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心急的吉利,吉利与沃尔沃合并背后

心急的吉利,吉利与沃尔沃合并背后

懂车之道 2.4万浏览 2021-03-06 IP属地: 未知

图片

莫帅:让吉利汽车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这是吉利的愿景。

2021年的2月24日,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召开线上发布会,宣布不合并了,将动力总成业务合并成立新公司,如纯电架构、自动驾驶、采购、领克海外等方面深入合作。发布会释放的核心内容已经被铺天盖地报道过,这里就不在啰嗦,我就来说一下我比较关心的问题。

现在的吉利和沃尔沃是双赢的,起码现阶段,这还没有达到吉利的预期,就拿去年136万辆和今年的132万辆,吉利汽车的销量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中国本土市场。

对于吉利品牌来说,还是没有完全成为一家优秀全球性汽车企业,吉利算是较早一批提出全球化思路的民营汽车企业,而吉利的愿景也是成为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所以才有了后面吉利收购沃尔沃、英伦、宝腾、路特斯,国产汽车出口欧洲,工厂、技术研发、产业分布全球各个国家和区域。

确认不合并了?

2020年,2月10日晚间,远在瑞典哥德堡的沃尔沃汽车集团(沃尔沃汽车)突然发出一条消息,称它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HK.0175)正在筹划将双方的业务进行整合,从而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重组后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此消息一出,受到了各方的关注。而当时吉利汽车方面也迅速给出回应,称将通过业务重组形成一个更强大的新集团,进一步体现规模优势,整合专业能力和资源,引领行业变革。

 

但在合并谈判的过程中,吉利汽车宣布了申请科创板上市的计划,紧接着沃尔沃就发布公告称,由于吉利汽车计划在A股科创板挂牌上市,双方的合并计划就已经暂时搁置了。当时沃尔沃方面还特地强调,一旦吉利汽车完成上市相关事宜,双方就会恢复谈判。

另外一边,吉利控股集团微信公众号2020年12月31日推文《李书福2021年新年致辞:大变局时代,抓住新机遇,不忘初心,勇往直前》中提到:“2021年,我们将在吉利汽车成功登陆科创板后,重启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合并重组的讨论,或谋求双方更加紧密的合作方式,打造一个更强大、更具竞争力的全球企业集团,以应对未来更多的变革与挑战。”

图片

在去年已经公告合并的情况下,在重启合并重组讨论后增加一个“或谋求双方更加紧密的合作方式”,已经为2月24日的公告做了铺垫。同时说明这个决定在内部走了一段时间,具体怎么走我们就不知道了。

据业内分析人士透露,当天的吉利汽车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吉利汽车高层透露原因是:沃尔沃嫌吉利汽车开出的估值太低,同时沃尔沃工会和员工不认可合并。如果站在沃尔沃的立场考虑,这些都是很容易理解的。

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两家公司股权上进行合并至一家上市公司,肯定会对两家公司估值有所影响,现有股东的股份稀释方案能不能得到非常合理的安排?可见,沃尔沃估值以及与估值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让吉利回归A股与吉利沃尔沃合并两件事同时进行难度很大。让瑞典政府和沃尔沃高层、工会、员工都认同合并难度更是不小,对于沃尔沃来说,吉利和当年的福特是一样的存在,只不过吉利的价值更大。

经过了第一个十年的发展,吉利和沃尔沃探索出一套独有模式,能科学解决同在吉利控股旗下的两家独立汽车公司深度度合作问题,这样的融合已经很深入。虽然吉利控股沃尔沃,但毕竟是两家独立公司,吉利与沃尔沃的交集,并不像普通中国人想得那么简单,2010年,吉利斥资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全部股权,此后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在研发、采购等领域的合作相当紧密,不仅联合研发了模块化架构CMA超级母体,还联合成立了领克品牌以及技术研发中心。不过在上述合作进行的过程中,沃尔沃的独立性始终很强,财务也未与吉利并表。技术并没有完全开放给吉利。

我相信吉利和沃尔沃汽车这一次是站在在现有条件下双方利益最大化、竞争力最大化的方案,去考虑的问题。

局部合并,对吉利和沃尔沃意味着更好?

