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买车注重哪些方面,品牌?空间?实用性?亦或是皆有?不可否认,对于大多数国内消费者而言,这些都是购车时非常看重产品表现,而厂家也深知这点,如今引进国内的车型,要不是专门针对车辆在轴距上加长,就是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特供车型。
其实在日本有这么一类车型,也十分重视自身的车内空间表现与实用性,在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配备有一辆,而在国内却几乎看不见这类车型的身影。其产品调性明明也同样满足国内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但为什么K-Car却没办法在中国火起来?
K-Car其实是指轻自动车这一类汽车产品,并且在产品规格、动力方面都有十分严格的标准,长宽高分别不超过3400mm、1480mm、2000mm,座位不超过4个且排量不超过660ml(也就是0.66L)。
对比Smart forfour的长宽高(3495/1665/1554mm),K-Car这类车型在长度上基本属于微型车的水准,但是得益于其限制高度有2000mm,因此K-Car在车身高度上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无论是乘客的头部空间还是后备箱高度都有着非常好的表现。能够较好的满足一部分家庭结构相对简单的日本家庭的出行需求。
并且这类车型一直在与时俱进,发展至今,K-Car在功能方面已经涵盖有6安全气囊,电子稳定系统,自动空调,甚至是座椅加热、后视镜电动折叠、换挡拨片、自动刹车这些高级配置。
K-Car在日本流行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日本的交通情况实在太差,并且道路宽度也十分窄,根据海外的调查统计显示,日本公路(除高速公路外)的平均宽度仅有6m,掐头去尾实际供车辆通行的部分仅有4.2米,规划成双向单车道的话每条车道宽度仅有2.1m(而国内的车道宽度基本在3~3.75米之间)。以轩逸为例,车辆宽度为1815mm,这类普通轿车放在日本街道上车宽与路宽仅差不到0.3m,在城市之间穿行及其不便。
其次K-Car在日本是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的,这点与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的形式比较像。其实不少人都知道,在日本想买一辆车是需要出示车位证明的,既证明你买了车后有车位可供车辆停放才可买车,虽然在东京这类人口密集区买K-Car车型也要出示车位证明,但一些偏远地区或是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则并不需要。
虽然在当地出行和买车已经如此艰难,但一些本土车企还是学会了“苦中作乐”,除了一些方方正正,照顾实用性的K-Car车型外,当地还有像本田S660、铃木Cappuccino这样带有双门双座、后轮驱动定位的跑车款K-Car,这类车型满足K-Car的车身尺寸和排量规格,并且还能以十分亲民的价格(本田S660售价折合人民币为10.32-12.4万元)入手一辆乐趣十足的小跑车。
而以国内消费者的角度来看K-Car,最大的缺点就是其动力非常差,一台三缸发动机,0.6L的排量,其最大时速几乎无法超过100km/h,很难做到高速行驶。虽然国内消费者对于车辆动力普遍不怎么重视,但0.6L的排量几乎已经是无法满足车辆日常行驶所需的水准了,即便是在日本,K-Car也一般只用于市区内通勤,基本不会被用于跑长途。
第二点是K-Car车型的舒适性比较一般,为适应较弱的动力水准,必然要削减其重量。以铃木Hustler为例,其重量仅有820kg;即便是当年风靡国内的微型车铃木北斗星,重量都达到900kg。而这些K-Car阉割掉的是哪一部分的重量?没错就是隔音。一些车门、A柱等地方隔音材料的减少导致车辆驾驶起来会让车内人员感受到十分明显的胎噪、风噪,因此也令车辆的舒适性大打折扣。
第三点就是人的面子问题,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小型车和微型车十分不待见,微型车大多会被贴上廉价、粗糙、没面子的标签。因此比起微型车或是K-Car,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咬咬牙选择高一个级别的车型。
在中国市场,其实也有一部分微型车借鉴了K-Car的设计,上面提到过的铃木北极星就是很经典的案例。北极星四四方方的造型本就与传统K-Car十分相似,并且车身长度也仅有3400mm,而车身宽度因为不需要照顾到路宽限制能够达到1575mm,加上1670mm的车身高度,车辆载人和置物方面在微型车级别算是相当出色的产品。
而近几年随着国内大力推广新能源产品,加上车企为了打造一些低能耗、低门槛的市内出行产品,K-Car文化与新能源汽车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也造就了属于中国的K-Car产品。
近期话题度颇高的宏光MINI EV就属于这一类范畴,首先2.88-3.88元的售价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购买难度;加上达到1621mm的车身高度也赋予了其不错的头部空间和后备箱高度;而作为纯电车型,宏光MINI EV的用车成本自然也要比传统燃油车更低,170Km的最大续航里程满足一般的市内出行也基本没有难度。而最令人吃惊的是该车的销量,8月份共售出15000辆,可见该车确实是一款被市场所接纳的产品。
K-Car这种车型虽然适应日本当地的用车情况,但换个角度来看也实属无奈之举。虽然K-Car这类车型既能适应当地的出行条件,又能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但也确实牺牲了产品舒适性、设计感等方面。而对比之下,国内在用车环境上则相对舒适得多,但在如今国内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不少车企也在吸收着K-Car的产品优势,并结合国内消费者需求、出行环境推出属于中国的“K-Car”产品,这是最令人感到欣慰的。
创历史!缤果S荣膺中国十佳车身,成首款获此殊荣A0级车
2025年9月12日晚,“方程豹钛7巡回上市发布会暨首批交付仪式·福州站”于榕城隆重举行。方程豹汽车销售事业部浙闽战区 副总监姜颖俊先生、运营经理殷浣迪先生、运营经理伍海鹏先生等领导,与福州地区媒体代表及首批新车用户齐聚现场,共同见证“科技大空间SUV”钛7的正式亮相。新车推出1......
