,2018年在欧洲卖掉了1.04万辆;而2019年随着第四代全新车入市,有望会达到1.6万辆(2019年前11个月欧洲销量总和为1.54万辆,平均每月1400辆左右)。
因此,舍掉占欧洲总销量6%份额的车型,对于铃木来说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事实。而吉姆尼要进行怎样的技术改造,目前不得而知(意大利官网显示Coming in 2021)。
维特拉
实际上,针对欧盟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铃木也正在缓慢地更新产品序列,为其使用混合动力技术。
为了在2020年继续保持2019年良好的销售势头,铃木在2019年底开始为多款欧洲销售车型部署轻度混合动力系统。这些车型包括Ignis、Swift、S-Cross和Vitara,吉姆尼并不在列。
在Ignis、Swift和Baleno上,使用的是12V电压SHVS(Smart Hybrid Vehicle by Suzuki)混合动力模块,包括1.0升111hp输出的Boosterje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1.2升90hp输出的Dualjet自然进气发动机。
Swift Sport运动版
而在Vitara、S-Ccross和Swift Sport上,使用的则是48V电压的Hybrid混动系统。48V系统和1.4升Boosterjet涡轮增压发动机搭档,其中48V启动/发电一体机的最大功率为10kW(13.5hp),最大扭矩50Nm,电池容量为8Ah。它并非Hybrid“强混”那样可以单出带动汽车行驶,48V更多是作为辅助动力存在,在一定程度减轻发动机负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油耗。
对此,铃木也提供了一组数据。装上48V系统后的上述三款车,根据WLTP“世界测试法则”的方式,二氧化碳排放能降低20%,而油耗也能降低15%。整个48V系统为整车增重不超过15kg,其锂电池的安装位于前排座椅下。
丰田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不过对于铃木来说,不论是SHVS还是48V混合系统,都不是在欧洲市场的最佳解决方案,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电气化策略——包括EV纯电动、PHEV插电混合动力甚至共享出行计划,铃木要想保住目前欧洲市场的25万辆规模,恐非易事。
因此,在2019年底就有消息表明,在2020年铃木汽车将正式与丰田汽车展开技术合作,首批欧洲合作产物——两款贴牌新车,将在2020年秋季发布。根据猜测,这两款OEM新车将使用丰田的PHEV插混技术,一款为卡罗拉(Corolla)掀背款,另一款为全新RAV4。换句话说,我们将在欧洲看到挂S标志的卡罗拉和RAV4,铃木借此重回紧凑型市场。
铃木与丰田展开合作并非仓促上马,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磨合。
早在2017年两家公司就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后来在2019年3月又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两家公司将围绕环保、安全及信息技术、采购和新能源车领域展开。实际上合作协议表明,丰田的THS混动技术将分享给铃木使用;作为回报,铃木有可能会将Baleno授权给丰田贴牌。
丰田版Baleno
此外,铃木在波兰的发动机工厂生产的1.0、1.4升Boosterjet涡轮增压发动机也有可能分享给丰田使用。因为铃木的1.0升Boosterjet与丰田的1.2T性能相似,而丰田在欧洲还没有140hp输出的机器,因此铃木的1.4升Boosterjet将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回到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一个铃木的问题——铃木汽车目前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全球车企,大概是意识到未来的产品、技术策略充满了不可控的因素,尤其是与主流市场的竞争存在差距——在日本做K-Car和在印度做廉价车是优势项目,但除此之外,高技术、高利润车型并未涉足。
丰田章男和铃木修
于是我们看到,铃木与丰田的“友谊”再次深化——2019年8月28日,铃木宣布与丰田以交叉持股的模式结成资本联盟,加快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研发。这也证明了,未来的汽车市场格局都是“强强联合”,譬如此前的雷诺-日产,最近的PSA与FCA。
为此,丰田汽车斥资960亿日元(约合9.1亿美元)收购铃木汽车4.94%之股份,而铃木则投资480亿日元(约合4.55亿美元),收购丰田0.2%股权。尽管持股并不对等,但铃木花巨资牵手汽车巨头,其目的也非常明确,加速技术更迭,减小相关投资,事半功倍。
