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线外邦 6405浏览 2021-04-13 IP属地: 未知

撰稿人 | 李大逮

芯片短缺造成的车企大面积停产减产已经发酵半年多了,一辆汽车中受芯片影响的部件有很多,用户能直观感受到的重要一个环节就是车机系统。以前的车机系统功能非常单一,如今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车机系统的功能集成度和智能性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涌现的新能源车企,主打的卖点之一就是车机智能。近期笔者对几个电动车品牌进行了实际对比,聊聊几个主流电动车品牌目前车机系统人机交互的智能化程度,体验到底如何?以及最好的是哪款?最差的又是哪款?

小鹏汽车,P7智能程度高

首先体验的是小鹏汽车,目前其当家车型是小鹏P7,跑车化的设计风格十分年轻运动。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在现在的电动车中,很多激进的设计都在对传统的仪表功能进行弱化。小鹏P7的这块仪表盘虽然面积仍旧不小,但其实际意义已经不只是一块仪表了,能够在行车过程中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包括续航里程、能耗水平、驾驶模式、车辆状况、以及道路导航等。不得不说小鹏这套屏幕的UI设计还是很细腻、有质感。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和小鹏G3那块巨屏相比,小鹏P7的中控屏面积并没有大的夸张。实际上G3的屏幕显得过大,使得整个中控不协调且容易分神。而P7的屏幕面积刚好(面积为14.96寸)。不过屏幕下方中控台凸起很宽,像个窗台一样,导致你要触控屏幕下方时,有些不顺手。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P7的这块屏幕触控反馈非常灵敏,几乎没有任何停滞感,车辆的所有功能几乎都集成在了屏幕上控制。360度全景影像支持3D显示,可以拍照和录像,显示效果很清晰。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小鹏P7的车机系统上手难度不高,目录逻辑非常清晰,大量的功能都可以自己控制开关和调节,包括主动安全功能的相关设置。甚至连氛围灯的律动方式也支持多种个性化设定,可以说这是款自由度很高的车。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而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可见即可说”的语音操控系统,几乎所有肉眼所及的车辆功能,都可以用语音指令实现。小鹏P7支持全车范围内的语音交互,在副驾、后排的车门上都有语音唤醒按键。除了按键唤醒外,呼唤“你好小P”同样可以唤醒。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而且小鹏P7的这套语音交互系统非常高级,支持在20秒内连续的语音对话,而且可以对车机系统进行语音打断,这是很多车机系统都不具备的——很多车型都需要等到车机系统说完一句话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指令,这在使用过程中会非常费时间且不方便。P7可以在车机说完一句话前进行打断下达新指令,车机系统识别新指令后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最后说一嘴小鹏G3,前面说了这块屏幕过大、不美观且容易使驾驶员分心。实际使用我觉得这么大的屏幕也是很鸡肋的,比如在全景影像的显示上,实际应用面积并不大,这也是这种竖状屏幕的通病。因为类似360影像、倒车影像或者看电影之类,都更适合横屏展示而非竖屏。

唯一适合竖屏的可能就是大屏刷抖音、玩游戏,虽然非常爽,可这些功能你有多少机会用到呢?而且使用G3这块竖屏看抖音的话,还是有点卡顿的。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整体而言,G3的语音操控并没有P7那么高级,在连续对话、语音打断等方面表现都不如P7。虽然G3有一块看起来非常炫目的大屏,但实际上智能体验上远不如P7。

理想ONE,四块大屏豪华感强

拥有四块大屏的理想ONE,豪华气息是非常强的,探店过程中遇到几位顾客打算把它买回去当商务车用。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不过这四块大屏虽然华丽,但其系统并不复杂,上手也很快。驾驶位前是液晶仪表屏,中间是中控屏,副驾前多媒体屏,挡杆箱位置屏幕可以快捷控制座椅、空调、驾驶模式、灯光等功能。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分屏控制的一大好处就是多项操作可以互不干扰,比如中控屏上开着导航,下面的屏幕可以同时调节空调等功能。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理想ONE非常人性化的一点是:它可以在方向盘上自定义按键的快捷功能,毕竟,不是什么时候触屏都好用,通过按键一键开启常用功能,在很多场景下最省事最方便。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理想ONE全景影像比较好的一点在于可以对辅助线等进行自定义,对盲区进行填充,辅助性更强,且这些功能可以调节关闭。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理想ONE的语音交互支持的功能并不算全面,像座椅调节就不支持,但销售表示座椅通风加热使用,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此外,语音对话中,理想ONE的连续对话能力一般,人机互动还是有些生硬。

