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忍冬》终章我们聚焦那些在2020年屹立不倒卖得好的车型,它们都是各自细分市场的销冠,以相当体面的销量成绩告别了2020年。这些车型告诉我们,真正的“神车”,是不分寒冬盛夏的。
实际上,2020年的车市是最没有悬念的。
往年,各车型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甚至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哪一款车型会问鼎年度销量冠军,也无法预料哪一款车型会“爆冷”成为年度黑马。但2020年却不一样,在“寒冬”照妖镜之下,车市很明显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当然,这并不是说2020年的车市竞争并不激烈,而是头牌王者的实力太过于强悍,甚至达到碾压级别。
在2020年,有几款车型耀眼夺目,逆势上扬,在寒冬中屹立不倒。它们中有常年稳居年度销冠的王者级“老将”,有新车首发便一骑绝尘独领风骚的车坛“新秀”,更有长期在大众心中稳居C位的“国民”车型。
人们常说英雄迟暮,但这句话在东风本田CR-V身上却从不奏效。CR-V以实打实的销量成绩告诉我们,王者就是王者,就算经历再长时间的洗礼,也只会历久弥新。
新CR-V在2020年7月10日上市,仅用短短20天的时间,其销量便达到17724辆,超越途观、奇骏(参数|询价)、皓影(参数|询价)等强劲对手,再度夺回合资SUV销冠,强势散发出“舍我其谁”的气势。而在整个2020年,东风本田CR-V创下了243037辆的销量成绩,在合资SUV中一枝独秀,稳居销冠。
但实际上,2020年对于CR-V而言,却是“内忧外患”的一年。
内忧层面,一方面,东风本田深处疫情中心,停产接近50天,真正的复工复产比武汉之外的主机厂至少推迟了一个月左右;
外患层面,彼时CR-V正处于“新旧交替”阶段,而同宗兄弟皓影气势正旺,威兰达(参数|询价)来势汹汹,老对手RAV4荣放(参数|询价)、奇骏虎视眈眈,CR-V被同级竞品疯狂围堵。
种种不利因素之下,CR-V依旧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旧款不显颓势,新款直冲云霄,CR-V真正诠释了王者实力。毋庸置疑,只有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产品实力,才能在逆势中保持如此漂亮的成绩。
新CR-V秉承旧款优良传统,继续切中消费者核心诉求,并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
比如在外观设计上,新CR-V在旧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年轻、时尚、运动与潮流气质,更为契合年轻消费者审美。包括在头部加入更多银色镀铬饰条以及折线形银色包围,新增“黑爵士版”,用酷炫的Black Edition运动套件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等。
除造型设计上的进化,新CR-V还在科技配置上进行升级,让车型整体质价比大为提升。像是增配了脚踢式感应尾门、等离子空气净化系统、无线充电装置等,提升了消费者的用车体验。此外,它还将原本要在四驱尊耀版(24.98万)上才能体验到的一整套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下探至19.58万的两驱都市版以上,降低了消费者享受先进科技的门槛。
正是因为CR-V拥有丰富底蕴与硬核实力,它才能在“内忧外患”中突出重围,坐稳“标杆神车”之位。
自主SUV的销冠位置多年来始终没有变过,哈弗H6稳坐如山。即便是进入生命周期末端和换代切换的“危险时期”,哈弗H6依旧独领风骚。2020年,哈弗H6以全年销量37万辆的成绩加冕SUV年度销冠,再度诠释国民神车实力。
毫不夸张地说,哈弗H6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消费者对于自主SUV的认知。从2011年8月上市,到2015年11月第100万辆下线,哈弗H6的第一个里程碑仅用时四年。随后的四年,哈弗H6则快速突破300万销量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神车。
为何成功?因为这是一辆各方面都挑不出短板的车型,不论是设计、配置还是动力。这也是哈弗H6封神的原因。
众所周知,车型换代离不开强大的品牌背书与市场耕耘。纵观卡罗拉(参数|询价)、雅阁(参数|询价)、高尔夫(参数|询价)等车型,经过数次换代之后,不仅成就了单一车型经典,同时也完成了品牌向上的使命。但如果要在国产车型中找到这样一款车型,却发现似乎没有哪一款车型曾经取得过这样的成绩。
而这,正是哈弗H6值得一提的原因。作为自主品牌中第一个单一车型销量突破300万辆的SUV,哈弗H6的冠军品质承担得起换代的考验,同时也正承担起自主SUV以换代成就经典的使命。
作为基于长城汽车全新平台——柠檬平台生产的首款全球战略车型,第三代哈弗H6在产品综合实力上拥有全方位突破。正如前文所说,哈弗H6并无短板,那么第三代哈弗H6又有何创新之处?