铃木与丰田达成的合作范围
离开了美国和中国市场,铃木仍然可以创造300多万台的销量,从侧面说明铃木的规模效应仍然奏效。而其中,区区20多万台销量的欧洲市场却为铃木如此看中,其中的逻辑也异常清晰。
简单分析不难发现,铃木对待欧洲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更认真,其产品与时俱进更加有诚意。因此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20多万台助力,铃木冲进300万Club也并非易事。【END】
这两天,东风日产又火了,然而出圈的不是他们生产的车型,而是一张椅子。
中国是灵感之地,奔驰要更中国也要更奔驰。
当你一进入上海车展4.1展馆,远远就能看到醒目的奔驰星徽车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型车展,梅赛德斯-奔驰展台都是必须要打卡的展台之一。这是奔驰作为豪华品牌引领者的独特魅力,更是奔驰每次展现让人惊叹的新车型和新技术的专属期待。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魏牌发布会盛大开幕,魏牌以为用户而改变为核心主题,携焕新车色的全新蓝山、包含福祉版在内的全新高山等重磅车型以及多项智能化技术集中亮相,并在车展现场打造咖啡馆,场景化展示魏牌所带来的品质生活。
“太空机甲/星际旅行”走向海外 “捷途狂飙”成为闪亮名片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奇瑞集团全球品牌阵营联袂亮相4.1号馆,海陆空代表性技术展品悉数登场,还有5000外宾齐聚展台,看点十足。 奇瑞品牌携16款重磅车型参展,全新QQ以“高质空间、高智安全、高能关怀”三大领先技术切入A0级电动市场,定义小车高......
4 月 23 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开幕。作为汽车座舱电子产品的全球领导者,伟世通携一系列前沿技术及最新产品耀目登场,全方位展示其在推动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变革中的硬核实力,为行业描绘未来出行新图景。
双星闪耀上海车展,上汽奥迪全面开启品牌升级
【乐阳频道】上汽奥迪与大众双雄亮相上海车展
以智能重塑越野,捷途纵横携豪华越野天团登陆上海车展
在2025上海车展上,布雷博展示了其极具革新意义的Greentell套件。上海车展是久负盛誉的国际车展,展示汽车行业的最新创新成果。
荣威品牌焕新 以用户之声重塑国民车价值标杆
直击2025上海车展:长安汽车经典车型焕新新蓝鲸500Bar,领先合资一年!
在以灯光、秀场和新车“刷脸”为主旋律的上海车展,上汽大众干了一件“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的事:他们没有堆新车,也没请明星站台,而是把“品质实验室” 整体搬进了3号馆展台。
2025年4月23日,上海国际车展现场,哈弗品牌正式发布“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的战略宣言,宣布全面聚焦新能源四驱技术研发,未来哈弗新能源只做四驱。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时代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已经跑出了超越世界的加速度。作为其中的一员,哈......
开启皮卡新能源元年!真新能源皮卡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元起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隆重启幕。以“众进向新”为名,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携前瞻的技术成果、强大的商品阵容以及全新的品牌面貌,实力亮相5.1号馆。由一汽-大众打造的大众品牌全球首款CMP平台概念车ID.AURA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全面焕新的6座/7座家庭旗舰SUV全新揽境也......
2025年4月23日—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在以“Essence in Motion”为主题庆祝成立75周年之际,安通林携未来出行创新技术与产品隆重亮相,向全球展现了其作为汽车内饰引领者的最新技术与创新基因。
让每个家庭的出行走得更稳!更远!哈弗品牌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
受益人工智能推动的算力产业链急速扩张,光模块概念股在2024年收获了良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