这次合并的主要内容:

1.双方合资成立动力总成公司,重点开发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发动机;

2.共同开发、使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

3.共同开发全球领先的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4.扩大联合采购范围和规模,降低成本;

5.领克汽车将充分利用沃尔沃汽车海外渠道和售后网络,逐步服务全球用户;

我们看看这个合并的方向,有多少是面向未来的,“共同开发、使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根据业务合并规划,双方在目前共享SEA浩瀚、SPA2电动车架构基础上,已经启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的联合开发,沃尔沃、吉利及领克、极星品牌都将共享该架构。

SEA的浩瀚架构在去年的10月份已经对外发布了,SEA的架构现在已经有9个品牌开始全面使用,7个品牌、16个车型已经在全面的开发中。包括沃尔沃的SPA2的架构,吉利与沃尔沃也在共同使用。

双方还将在三电和智能网联方面实现技术共享,共用电池包和电驱系统,并通过联合采购降低成本。这将进一步增强吉利汽车新能源研发实力,为吉利汽车成为一家新四化汽车公司奠定了基础。

图片

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双方协同发展,由沃尔沃汽车旗下自动驾驶软件技术开发公司Zenseact牵头,共同开发全球领先的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在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上,由双方合资打造的领克汽车已于去年底正式进军欧洲市场,未来沃尔沃的海外渠道资源将会被领克汽车充分利用,逐步服务于全球用户。

汽车品牌分合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就拿最近的启辰从东风日产旗下独立再回到东风日产,因为品牌没办法独立运营才回归的,迈巴赫从独立品牌到成为奔驰S级的产品序列,当年大众和保时捷也有合并的想法,现在大众收购了保时捷。

可以坚信的是,吉利和沃尔沃现在的局部合并,可能是一个现阶段非常理性的合作方式,为了谋求共同发展的最佳方式。

吉利和沃尔沃的十年之路

2020年3月28日是吉利并购沃尔沃10周年,当时上演的就是,以小博大的想象力与并购手法。当时的吉利,只有一个十几年历史的中国本土品牌,沃尔沃那时候现状也并不好,福特1999年收购沃尔沃汽车后为了实现旗下多品牌协同效应降低成本,采取共享平台战略,沃尔沃汽车也失去了新技术开发的主动权和资金支持。

由于福特旗下有多个豪华品牌,不乏林肯这样的嫡系,沃尔沃汽车始终被定位为欧洲品牌,欧洲生产、欧洲销售,兼顾其他市场。在母公司的本土美国也没有实现当地生产。

图片

在国内,就只是在长安福特代工,沃尔沃品牌当时在中国没有任何的存在感。

直到2018年美国工厂投产,沃尔沃汽车才成为在欧洲、中国、北美三大市场都实现本地化的全球品牌。在没有被吉利并购的沃尔沃,在国外我不知道,在国内沃尔沃汽车就是安全的代名词,知名度非常低,品牌溢价能力很差。如今的沃尔沃汽车不只是在安全领域,也在电气化、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等。

图片

在吉利旗下的时候,李书福找到了办法让两个品牌同时发展、还很健康的方法。给它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规划布局,前瞻性的部署,这里面包含了平台架构、完善的产品规划,2.0T发动机所体现的前瞻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欧洲、以美国为核心的美洲三大本土市场的全球布局;构建起包含生产、研发、采购、销售等的完备体系;发展目标及企业愿景也更加清晰,加速新四化。

图片

在我看来,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其业务必须真正融入当地发展,包括产品开发、建立合作伙伴、发展供应商、建造工厂。

如今的沃尔沃更具全球视野,沃尔沃汽车电气化战略上动作频繁,2017年7月发布全面电气化战略,计划“自2019年开始,公司所有新发布车型都将搭载电动机”,计划到2025年,年销售量中的一半来自纯电动汽车;中期目标是到力求在2040年之前将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这个在传统合资企业里,走得算比较快的了。

就在2020年3月2日,沃尔沃汽车发布其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围绕电气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气候中和等领域,更是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2025年实现全面电气化,届时纯电车型占比将达到50%,其余为混动车型;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2040年力求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所有纯电车型将只在线上进行销售。

吉利自身发展如何?

吉利汽车的品牌战略、企业动态、新车型的发布等,是比较受市场和消费者关注的。

先来话外篇,聊聊这个中国汽车巨头的掌门人,李书福,他在造车之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乡村青年,一直想通过自己来摆脱务农种地命运。从小学起,他就开始为生产队放牛。他上初中一年级那一年,1978年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就在当时,他已无心上学,开始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的文件和政策。

图片

两年读完了初中三年的学业,最后考上了路桥中学尖子班,进入高中,这时候李书福已经无心读书,最终高中还没毕业,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和带着向父亲要了几百元买了一台手提照相机,这样开启了开始走上致富之路。照相馆跌跌撞撞,这里有有很多的故事,坚持了将近两年时间。

