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

车云网 10浏览 2019-05-06 IP属地: 未知

相比海外汽车品牌,自主品牌响应国内汽车市场转型的速度更加敏捷,比如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合资车企还在布局“油改电”产品时,以广汽、吉利和比亚迪等品牌为首的中国车企,已推出基于专用纯电动平台打造的车型。

五一前,广汽新能源Aion S正式上市,加上更早前上市的吉利几何A和比亚迪秦Pro,三款产品一方面共同将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带入了新的发展高度,一方面又彼此形成正面竞争关系,相爱相杀。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三款产品?

1、谁是“里程焦虑”的克星?

先说说三者关于“电”的那些事,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Aion S、几何A和秦Pro EV500分别基于广汽第二代纯电专属平台GEP、吉利与沃尔沃合研的PMA纯电动车平台以及比亚迪e平台打造。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

虽然三者均号称“纯电平台”,但从上图不难看出,广汽GEP和比亚迪e平台较为相似,前部均为高度集成的电驱系统,中间为平整的板状电池包。此举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为车内提供更高的规整性,并可根据续航里程差异更改电池组。而PMA平台则为“异型”电池阵,在规整性方面较前两者略显逊色。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广汽新能源Aion S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

几何A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比亚迪秦Pro EV500

此外,从三者底盘封装与电池组内嵌的效果也可见一斑,同时底盘规整性还会影响到整车风阻系数与续航表现。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

从上表看,Aion S、几何A和秦Pro EV500的动力储备方面,Aion S占优但与后两者差距并不悬殊;

电芯供应商方面,Aion S与几何A电池供应商均为宁德时代,并且Aion S还破天荒的使用了811电池,这也是其电池能量密度空前高的原因,而这也意味着,在提供同等电量的前提下,Aion S的电池重量可以更低。

不过有意思的是,综合电池组容量与续航里程两项数据不难发现,电量储备最高的几何A续航能力却并非三者之最,也就是说,电机与电控系统在转换效率层面,三款车型表现略有不同。在车云菌看来,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风阻系数和制动能量回收效果等,但不可否认的是:

Aion S在综合性能层面展现出的实力确实不俗,最长续航实力当之无愧;吉利几何A的电池组重量是最大的,但续航里程并不短,说明整体能耗水平控制得还不错。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设计偏好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几何A

关于设计,无论外观亦或内饰造型,三款产品呈现出来的风格都称得上见仁见智,在车云菌看来,几何A的外观造型更贴近纯电动车的风格,搭配伸缩式车门把手等细节,进一步提升了该车的“吸睛度”。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Aion S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秦Pro EV

相比之下,Aion S和秦Pro EV则沿袭了传统汽车的视觉效果,不过集成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全景天窗,可谓是Aion S的“绝活”,假如外界光照充足,该装置可在监测到车内温度过高时,自行驱动风扇为车内降温,并能够将产生的额外电能存入蓄电池。而比亚迪则借助全新的Dragon Face造型元素,强化了自身视觉冲击力,不得不说,来自奥迪的设计师帮助比亚迪提升了太多的产品质感。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Aion S

内饰方面三者风格迥异,Aion S更趋向传统汽车,不算激进可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比如中控台与延伸区域间并非“整体连接”状态,在车云菌看来,广汽再“大胆”一些,大幅度减小中央通道控制台的存在感,腾出正副驾驶之间的物理隔阂,体现电动车的设计优势,或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秦Pro EV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几何A

相比之下,而秦Pro EV和 几何A则采用仪表和中控“大小屏”的设计理念,更强调科技感的设计风格。

秦Pro EV的12.8英寸触屏可旋转90度,为车内人员提供横、纵屏两种操作方式;几何A更具科幻色彩,甚至座椅还摒弃了传统皮质面料,选用防水、防污且透气的Skin-care婴儿级环保织材质,彰显面向未来的科技属性,强化产品的个性。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Aion S

值得一提的是,Aion S装备的12.3英寸液晶仪表,无论是尺寸还是分辨率都与中控台的车机大屏保持一致,并支持包含“全地图”在内的多种模式切换;而几何A与秦Pro EV受限于仪表盘屏幕尺寸(分别为4.2英寸与8英寸),仅可更改颜色与显示样式,在多屏联动层面稍显不足。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几何A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几何A

好在几何A提供了W-HUD 抬头显示器,可将巡航、紧急制动、车速及导航路径提示等信息同步。同时该车在中控屏下方及换挡旋钮前部,均设计有触控式“按键”,削减车内实体按键数量之余,在渲染未来感方面也有自身独到的一面。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秦Pro EV

反观秦Pro EV,虽然诸多功能均可利用中控屏触控操作,但前后风挡除雾、电子手刹和驾驶模式选择等快捷键得以保留,更侧重于用于实际体验效果。

在车云菌看来,营造科技感与实际体验不可完全割裂,好设计应以在“好用”基础上延伸而来。聚焦文中的三款车型,Aion S与秦Pro EV的传统汽车元素更多一些,不过借助双屏互联与“旋转屏”分别展现出自身对用户使用的兼顾,而几何A的未来感可用“耳目一新”来形容,引入Touch bar与W-HUD无疑是该车的加分项。

3、谁的功能更有特色?谁的安全配置更多?