外观引入东方式“弦韦”设计语言,将经典元素与现代灵韵完美结合;内饰则将东方极简美学与前沿科技相互交融,完美契合。可以说,在哈弗H6的身上,用户感受到的,是关于科技与人文的双重关怀。比如全彩“飞航式”虚拟悬浮仪表+12.3英寸超智联触控屏、HUD智能全彩抬头显示、高光电镀换档旋钮等等,皆是在同级车型中十分厚道的配置。
因此,第三代哈弗H6延续旧款畅销体质,也就不难理解了。“神车”基因的传承、全新平台的加持以及深入消费者诉求的综合产品实力,这样的哈弗H6,不火才怪。
若要说2020年国内最火的新能源汽车,五菱宏光(参数|询价)MINI EV绝对首屈一指。单日销量最高突破2000辆的成绩,可不是随随便便哪一款新能源车型能够做到的。而在2020年12月,五菱宏光MINI EV单月销量再创记录,以35388辆的成绩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型。
3万辆是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Model 3(参数|询价)单月全球销量吧。
要知道,这可是一辆7月份才上市的车型,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斩获了12万余辆的成绩,“人民代步车”的名号果真名副其实。
或许很多人就要问了,这样一款没有气囊、没有快充、续航不到200公里,看起来也不高大上的车子,为什么能够卖这么多?不得不说,这是因为五菱宏光MINI EV有两把刷子。
这第一把刷子,当然是产品。这是一款非常超值的车。3万块钱的购车成本,每天几毛钱的用车成本,小区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插头就能给它充电,再加上小巧轻便,不用担心停车紧张等系列问题,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低线市场,五菱宏光MINI EV都有一群死忠粉。
这第二把刷子,则是营销。围绕着“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理念,五菱强势出圈。比如疫情期间人民缺口罩,五菱就造口罩;人民的螺蛳粉不够吃了,五菱就造起了螺蛳粉;而当人民需要一辆便宜实惠的代步车时,五菱宏光MINI EV就来了。无形之中,五菱的品牌形象已然屹立起来。
不得不说,五菱才是真正下沉到人民群众中,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并满足需求的车企。这样接地气、充满亲和力的五菱,走向成功似乎也变得挺好理解。
总的来说,一款车能够卖得好绝对不只是靠运气,尤其能够在整体不乐观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屹立不倒,那就只能证明这款车子综合实力过硬。
以上三款,无论是新CR-V、哈弗H6还是五菱宏光MINI EV,皆可以算是各自细分市场的现象级产品。它们的成功,是品牌、市场、口碑与产品多元素结合的必然成果。
预告:
有人能熬得过寒冬的凛冽,也有人会在寒冬中失温。说完了那些凌寒绽放、逆势上扬的品牌、车型,接下来我们将聊聊过去一年里,那些在销量、品质、口碑等方面滑坡的车企。
《遇寒》第一篇章我们聚焦的正是在2020年或轰然倒塌,或垂垂老矣的品牌,面对时代的淘汰,它们无能为力。敬请期待......
安全性能是消费购车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对于满足多人出行需求的MPV来说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C-NCAP首次评价结果,参评的六款车型中
去年底,相关机构发布了《汽车存量市场消费趋势洞察报告》,看到这份报告后,我马上联想到了即将上市的全新一代名图,如果按照这份报告中的结论,来总结这款产品,那就是:全新一代名图通过对用
(河南省郑州市)2021年02月27日,位于郑州市的郑州宝莲恒领创体验中心举行开业仪式。作为BMW大家庭中的新成员,郑州宝莲恒采用全新领创概念和设计标准,集展示、销售、售后服务为一
全新奔驰C级亮相,抄袭S级都成日常了!奔驰的设计师真懒!
日前,美国IIHS发布了年度安全奖项“Top Safety Pick +”和“Top Safety Pick ”的获奖车型,车型数量分别达到了49款和41款,相比去年大幅增加。如果
今年国内MPV市场格局或许会发生不小的变化 全新塞纳也成了最为期待的MPV产品 当然 说到MPV 就不得不提到GL8 全新塞纳的国产 对于它们的冲击肯定是不小的
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车企停工、零部件断供等不可抗因素下,众多车企在销量方面都以负增长收官。2021的开春之月,各车企为了其在新一年的销量,也是将纷纷推出自己的新产品,让我们花5
近日,我们获悉到了一组逸动的官图,官图是逸动PLUS 2021款外观图片。新车依然延续了之前的设计语言,前脸使用了延续横向贯穿式的设计风格,搭配立体动感的全新的进气格栅,整车的设计
再看看大伙最为关注的轿车销量TOP10,在12月被SUV超越之后,在1月份这个年前“旺市”也算是强势回归,据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显示,1月份轿车销量105.7万辆,同比增长2
文\魏无羡作为乘用车细分市场的第三极,MPV细分市场虽然不像SUV和轿车市场那样引人关注,但是也拥有不小的人气,在这一细分市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五菱宏光、宝骏730、别克GL8以
相比各大车企1月份实现销量“开门红”来看,也有部分品牌的市场表现并不是太好看,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出现了大幅度的销量下滑,斯柯达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根据销量快报显示,2021年1月
昨天我们了解了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为2021年立下的Flag,可谓是信心满满,增幅都远高于中汽协预估的增长率。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三大集团也同样信心十足,撸起袖子准备在2021年加油干,
据外媒消息,保时捷或将与马来西亚车企Inokom合资,在其北部省份Kedah建厂,这也将是保时捷在德国本土之外建设的第一个海外工厂。保时捷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南亚市场潜力和机会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