后面,李书福回收废旧电池,靠分离其中的金属赚钱;之后是给冰箱厂家提供配件,就靠冰箱产业发了家。冰箱配件厂因厂房问题多次迁徙,中间也出现股东意见分歧等,最后在1989年,李书福送给了当地乡政府。接着他去做了装潢材料和摩托车,在李书福的35岁时转型造车,正式进入汽车行业。

图片

( 早期吉利摩托车生产线)

图片

( 1998年第一辆吉利汽车豪情下线)

刚开始做汽车的那几年,国家还不允许民营企业研究和生产汽车,拿不到造车资质。随后地方政府和国家开始重视这家民营汽车,吉利汽车也开始慢慢合规,这一路就借天时地利人和,2001年,吉利也赶上中国家庭轿车起步年,在那一年,吉利、夏利、赛欧、捷达、富康,此时都把销售的主战场转向私家车,在中国市场,轿车进入家庭注定从沿海大都市起步,私家车的普及浪潮将逐步向内地成梯级状迅速扩展,也成就了一批中国汽车企业,在看看现在存活下来的只有吉利了。

图片

造就了现在的吉利集团,一家投资并购成为德国戴姆勒最大股东、合资smart等等、英国路特斯控股股东、马来西亚宝腾实际运营方、英国锰铜和美国太力飞行汽车的拥有者,吉利汽车现在已经是一家跨国汽车集团。

吉利控股集团计划成立一个新实体公司,探索电动汽车产品规划、营销和销售的新方式;与区块链技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年产卫星500颗的吉利首个卫星工厂获批;与FF合作探讨代工可能并进行投资;取得首张飞行汽车适航证;与腾讯合作携手数字化变革和低碳发展;与百度、富士康等企业建立合资公司;也着手并购了力帆、华菱星马,接管猎豹工厂。

图片

也就在今年,从企业运营层面,内部构架的调整从去年年底就拉开了帷幕,最明显的就是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兼CFO李东辉升任吉利控股集团CEO、法人代表,安聪慧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除此之外,吉利控股集团董事会也进行了扩充,新设“经管会”这一管理层级。而旗下担纲汽车销售重任的销售公司最近也迎来了人事调整,同时分设立营销一、二分公司。

中国汽车品牌在过去的一年不容易,纵使在不容易的时间下,吉利汽车还是拿下了中国乘用车销量第一的头衔。1月6日,吉利汽车公布2020年12月及全年销量。1-12月,吉利汽车实现累计销售1320217辆,同比降3%,完成全年132万辆的年度目标。

事实上,2受2020年上半年疫情拖累,吉利曾在2020年8月宣布将年度141万辆的销售目标下调至132万辆,以减轻经销商和终端销售的压力,但对于下调后的目标能否完成,多数人也没十足的底气和把握。

图片

(吉利星瑞)

2020年,吉利汽车仍然加速拓展海外市场,2020年全年新增签约约旦、伊拉克、缅甸、以色列等4个海外市场,业务覆盖至24个国家,拥有海外销售和售后网点近400家。2020年全年,吉利汽车海外市场实现销售近7.3万辆,同比增长25%,提升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吉利在新能源转型中,慢了一步,2020年全年的销售数据显示,吉利的新能源车(包含48V)的年销量才7万多辆,这与吉利2015年提出的“蓝色吉利行动”年销量中90%的新能源车有着很大的差距。

吉利汽车的全球化,还在继续。

小编有话说:

我从业这些年,中国汽车业有一件事是值得被反复拿来做例子,那就是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这是吉利在全球化过程中,最成功的案例。

乘联会数据显示,沃尔沃(仅国产车型)在2020年1-11月实现累计销量131027辆,同比增长12.3%;而吉利汽车实现累计销量1166015辆,同比下滑5.3%。

新的合并方案没能让吉利和沃尔沃车成为同一个集团公司,但是实现业务整合的最大价值,提升规模效应,以此降低成本;此次也是吉利与沃尔沃的深度合作的开始,当吉利汽车所主导的PMA电动架构以及其他电动化技术在沃尔沃旗下产品阵容中大规模应用;同时沃尔沃领先的智能网联技术大量引入吉利汽车,这将会产生巨大的效应,双方在汽车新四化上达成共识,发挥各自优势,继续“双赢”。(图:来源网络;文:懂车之道  莫帅  编辑)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懂车之道 1.1万粉丝    6131作品 关注 汽车媒体平台,资深车评人莫帅和懂车之道团队共同创作出品内容。
推荐作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