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王二拿前不久花血本买了辆新车,心情甚好,便想与他哥王大拿分享喜悦,顺便让大拿给新车“开个光”。提了两壶烧酒,带上二斤卤菜,开上新车就奔着哥哥家去了。
且就说酒过三巡,大拿却依然面带愁容,二拿便问:“哥哥何事困扰?”大拿答曰:“贤弟有所不知,前日老友传喜帖,诚邀我参加婚礼,实难拒绝,奈何路途遥远,又无车接送,甚是不便呐!”二拿大手一挥,将车钥匙放置桌上,便出豪言:“哥哥若想去,开我新车便是,勿扰也!”大拿惊:“弟弟新车到手不久,此番借与我恐有不妥!”二拿曰:“何言也,弟岂有不帮哥哥解忧之理?此番借去,就当哥哥给新车开光矣。”大拿喜,遂拿过钥匙,与二拿把酒言欢至深夜。
半月有余,二拿突接大拿电话,其言车出问题,行驶不能,已拖至修理厂排查故障。二拿火速赶去,问故障原因,答曰:“爆缸也。”二拿茫然不解:“新车落地不过半月有余,为何一朝竟会爆缸?”好在大拿颇有担当,忙出言担保:“弟是为帮我而至于此,我又何忍心让你蒙受损失?此车修得好便罢,若修不好,定全款赔付与弟,无忧也。”言至此,兄弟二人便不再提爆缸之事,一并奔着酒家去了。
以上就是车叔隔壁王二拿新车爆缸经过,他非常不解为什么自己新买的车不到半个月就被他哥开爆缸了,我们现在看一下众多经历过爆缸的车友是怎么说的。
“原厂机油太差了才炸的”
“腹内锻造磨合不当”
“早晨没热车,一出门就碎了活塞”
以上三个原因是车友圈里最常见的爆缸类型,爆缸的结果来看,表现有:拉缸(缸壁划痕)、活塞碎裂、连杆变形断裂、缸套碎裂等这几种,当出现这些故障时,车辆引擎基本已经无法继续使用,需要大修,较为严重的就需要换新引擎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结果呢?
车叔总结了以下几点:
设计问题
很多人都在奇怪,在汽车工业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因设计问题导致的发动机爆缸的情况?其实,任何一种发动机都会有局限性,在普通民用车上,车企为了保证引擎质量,在动力标定时往往会留有很大的设计余量,保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大动力就意味着引擎摩擦副必须承受更大的负荷
而这预留区就是发动机的安全警戒区,当我们高强度、高频度地使用车辆动力的时候,往往会使发动机负荷达到警戒区范围(对于刷了程序的涡轮发动机更是如此),因此发动机的各运动副就会承受比标准状况更大的负担,短时间内可能影响不大,但要是长时间在这区间运行,就可能会导致爆缸的情况。
国内版斯巴鲁翼豹STI上的EJ257引擎,是最容易爆缸的引擎之一
另外,一些结构特殊的引擎由于各种结构局限性,会比一般引擎更加容易爆缸,例如马自达量产的转子引擎以及斯巴鲁的水平对置发动机,都比一般直列或V型引擎更加容易爆缸。马自达是由于三角转子刮擦缸壁,斯巴鲁是因为重力作用导致润滑不均匀,机油容易沉淀在汽缸下侧。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品牌在国内曾被称之为“爆缸二人组”,搭载EJ257引擎的斯巴鲁翼豹也被车主亲切地称之为“易爆”。因此拥有类似引擎的车主需要对自己的爱车多上点心。
保养不得当、周期过长
我们都知道汽车发动机需要保养,但是如何确定保养周期,以及选择保养中选择哪种机油,是让许多车主迷茫的问题。一些修理厂的工人会拍着胸脯跟你说:“用了我们的全合成机油,可以跑一万公里不用保养!”而大多数民用车的维保手册上则写明五千公里进行保养,该听谁的?