特斯拉,语音识别不准确

特斯拉无论是Model 3还是Model Y,其车机系统的界面都非常简洁,一如其整车的设计风格。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实际使用上这套系统几乎没有上手难度,菜单逻辑简单,一目了然。相对于国产的几家电动车,你可能会觉得特斯拉的这套系统不够花哨,或者说更加纯粹。操控灵敏度和其他车机没有什么差距。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不过特斯拉的语音识别个人感觉是比较差的,也许其系统本土化还不够成熟。就以调节多媒体音量大小为例,车机系统多次出现不识别和错误识别的现象,其语音交互的体验与本次体验的几款车有很大差距。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声音减小指令识别为空调风速降低1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声音减小指令发出后,系统直接选择静音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最后一次尝试,终于成功

多次尝试后发现,特斯拉对下达的语音指令是比较挑剔的,一些同义指令会无法识别。个人感觉这套系统有待进一步提高。

赛力斯SF5,功能集成度高

同样是增程式电动车,塞力斯SF5相比理想ONE豪华感要差一点。不过其外形更为犀利,偏向运动风格。而在车机系统方面,SF5的表现也不逊色。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SF5的没有理想ONE那么多块屏幕,但一个屏幕也能把功能都安排齐全了。屏幕上部是菜单的主要功能选项,下方是空调座椅等调节功能。值得一提的是SF5拥有座椅按摩功能,这个功能非常值得点赞。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不过SF5的菜单逻辑个人觉得并不是很好,上面一排选项中,大量的功能都在设置里,其他都是比较单一的功能,这样就导致要在设置选项下的二级页面里寻找大量功能触发键。SF5的中控集成的功能比较多,这使得在设置中查找功能显得很繁琐。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SF5的语音交互虽然灵敏度不错,不过智能性只能说中规中矩,无法用语音代替翻菜单的过程,这是比较遗憾的。下图几乎囊括了SF5的全部语音功能。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不过,SF5的语音交互也有一定亮点,那就是其支持比较个性化的定制。不仅能修改唤醒词,还可以调整车机使用的发音,为人机交互增添了一点乐趣。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R汽车 MARVEL R,语音技术高级

上汽的MARVEL R的车机系统页面比较简洁,系统本身的操作逻辑也不复杂,容易上手。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其语音交互系统。MARVEL R采用了斑马智行的语音交互技术,在人机互动上有着比较高的水平。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上文中我们介绍小鹏P7,其能在20秒内人机连续对话,而MARVEL R可以选择在30、60、90秒内进行连续的交互。一些车型需要每次下达指令都进行一次语音唤醒,而且识别的指令单一,而该车则能够通过上下文理解下达指令的含义,让人机的交互更像人与人的对话。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该车系统的另一大亮点是其一个测试阶段的功能,手势动作控制。该功能在相应页面可以用手势控制音量、开关天窗等。不过实际体验上该功能并不非常灵敏,毕竟是测试功能。

横向对比了五个电动车品牌的人机交互,最差的居然是特斯拉

目前R汽车这套系统表现出的智能水平是很高的。虽然在灵敏度、识别能力上还不是非常完美,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完善升级的话,这个系统将有非常大的潜力。

最后说说

综合来说,这次对几个品牌的走访中,小鹏和R汽车的表现是最令人惊喜的,据说小鹏的语音系统用的是阿里的技术,而R汽车用的斑马智行。电动车新势力在智能化集成上,似乎与互联网大厂联手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其次是理想ONE和赛力斯SF5,在设计上有各自的特色亮点,但人机交互上并不算非常完美。最差的人机交互体验反而来自特斯拉,这一点确实让人没想到。不过细想想,这也并不让人奇怪。

如果说传统燃油车迭代的速度是5-8年,那么电动车软硬件迭代进化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可能最多只有2-3年,如果你稍不努力,就可能会被对手赶超。加上人机交互本来就是国内车企的优势和强项,特斯拉表现垫底,其实不令人意外。甚至我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国内车企在激光雷达、计算平台领域的陆续装备和升级,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优势,可能也保持不了多久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片由线外邦实拍,如需使用请联系线外邦)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线外邦 5.8万粉丝    4942作品 关注 做有态度的汽车新闻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