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十万元购车是个坎儿而不是槛儿!
所谓槛儿,是门槛,十万元的购车预算,多加几万可以选择合资紧凑级中低配,也可以满打满算选择自主品牌紧凑级顶配版本,虽对购车款有预期,但允许上下浮动,因此并不算槛儿。
所谓坎儿,就真的是个坎儿,在配置、尺寸、动力数据等表面差异一目了然的情况下,消费者选车时却依旧难以取舍,最核心的问题是,同级别的合资车与自主车,其售价差异,究竟体现在了哪些方面?难不成强在了看不见摸不着的驾驶层面上吗?
武无第二 逸动PLUS赛道称雄
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通过4S店提供的试驾服务是得不到答案的,因此,路YAO知马力联合了其他几家同行媒体,在广东大河马赛车场,组织了一场可以直面驾乘差异的十万级家轿圈速王者争霸赛。
所选三款车,也颇具代表性,分别是中国轿车市场销量端的领头羊,代表日系与德系紧凑级车型的轩逸与朗逸,还有一款是来自长安的自主品牌骄傲——逸动PLUS,这款车也是自主品牌中,屈指可数的能够威胁到轩逸与朗逸市场销量的车型。
话不多说,先简单介绍一下刷圈规则,并通报一下最终的刷圈成绩。
参赛媒体分别驾驶三款车型进行赛道刷圈,并由赛场专业计时人员记录每位车手所驾驶三款车型的最佳圈速。值得一提的是,参赛的6名媒体中有一位是专业车手出身,他的成绩不仅是全场最佳,且含金量最高,最终,根据最佳成绩显示,逸动PLUS以1'08''573的成绩,拿下最快圈速,大众朗逸则以1'08''694的成绩,屈居第二,而三款车型中唯一的一台自吸车型轩逸,则以1'09''794的成绩叨陪末座。
三雄之争为何逸动PLUS独占鳌头?
虽然并非专业车手,但我的最佳圈速,同样是驾驶着逸动PLUS创造的,并且比驾驶朗逸时的最快圈速要快到接近两秒。要知道,逸动PLUS与朗逸同样都是1.4T匹配7速双离合的动力总成,在动力参数上相差也不大,而且当天刷圈的赛道多弯角而少直线,这反倒还弱化了逸动PLUS的性能优势,因此,这将近两秒的圈速差,个人总结,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逸动PLUS的动力输出更为平顺。
朗逸的这台7速干式双离合,依旧延续着大众干式双离合的调校特性,在起步阶段,由于离合器的接合过程并不利落,因此导致油门不够线性,尤其是大脚油门起步,变速箱反应时间过长,而且一二档的切换较为不顺,但随着离合深度结合,转速抬升后,总体平顺性还是令人满意的。
反观逸动PLUS,起步更为顺畅,离合器从接合到深度接合的过程非常紧凑,动力来的更为直接,同时,即便是深踩油门的状况下,一二档的切换依旧流畅,感觉不到太明显的顿挫,所以直观上的感受是,逸动PLUS在起步阶段即可探出一个车头的优势,这对提升刷圈成绩明显有着更积极的帮助。
来到短直线,逸动PLUS也有着丝毫不输朗逸的平顺性,且出弯急加速时,理解驾驶意图的能力更强,每一次升挡都能够将转速很好的维持在扭矩爆发区间,持续加速能力更优。
二、激烈驾驶时底盘表现更稳健。
众所周知,朗逸并未完全继承到德系车型紧凑的底盘质感,小幅度转向的初段支撑良好,但是在连续弯道时,悬挂后半段的支撑性乏力,车身左右重心转换的姿态倾斜明显,这导致朗逸的驾驶极限容易触碰,过弯时显得信心不足,尤其对业余车手来说,对车辆信心上的不足会束缚住我们的手脚,从而降低入弯速度,对入弯以及出弯的路线选择也会因此变得犹豫。
对比朗逸,逸动PLUS的底盘调校更适应赛道环境,在兼顾日常驾驶舒适性的同时,悬挂也有着更好的韧性,过弯时抑制侧倾的能力较强,过大角度弯道,转向也没有出现恼人的多余阻尼感,而在回归直线后车身姿态恢复迅速,整个过弯动作相对于朗逸来说要凌厉不少。
这种驾驶质感,能够给予像我这样的业余车手更多的自信去操控车辆,主动引导我去尽量挖掘它的赛道潜力,从而更接近它的性能极限。
三、更早的涡轮介入、更宽泛的输出区间
从数据上看,逸动PLUS所搭载的1.4T引擎,涡轮介入更早,同时输出区间也更为宽泛,除了能够强化直线的加速能力之外,在赛道上不能保证每个出弯都处于高转速的情况下,宽泛的最大扭矩输出区间,就不必让驾驶者有意识的提前给油去猜它的动力爆发时机,相对来说,“容错率”要高得多,毕竟如果摸不透动力输出的高峰点,要么出弯慢,要么提前给油会导致出弯时无故的推头,从而浪费时间。
就这点来说,逸动PLUS的输出特性比朗逸更为契合赛道,虽然很细节,但对提升圈速成绩,却是相当重要的。
更为平顺的起步,更为稳健的底盘以及更早的涡轮介入,是逸动PLUS圈速成绩领先朗逸的关键,专业车手可以凭借着丰富的赛道经验以及更为老道的驾驶技巧,来弥补车型驾驶素质上的缺陷,但作为“普通人”,逸动PLUS显然更容易上手。
至于轩逸,1.6L自吸引擎匹配CVT变速箱,所追求的更是城市代步中的安逸,到了赛车场,无论是动力的弱势还是操控质感上的欠缺,均被放大,6名试驾车手的最终圈速,几乎都是轩逸垫底,这是再老道的驾驶经验都无法弥补的。
贵有贵的道理?不见得!