这里车叔不展开细说,只说结论:过长的保养周期以及选择不合适的机油(过浓或过稀),确实会让车辆有爆缸的隐患。
磨合不得当
磨合不得当也会导致发动机爆缸,这里说的不是新车磨合,而是在发动机开缸重组后的磨合。新车在出厂时已经进行过静态磨合,但重组大修后的发动机,尤其是那些换了活塞、凸轮轴等摩擦副部件的引擎,就需要重新进行静态磨合了,一般的方法是将引擎在台架上运行5到6个小时,在此期间不断缓慢地改变引擎的转速与负荷,模拟道路行驶的状态,这样在引擎装车时内部各摩擦副基本已经配合良好了。
ECU标定问题
许多换了大涡轮的发动机都会进行“腹内强化”,更换曲轴、连杆、活塞以及活塞销,这可能会导致燃烧室体积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重新对ECU进行喷油量、点火角调教。这往往需要数周的时间进行匹配调试,若是ECU标定有问题,有可能导致可燃气体浓度过稀,导致缸内温度过高,有可能烧熔活塞顶。
另外,ECU的标定与当地油品也有很大关系,当油品质量不稳定时,应当适当降低点火提前角,以减小爆震。这里也不得不提一句,引擎爆震是导致爆缸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不规则燃烧不仅会摧毁活塞顶,也会使关联的汽缸受到对冲力,导致连杆弯曲或折断,最严重的情况下,弯曲的连杆会让活塞做不规则运动,打碎汽缸壁,甚至是水道,使引擎彻底报废。
车叔总结
虽然看似离普通用户遥远,但是爆缸的情况在当下也时有发生,除了不正当的保养以及使用以外,造成爆缸最多的原因还是在于对引擎进行不规范改造。因此各位有提升动力想法的小伙伴,还是提前做足功课,找一家靠谱的店家再对引擎“动手脚”。
正值博越系列9周年之际,全新一代博越焕新而来,为用户带来新一代家用SUV的首选项;新车从外观至内饰都采用全新的设计,将中式美学完美融入到全新一代博越的设计当中,在智能化上也进行了全新的革新,不管是在语音交互上还是功能拓展性上都有着十足进阶,动力上继续配备1.5T发动机匹配7挡湿式......
今年6月,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历史性重组——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长安汽车升格为独立央企。在官方通告中,“聚焦主责主业”成为关键词。作为长安系新能源三驾马车之一,深蓝汽车凭借143236辆的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稳居造车新势力前列,并以央企新能源品牌销量冠军的身份,成......
魏牌全新蓝山!苏州NOA实战力压蔚小理,赛道跑出黑马锋芒
三菱汽车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作,结束在华40年的生产布局。其发动机技术曾是中国车企的“黄金动力源”,但市场份额从30%跌至不足5%。整车业务因新能源转型迟缓而溃败,2023年彻底退出生产。三菱的撤离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的缩影。
保值率“全满贯”,广汽传祺如何打造家庭资产的“硬通货”
2025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力压特斯拉,在世界多国领跑!
长城汽车35周年庆典上,一张高管合影引发车圈地震:九位西装革履的高管中央,一辆身披黑布的神秘跑车以低伏姿态占据C位。
国际米兰为何选择比亚迪?一场“技术+野心”的双向奔赴
当特斯拉交出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跌16%)的2025年第二季度成绩单时,市场震惊了:这家曾让传统车企夜不能寐的颠覆者,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增长危机。
比亚迪在海外多个市场领跑全面超越揭示了电动车竞争的本质逻辑:技术自主化+产品多元化+战略全球化。特斯拉的颓势(销量下滑13%)反映了其在成本控制与车型迭代上的滞后,而比亚迪凭借垂直供应链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定义新一代汽车标准。
7月21日迎来重磅OTA升级,全能驾控再进化,这次升级简直是王炸!
问界M8斩获智能汽车指数全优认证:华为技术赋能下的安全革命
司机收入持续降低、外卖快递员也在抱怨,怎样才能改变局面?
暴走团共有“四宗罪”、每一项都危害深远,应从组织者着手打击
退网潮起,汽车经销商们难自救?
作为现代N品牌首款高性能电动车,IONIQ 5N以电车躯壳,油车灵魂为理念,彻底打破电动性能车的传统边界。
中国品牌出海新标杆:比亚迪的足球战略启示
作为消费者选择二手车的重要参考指标,一年保值率的表现不仅决定了二手市场的车价,也决定了品牌的认可度,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纯电动车一年保值率的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