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三个司机 6687浏览 2019-06-13 IP属地: 未知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最近,水果涨价成了热门话题,很多人表示已经失去了“水果自由”,日子没法过了。但另一边,果农们却表示水果卖不出去,也卖不上价儿,赚不多少钱。汽车行业也存在这种悖论。

按说,国内车价比发达国家要高不少,很多人认为卖车和卖房子一样赚钱。但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2018年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数据,经销商的亏损面从2017年的11.4%增加到39.3%。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最惨的就是庞大集团,这个当年的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老大,A股上市公司,已经于5月17日提交“破产重组”申请,目前正在等待审批。按营业额排名,2018年庞大在国内经销商集团中已经跌到了第九位。发生了什么?

庞大做错了什么

目前,庞大多名高层离职,董秘一月一换,团队动荡。压倒庞大的直接原因是资金链断裂,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庞大董事长庞庆华坦言,近两年被银行抽贷242亿。2018年财报显示,庞大亏损达61.55亿元。

庞大做错了什么?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不务正业”。确实,庞大自2011年上市以来,除了大规模的建店扩张,还有很多大手笔的动作,最典型的就是联手庞青年上演了一出“二庞联手收购萨博”的大戏,结果损失惨重。一个汽车经销商,想涉足整车业务,听起来确实高大上,但是风险也非常大,谁都知道整车是个烧钱的生意,就像蔚来汽车李斌说的“200亿打底儿”。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还有庞大一直玩得很溜的“统购分销”模式,即大手笔买车,形成局部垄断,然后再卖车,涉及的品牌有克莱斯勒、巴博斯、双龙等,都是冷门品牌。而庞大最成功的一次,当属拿下斯巴鲁在中国18个省的总代理,从中赚了很多钱。还有,为抓住新能源汽车商机,庞大还与北汽新能源合资成立庞大新能源汽车销售(北京)有限公司。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总之,庞大一直不甘于做普通的经销商,不断试图涉足厂家的渠道经营层面,在资金充足市场好的时候很成功,但是在市场不景气时资金压力就非常大。因为汽车4S店本身就是重资产,尽管庞大上市后有钱了,但是这种玩法仍然使庞大负债率高居不下,据称达到80%左右。

据了解,2012年,也就是上市的第二年,庞大旗下的经营网点达到 1429家,而从2014年开始卖店,2018年仅剩806家。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庞大甚至卖了5家非常赚钱的奔驰4S店。

尴尬的4S店模式

好好的开4S店不好吗?试想,如果庞大不这么折腾,而是稳扎稳打的开店,虽然不能确保仍是行业第一,但与老对手广汽、中升、利星行等一起稳居第一阵营还是没问题的。要知道,2017年庞大营业额还排在第四位,处于盈利状态。但是,卖了近50万辆车,营业额达到700多亿,但利润不到1.5亿,这样的业绩很难让投资人满意。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作为上市公司,庞大必须提高利润。但一般汽车市场不好的时候,首先受冲击的就是经销商,因为厂家可以向经销商压库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汽车销量急转直下,28年来首次负增长,经销商立即就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

不只庞大,同行们日子也不好过,比如2018年排名第一的广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滑16.3%,排名第四的永达汽车下滑17.28%。可见,庞大之前各种折腾,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只开4S店很难获得高利润。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2018年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报告则显示,2018年经销商新车毛利从2017年的5.5%下降到0.4%,进入2019年,新车毛利普遍为负数,但库存指数一直超过50%的警戒线,经销商的亏损面进一步加大。据了解,目前全行业库存高达300多万辆,相当于2个月的销量,流通环节库存占压的资金额高达5000亿元。

为了提高利润,汽车经销商都在开拓新的增长点,比如二手车、消费信贷、保险代理、汽车维修保养等。但是,这些衍生业务也越来越难做了,品牌二手车业务被各大二手车平台抢单,金融服务费开始受到消费者质疑,比如前段时间的“女奔驰车主维权”事件,使金融保险等业务被指责为“捆绑销售”,而维修保养也因价格太高受到诟病,甚至频繁上3·15晚会。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4S店模式,经销商的话语权很小,而且厂家为了销量还在不断扩充渠道,导致一个城市内互相杀价严重。如果市场好的时候经销商可以拿厂家的返点维持利润,但是现在市场不景气,就只能等着亏损了。这些因素导致投资巨大的4S店已经成了烫手山芋,以致于现在有新品牌招商,投资人却望而却步。

汽车新零售探索

4S店模式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多年,但现在却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很多汽车企业开始探索新零售模式。

首先,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特斯拉开启了官网直销的模式,直接砍掉了4S店,国内汽车厂商也纷纷效仿,比如蔚来、小鹏和威马等。与此同时,国内的电商企业也在探索网上卖车,比如京东、阿里、汽车之家和易车等都在行动。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当然,汽车消费者非常注重现场体验,车子好不好需要试驾才知道,单纯的电商很难满足,所以又会衍生出体验店,以及线上到线下的O2O模式等,比如今年初,华晨雷诺就与京东达成合作,打造O2O营销生态链。

但汽车消费对体验要求很高,车主买车前一定要试乘试驾,相信随着销量的上升,新能源汽车也会开线下体验店,仍面临厂家自建和与经销商合作的选择。但相对于传统的“卖库存”,造车新势力们的官网直营核心是先下订单再生产的C2B模式,基本可以做到零库存。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目前,一些强势品牌厂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单纯向经销商压库解决不了问题,甚至会逼走经销商,所以想办法实现“共赢”。比如:在销售环节实行订单式生产,实行C2B模式,先通过4S店集客,再安排生产,这样基本可以实现零库存。

现在的日系车品牌丰田和本田就做得不错,厂家提高产品力,定价更有竞争力,使得车辆始终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经销商甚至可以加价销售。当然,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强大的品牌力和产品力支撑。

车价比国外贵,经销商却亏损,庞大破产暴露4S店模式隐忧

事实上,市场的主流仍是传统的“卖库存”模式,电商企业与厂家的合作,也是“卖流量”,即换个渠道清库存。庞大汽车一直试图改变厂家主导的模式,但统购分销模式的核心还是主动承担库存,无非就是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大批量进货以拿到更低的价格,从中赚差价,但车子一旦滞销就会陷入困境。

[总结]可见,4S店这种授权经营的模式,对于经销商很不利,只要在这个框架内,就算是做到拥有上千家店的经销商集团也很难应对自如。可以预见的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会有越来越多的4S店被淘汰出局,不解决库存问题,庞大的破产只是开始。

 
相关推荐
三个司机 7.2万粉丝    5717作品 关注 三个司机,让买车更轻松。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