汽车产业助农破题!上汽大通以“星际计划”答好乡村振兴考卷
电动汽车到底会不会让人脱毛,2.0μT磁场强度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
以前提起宝马5系,那可是不少中年人的“梦中情车”,40、50万的价格往那一摆,妥妥的身份象征,过年开回家都特有面子。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去年还卖将近44万的车,如今26万就能开回家,有的4S店销售甚至明里暗里表示“价格还有空间”。即便26万给的是贷款价,算上利息、手续费等等实际价格......
要说尊界出了S800后,其实还留着大招呢,就是豪华SUV,尊界M900。预估价格80-150万之间,据说对标库里南迈巴赫,就问传统豪车慌不慌?
以前铃木在国内还是挺火的,“国民神车”奥拓就曾是其“王牌”。想当初铃木瞅准中国市场,带着小型车技术就来了,跟长安、昌河分别搞了合资公司,一扎根就是二十多年。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后来竟然在中国市场遭遇惨败,不得不彻底退出中国。那么铃木究竟遭遇了什么呢?
好的驾驶辅助系统中,激光雷达不是万能的,但却是万万不能缺少的。
2025年8月19日晚,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华灯璀璨,星光熠熠。
仰望U8L鼎世版正式上市,直接把“顶级豪华的集大成之作”卷到新高度! 128万起的价格,配置完全配得上这个定位。什么安全技术、全铝大骨架、碳陶刹车盘、隐私感应玻璃……完全是移动的“安全堡垒”。 最强的是它的空间和舒适,2+2+2布局,二排座椅还能180度大躺,按摩、观影、云卧......
仰望U8L鼎世版上市了,128万的价格说实话挺震撼的!这车真的是顶级豪华的集大成之作,光看配置就知道不是闹着玩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全铝大车架,用的还是航空铝材,安全性直接拉满。还有那个应急浮水功能,想想就觉得牛逼,关键时刻真能救命啊! 内饰设计也很有意思,黑金配色灵感来自......
河南郑州,至今8000年裴李岗文化源头,5000年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源头区域,华夏轩辕文化的传承,历经中国各个朝代,曾经被称作荥阳、北豫州,公元583年隋朝改称郑州...
想感受驾驶乐趣,但又不想承担太多经济负担,二手福克斯,可以了解一下
2026款岚图梦想家,这车,太会了! 先不说别的,光那个12分钟充电直接续200公里,是不是续航焦虑都给你按死了?800V高压平台、5C快充,补个能的速度都快赶上你的午饭点了。还有那个62.5度大电池,日常通勤能顶俩礼拜都不用充,混动版综合能跑1500多公里!关键油耗还低到5.2......
前段时间,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重庆T300生产线因流拍而被强制拆除,今年无法复工复产,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官宣进军汽车行业。而在9月10日,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在社交媒体也发布了三张渲染图,首款新车将定位超豪华纯电产品,并对标布加迪威龙。据俞浩透露,新车也将在明年1月的美国CES上亮相,并展出样车。
车企的订单海报已经假到让人生理性不适了
网上开大货车的视频,司机座椅为啥一跳一跳?
近日,知嘹汽车从威马汽车公众号获悉,在时隔两年之后,威马汽车再次更新公众号,并对外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根据白皮书内容来看,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成功接管威马汽车,并将推动EX5和E5车型于本月恢复量产。要知道,当初威马汽车负债超200亿元,在沉寂许久之后,终于迎来了“复活......
理想i6实车一曝光就赚足了眼球。作为理想从增程式转向纯电的关键车型,大家对它期待可是不少。那它到底能不能火起来,有没有成为爆款的潜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