再回到文章开头我们抛出的话题,同级别合资车与自主车之间的价格差异,真的体现在了驾驶感受上吗?从实际的赛道试驾来看,所谓驾驶质感上的差异并不存在,甚至逸动PLUS还明显强于对手,因此,驾驶质感造成了售价差异,这个立论并不成立。
难不成是朗逸与轩逸反其道行之,在配置水平上高出逸动PLUS一筹,才得以表明“贵有贵的道理”?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购买逸动PLUS顶配版将将10万出头,而朗逸与轩逸虽然售价更高,但在配置端并未显示出成本上的差异,相反,逸动PLUS的配置表现反而更加优秀。
360°全景影像、全景天窗、感应后备箱、远程启动、双10.25英寸液晶仪表与中控屏幕均为逸动PLUS独享,其他配置上顶配的朗逸、轩逸也只能勉强逸动PLUS打个平手。更兼逸动PLUS是三款车型中尺寸最大、空间最优、动力最强的车型,其产品力优势不言自明。
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驾驶感受还是其他方面的产品力,逸动PLUS不仅不弱,反倒强于常年霸榜的两款竞品,如果真要为这5万块钱的差价找一个还算具备说服力的理由,恐怕也只能强行往虚无缥缈的品牌力方面靠拢。但如果从家用、经济、实用的方向出发,个人还是建议正在观望中的消费者们,沉下心来,认真感受一下逸动PLUS这款自主车型,或许,它才是那个更好的选择。
还记得长城在上海车展舞台亮相过的那台坦克800吗?近日,疑似这车的谍照被正式曝光,那这回,咱们买大型SUV又多一个新选择?
大家知道吗?7月初,比亚迪在巴西那座巴伊亚州的工厂首款新车正式下线了!这可不是普通事件,而是中国智造闯世界的新里程碑,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今天聊聊这背后的“了不起”和正能量。 先说说成果吧:比亚迪在巴西才几年,新能源车就卖出超过13万台,今年一季度直接拿下销量冠军,市场占比......
2025年度更新:快 3手机版下载
农业植保的利器,郑州日产Z9 GE PHEV的实用性到底有多高?
就在刚刚,有着“国民旅行车”之称的海豹06 DM-i旅行版正式上市,新车售价10.98-12.98万元,共推出3款车型。
开800V电车跑长途会续航焦虑吗?服务区上个厕所用400V普通桩就能补电30度!
日行40公里买啥车?长安启源Q07对比宋PLUS DM,谁更适合通勤党?
今天咱们在中井路搞一票大的 —— 长安第四代CS75PLUS 1.5T新蓝鲸智慧旗舰型,硬碰硬刚CR-V两驱锋尚5座版!老百姓买SUV最纠结的‘配置党 VS 品牌党’,今天就用这条魔幻山路见真章!”
2025年7月2日,坦克品牌正式发布销量数据:截至6月30日,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万辆大关,成为最快且唯一实现70万销量成绩的中国越野品牌。
够拉风的外观、够强劲的动力、够丰富的配置,UNI-V这次是真的把年轻人的爽点全部击中了。
中大型SUV内卷加剧 19.58万元起 小鹏G7正式上市
在面对燃油或纯电轻卡房车时,比亚迪T5DM混动房车兼具长续航、成本低等优势,只要加满一箱油就不必担心长途和用电问题,对于有着远途露营需求的玩家来说绝对是不二之选。
第一攻略详解:快3通用计划平台攻略(2025)
奇瑞风云A9L即将正式上市,15.99万元起的预售价格引发热议,你觉得这个价格贵吗?
作为现在还值得买的燃油车之一!思域吸引我的点是哪些?
每日必看!快3技巧大全及规律
集齐四代CS75PLUS,看清11年280万国民SUSV的底气!
新势力卷疯了,中大型SUV标配高阶智驾,续航1095km,优惠完13万
毫无疑问,十几万左右这个购车预算,多数消费者还是以家用场景为主,而这一类群体的主要需求也不外乎宽敞空间、舒适驾乘以及较高性价比这几点。所以比亚迪宋L DM-i上市后就取得了不错成绩,甚至是直接影响到宋PLUS DM-i的销量,毕竟二者价格相当可前者级别更高,可试问谁想“买小不买大......
这辆昌河北斗星原型来自于日本的K-car,底盘没有任何副车架结构,前悬利用平衡杆充当一根支臂,后悬就是一根纵臂,没有任何舒适性和操控性,仅仅是能走。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少一个零件车就会散掉、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