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蜀锦传媒 0浏览 2021-04-16 IP属地: 未知

之前我们说到自主品牌在小型SUV领域要比合资品牌更有可买性,并举例了长安CS35 PLUS与斯柯达柯米克做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长安CS35 PLUS除了空间表现方面略微逊色外,在配置、设计、动力等方面都有着碾压式的优势。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但是有消费者抛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在长安CS35 PLUS和斯柯达柯米克对比中,自主品牌领先性的产品优势仅是个例,并不能代表所有产品都是这样。因此,我们今天再次选择两款小型SUV,看看自主与合资谁更强,分别是广汽传祺GS3与雪佛兰创酷,选择雪佛兰旗下车型的原因与选择斯柯达相同,它们皆是合资品牌中的性价比选择。

创酷外观出色,传祺GS3胜在内饰

不得不承认,在年轻化方面,有赛事基因的雪佛兰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因此创酷在设计层面要比传祺GS3更加年轻运动。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具体来看,雪佛兰创酷采用了X型进气格栅,普通版本进气格栅使用镀铬装饰,而Redline版本的中网则进行了熏黑处理,并且车标也进行了黑化处理,普通版本的前脸设计属于正常水平,但Redline版本则拥有较强的运动氛围。此外创酷的车身既有柔和的线条拉伸车辆视觉长度,也有锐利的线条去勾勒车身的运动姿态,在线条运用层面更得体。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传祺GS3相比雪佛兰创酷来说,虽然同样搭载了大面积的进气格栅,但采用了分层式的设计,虽然拉伸了车辆的横向视觉宽度,却导致了车头设计偏向于沉稳。而在车身线条方面,传祺GS3也没有采用过多的夸张的线条,仅是悬浮式的车顶设计给车身增添了一丝亮点。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虽然传祺GS3相比雪佛兰创酷在外观层面不占优势,但在内饰设计层面要做得更好,不论是整体的设计还是用料。传祺GS3内饰采用了贯穿式中控屏设计,而且中控台采用分层式设计,内饰设计层次感丰富,此外还采用了皮质材料与仿碳纤维材质对中控台进行覆盖,内饰的设计感与质感都做得不错。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创酷使用了家族式的悬浮式中控屏设计,相比传祺GS3的科技感要弱一点,同时内饰塑料件过多,此外创酷全系搭配3.5寸辅助仪表显示屏,后排也没有空调出风口,内饰有一定的廉价感。

传祺GS3内部空间更大,创酷拥有全景天窗

从乘坐空间方面来看,广汽传祺GS3车身尺寸为4350/1825/1685mm,轴距为2560mm,雪佛兰创酷车身尺寸为4270/1791/1627mm,轴距为2570mm,两款车型是主流的小型SUV空间尺寸。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但是如果细化来看,传祺GS3本身车宽占据优势,同时内部空间也更多让给了乘客,因此传祺GS3的乘坐空间舒适度要比创酷出色。但创酷搭载了全景天窗,乘坐感受比搭载普通天窗的传祺GS3更好,能够缓解视觉上的疲劳感。

创酷全系三缸发动机是减分项

传祺GS3全系搭载1.5T发动机,而雪佛兰创酷搭载了1.0T发动机与1.3T发动机,虽然两款车型的马力相差不大,但传祺GS3为四缸发动机,雪佛兰创酷全系为三缸发动机,而三缸发动机也存在着震动与可靠性等问题,因此国内消费者购车时往往会排斥三缸发动机。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除此之外,传祺GS3匹配的是6AT变速箱,创酷1.3T发动机匹配的是CVT变速箱,6AT变速箱在传动效率方面要比CVT发动机更出色,因此动力总成方面,传祺GS3要比创酷有优势。况且选择雪佛兰创酷1.3T发动机的入门级版本,其售价要比传祺GS3顶配版贵3.4万元,而创酷1.0T版本并不值得购买。

传祺GS3的配置更具优势

在配置层面,传祺GS3要比雪佛兰创酷有太多的诚意了,购买它们的最新2021款车型,传祺GS3顶配售价为10.28万元,创酷最低配售价为11.89万元,传祺GS3最顶配版本也比雪佛兰创酷低出1.61万元。

十万级的SUV,是买自主的产品,还是买合资的品牌?


因此,创酷仅搭载了最基本的配置,比如8英寸的中控屏幕、手动空调、全车车窗一键升降等,类似于LED大灯、座椅电动调节、无钥匙启动、天窗、驾驶模式切换等基本功能是没有的,而传祺GS3除了有以上配置外,还搭载了主动刹车、前后排头部气帘、无钥匙进入、陡坡缓降、座椅加热、后排杯架、车载空气净化器等配置。

蜀锦畅言:

不管是长安CS55 PLUS与斯柯达柯米克的对比,还是传祺GS3与雪佛兰创酷的对比,在小型SUV领域皆是自主品牌具有优势。这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小型SUV是自主品牌一直以来较为看重的售价区间,因此在产品上拿出了更多的诚意,而合资品牌还是主打15万元以上的价位。其次是自主品牌技术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或许打造的高端燃油车型还有点欠缺,但是入门级车型所需要的技术,自主品牌并不弱于合资品牌。这两项因素叠加后,自主品牌在入门级车型领域其实有更高的可买性,单从产品角度来说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蜀锦传媒 9955粉丝    7389作品 关注 一家有点儿意思的专业汽车媒体。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