如今汽车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新车型而言,“后发”的优势显而易见,特别是在科技与安全性层面,更容易打造功能层面的后发优势。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Aion S基于微信的用户行车组队功能

比如,Aion S基于腾讯车联开发的车机系统,可将车机ID、手机ID和QQ音乐账号绑定,同步账号设置信息之余,还可在导航系统中实现“组队”功能,且能够通过智能语音助手,开启雨刷或调节音量,构建了车与人的智能沟通生态圈。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几何A

几何A的车机UI则与智能手机颇为相似,常用功能可直接通过下拉菜单开启,而秦Pro EV的12.8英寸中控屏“尺寸”优势更加明显,在同样支持在线音乐、智能导航等功能的情况下,用户体验层面的“软实力”更为可观。

聚焦主动安全性配置,Aion S与几何A均提供了车道偏离抑制、并线辅助和倒车车侧预警等功能,实现了L2级以上的驾驶辅助能力。重点在于,三者中只有几何A提供了交通标志识别功能。相比之下,秦Pro EV稍显劣势,不过其装备的车侧盲区影像功能,则更加符合实际使用场景。

不过,这些功能的实际效果,其实有待于把产品放到具体环境中实际测试,根据车云菌对Aion S的实际测试,其部分辅助驾驶功能的表现,依然还需要优化,眼下的产品表现,离合格还有一段差距。

4、“顶天立地”,谁的设计更贴心?

在对比三款车型的同时,车云菌发现不同厂家在人性化层面的考量也不尽相同,以天窗和空间两方面举例。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Aion S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几何A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秦Pro EV

如图所示,Aion S、几何A和秦Pro EV分别采用全景可开启天窗+后排中部纯平地板、全景天幕/大尺寸后风挡玻璃+小幅突起、常规尺寸天窗+小幅突起的搭配方案。

再结合各自的车身尺寸与轴距表现,在人性化与空间方面三者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俗称的“产品力”则为综合性指标,如何在相近的价格区间内,为消费者营造最佳的科技感、人机交互、主动安全和驾乘体验,都是同台竞技的关键所在,因而就现阶段来说,刚刚上市的Aion S确实为对手造成了不小压力。

5、售价与布局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

五一前上市的广汽新能源Aion S共推出了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3.98-20.58万元,而几何A全系6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5-19万,比亚迪秦Pro EV500全系为6款车型,不过考虑到其中三款为“开发者版”,针对民用市场的仅有3款,补贴后为16.99-18.99万元。

如此说来,几何A的可选车型更加丰富,Aion S的“门槛”占优,比亚迪有些“慌”,不过在车云菌看来,Aion S在产品布局层面更加讨巧。

Aion S全系4款车型中,除入门版综合续航里程为410km外,其余三款续航均为510km,也就是说“500km级”的入手门槛为15.98万元。相比之下,几何A提供续航410km和500km两种规格且各占比50%,“500km级”的起点为17万元,秦Pro EV500略显尴尬,目前仅支持420km续航,NEDC工况下纯电行驶520km的“超能版”处预售状态。

换言之,更具诱惑力的产品布局与价格区间,无疑是Aion S的亮点之一。

至于购买建议,广汽新能源Aion S车型车云菌推荐“魅630 Evo”版本,补贴后售价17.28万元,属于配置、空间和续航三者兼而有之的一类。

几何A或许在空间层面稍逊,可出众的安全配置较为抢眼,中配及以上版本均增加了多项主动安全配置,两款“立方版”性价比表现值得肯定,补贴后售价分别为16和18万元,410km或500km续航能力您可按需选择。

比亚迪秦Pro EV500智联领享型比较划算,补贴后售价17.99万元,只是续航能力不够完美,车云菌个人建议如果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并不急迫,倒是可以等待EV600的“超能版”。

车云小结:

就单一产品而言, Aion S的综合实力足以让竞品心头一颤,作为基于广汽新能源第二代专用纯电动平台开发的车型,其在续航、车内空间、科技和人性化等诸多层面均具有可观优势,重点在于,定价策略和“500km级”续航能力车型的起点,更是该车的核心竞争力。

相比几何A与比亚迪秦Pro EV等车型,Aion S更像是被“假想敌”训练过的战士,因而上市后“炸”出的蘑菇云,不仅让对手有点慌,更预示着广汽新能源已整装待发。不过面对产品矩阵已初显眉目的车企,如何把游击战变成阵地战,是广汽需要思考的问题。

放眼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飞速发展,与近日特斯拉在华建厂事件的“实锤”,足可见该领域即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如此说来,真正“慌”的是不是那些合资品牌呢?

不过,目前车云菌在广汽新能源APP上获取的预定信息来看,Aion S的入门车型“炫530”版(13.98万元)暂无预定信息,且“取而代之”的魅530车型,尚未公布售价信息。

相关报道对此情况的说明是:“炫”系列将同时对租赁、出租市场以及个人买家开放。但此时“炫530”在APP上无法显示,不能订购的情况,其实偏离了Aion S上市之初的价格区间。

为此,车云菌向广汽新能源官方求证,但详细信息仍需等待对方进一步确认。

针对此种情况,车云菌认为如果“炫”系列确认如报道所说——将同时对租赁、出租市场以及个人买家开放,那么确实应当体现在APP的订购页面中,如未体现,也应说明原因(比如产能问题导致);而面向租赁和出租市场销售的B端车型(通常价格非常低),不应当与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C端车型相提并论,也不应当计入对C端市场公布的售价区间。

Aion S 丨 几何A丨 秦Pro:相爱,相杀!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车云网 4.6万粉丝    4248作品 关注 专注智能驾驶、车联网、后市场好多年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